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探讨

2017-01-10皇甫静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互联网

皇甫静

◆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知识产权。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开始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也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提供了发展契机。本文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本质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构建提出了战略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 战略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在企业的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用语,如专利权、著作权等。就目前来说,我国大中型企业具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和发展模式,有能力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而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我国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区别。我国的著述中关于知识产权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表述:一种是人们对其通过发挥创造性智慧而得出的成果具有专利权,另一种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和所创造的商业标记也具有专利权。学术上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依照法律规定享受专利权,包括著作权,技术权等。

知识产权战略。“战略”指的是带有全局性的谋划,而知识产权战略就是指通过采取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使自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为取得最佳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策略和方式。知识产权战略按照范围可划分为多个层次,如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等。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是第一个站在国家的立场提出知识产权战略的。我国在刚加入世贸组织时也有一部分知识产权专家提出我国应该实施知识产权的战略决策。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了这一战略的重要性,之后国务院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依然是采用1987年颁布的划分标准。每个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都不同,有的是以营业额来区分,有的是按照投资资金来划分,有的是按照从业人员的素养来划分,中小企业比较常用的划分标准就是企业员工在2000人以下,或者企业的总资产在40000万以下。而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使企业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维护自身权益、谋求经济利益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环境挑战,因此如何主动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法律保护,如何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获得知识产权情报信息,进而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技术开发,在控制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因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问题

创造力不高,仿制现象突出。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在资本筹集上处于劣势,也承担了较多的技术风险,在发展中受到一些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的威胁。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很少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产品,有的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整体存在缺失的现象,产品的仿制现象较突出。这种现象与我国不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和不重视国外产品的吸收和创新而只注重引进等因素有关。举例来说,我国现阶段一共有3000多个西药品种,但是有99%都是仿制的。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所以需要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但是与此相关的中小企业没有设计集成电路的能力,只是停留在一些非常低级的生产阶段。

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产权问题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只有海尔、联想和华为等大企业才开始重视依靠产品的知识产权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很多中小企业并不重视企业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2003年出现了思科起诉华为的事件,思科在起诉书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赔偿数额,其实思科的最终目的也不在于赔偿,而在于和华为争夺国际市场。思科是美国企业,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家,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都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在思科和华为面临法律纠纷的时候,我国其他的一些知名企业都没有站出来支持华为。

缺乏知识产权的管理。国外很多企业都会聘请法律专家负责公司的法律事务,并且担任公司高层。而中国的企业主要是由创办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组成公司的领导层,却没有法律顾问。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无法预见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很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企业领导往往不重视,等到问题爆发时也不愿意出高价聘请法律专家来解决。

资金缺乏。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所用的费用较少,资金投入是企业产品创新的保证,资金不足会影响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行。我国的风险投资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较为缺乏。研究一项专利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甚至会耗费一代人的精力,如果技术研发出来却被人仿制或盗用,就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这个问题会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一)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一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的培训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他们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理解。此外公司还要重点培养一些对行业知识和各种法律问题都很精通的专业人才,来构建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当企业面临知识产权纠纷时,要能够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很少有企业对自身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科学规划,企业发展的创新力度也有待提高,企业内部也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然而在国际上,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中小企业如果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是从政府层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训与教育体系。利用知识产权学院、培训基地,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业培训和普及教育,重点培养专利管理人才、企业专利实务型人才和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办公室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具体的做法是由企业高层统一管理,聘任一些对知识产权问题以及法律问题都很精通的法律顾问,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在管理经验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可以提供借鉴。

三菱是日本知名的企业,企业内部设有“知识产权总部”,主要负责对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管理。这一部门中的多数员工都是法律专业出身,精通法律问题,剩余的一部分员工则是技术人员。知识产权总部设有专利部,其主要职责是帮助技术人员获取企业的知识产权,此外还设有驻外人员,其主要是负责企业的法律诉讼问题和产品的专利申请问题。在三菱公司专利部之下还设有“专利情报中心”,企业在申请专利之前,都会由“专利情报中心”先协助调查。

(三)加大研发的资金投入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研发资金有限,所以在技术创新方面受到限制。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把企业资金用在关键地方。一般来讲,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要占到总资金的5%。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面对这种情况,这些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和高等院校等进行合作,来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企业还要重视创新问题,鼓励对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四)通过专利信息来创新技术

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研发过程中通过使用专利文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可以通过委托一些专利机构对企业产品的技术创新进展进行跟踪,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研发提供市场信息和决策服务。在专利和技术的引进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注重创新。我国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后,要通过对基本技术的使用来打造企业自身的专利。中小企业应了解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的关系,重视利用技术标准与专利结合的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的专利与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距。在这一点上,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日本在战后通过引进国外技术,使本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五)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整合

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还要注重对自身知识产权的整合。过去有一些企业曾经大量申请专利,但是申请专利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升迁加薪等,这样申请的专利对企业的发展毫无帮助。只有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整合,才能使企业真正得到发展。

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专利申请战略,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对于这点,可以借鉴宝洁公司的做法,宝洁公司对国际市场的现状做了大量调查,并对公司未来几年需要发展的产品专利进行了整合,提高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六)政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政府部门要从战略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或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提供资金和人才上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对产品进行研发,使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政府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在专项资金上为企业提供帮助。

(七)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成长的中介和网络平台

发挥各类科研基地和平台的创新载体作用。将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作为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打造一批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基地。建立创新服务机构、信息咨询中介支持机构和技术服务中介支持机构。

当前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联系密切,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应用情况十分了解,在企业如何实施并推广专利技术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策,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此,政府部门需从政策、税收、机构建设等各方面对专利中介机构给予重点支持。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核作用,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域努力构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或科技转换平台,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帮助有能力的中小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科技成果交易会。使它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真正发挥市场中间人的媒介作用,使中小企业专利技术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鄢相璐.企业智力资源外取中介网站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2.吕宪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

3.王华.The link betwee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D].南昌大学,2012

4.张今.避风港原则在电子商务商标侵权行为中的应用[J].电子知识产权,2012(3)

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竞争政策工作组.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中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J].电子知识产权,2012(4)

6.郑智轩.当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碰撞信息时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7.汉网公司“高速无线互联网系统设备”通过验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

8.李莉,顾春霞,杨雅楠等.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基于消除“隐性壁垒”问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8)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互联网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