APP下载

关于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2017-01-10欧树梅

财会学习 2016年24期
关键词:内审违规概率

欧树梅

摘要: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一起并列为三大类审计,是企业实行内部经济监管,改良营业管理,维护企业权威的主要方式。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自身能否评价经济责任,鉴定经济业务,维护财经法纪,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内审部门和受审部门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从而深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质量。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对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既是确保内部审计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又是不断提高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的动力保证。因此,研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建立博弈基本模型

以内审部门和受审部门作为博弈参与双方,风险中立,且目标都是最大化自身利益。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没有合作关系,不存在任何合谋或勾结的可能性,且内审部门和受审部门都能在没有外力阻碍下完成自身目标问题,不存在任何技术缺陷。双方互相知晓自己和对方可能使用的措施、可能性和后果,且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我们根据内审部门(审计,不审计)和受审部门(违规,不违规),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构建如下的纯策略博弈模型(表一)。

二、模型分析

刚才的博弈模型,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当受审部门选择“不违规”时,内审部门的最优解是“不审计”;当内审部门选择“不审计”时,受审部门的最优解是“违规”。由此可以得出此纯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同一时间内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为(违规,不审计),均衡得益为(X,0)。此结论的现实意义就是我国现有企业的各种部门违规后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所以作为受审部门会经常出现各种违规现象,挑战内审部门的权威。

为了便于更深化的研究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因素,我们需要再引入P、q两个因变量分别作为内审部门审计概率和受审部门违规概率。同时以a、b两个已知数理量作为通过高审计水平发现违规的概率和通过其他方式发现违规的概率(a>b>0)。D(D>0)为内审部门发现违规所得奖励,F(f>0)为内审部门被发现失责后所受处罚。(D、F作为利益量纳入博弈分析内)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表一构建表二。

个主要因素决定了P*的大小。a与P*成反比,因为审计水平高导致的发现违规概率高会震慑被内审部门的违规行动,内审部门的相应审计频率也降低;A与p*成正比,利益往往会驱使各种人铤而走险,这是最佳抓现行时机;b与P*的关系不够确定,因为b包括了A和a两种形式,无法洞察内审部门的行动;B与P*成反比,违规处罚的增加同样会给予受审部门一定压力。

(二)当受审部门违规概率q确定时

内审部门审计的数学期望

受审部门违规概率q与q*的大小关系是决定着内审部门战略决策的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小的五个主要因素。a与q*成反比,因为审计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内审部门更加从容应对,从而令受审部门违规概率降低;b与q*成反比,来自于其他方式的压力不弱于内审部门的压力,甚至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略高于,这同样是对受审部门的一种限制;C与q*成正比,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审计的频率,甚至没有审计,使受审部门违规概率大大增加;D和F都与q*成反比,因为利益为上,没有审计部门会和自己的既得利益过不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受审部门和内审部门的利益得失情况、内审部门的技术水平高低和受审部门的侥幸心理等。企业大可根据所得结论(包括对内部审计的有利因素和无利因素)相对调整相关部门的规定或近期策划,以此来达到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良性控制。

参考文献:

[1]赵保卿,朱蝉飞.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9,04:87-93+97.

[2]路纪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D].江西财经大学,2010.

(作者单位:河南华电金源管道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内审违规概率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聊聊违规担保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驾照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锦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