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店与专卖店业态连锁发展比较
2017-01-10彭娟
◆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专业店与专卖店两大业态的全国连锁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从整体规模比较来看,全国专业店连锁企业规模总量高于专卖店连锁企业规模;从扩张方式来看,专业店业态连锁企业明显更多选择了直营扩张,而专卖店的直营扩张和加盟扩张比例相当。从区域竞争力比较来看,专业店和专卖店业态在全国各区域的规模竞争力有一定差异,一些经济强省出现一种业态强而另一业态较弱的情况,部分省市在两种业态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既包括经济发达地区也包括经济不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两种业态的规模发展均较滞后。文章指出,为提升区域专业店与专卖店业态连锁发展,地区相关主管部门应引导合理调整地区之间两大业态的发展规模,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培养地区专业店和专卖店连锁品牌企业,同时应根据发展阶段合理选择两大业态的扩张方式以及提升专业店业态企业专业服务水平。
关键词:专业店 专卖店 连锁发展 比较研究
专业店是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近十年来,全国各地专业连锁店迅速崛起,为地方的商品零售市场带来活力。专卖店与专业店最大的不同是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但它们在商品销售的种类上相似。在我国,两种业态出现时间均较早,但真正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专卖店的发展先于专业店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已开始有专门的服装专卖店出现。进入九十年代,专业店开始逐渐出现,发展至今,专业店已成为商品零售业中规模最大的业态。2015年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专业店零售总额达15702亿元,占到统计的商品零售业态所有总额的57.4%。专业店与专卖店虽然在产品类别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它们在全国的连锁扩张规模、扩张方式以及在全国区域的发展现状却有一定差异,本文拟对专业店与专卖店两大业态的全国连锁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展示两大业态的连锁发展差异,并就业态的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专业店与专卖店连锁发展的整体比较
表1为全国专业店与专卖店业态连锁企业经营情况比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专业店连锁企业总数明显高于专卖店总数,原因是实际上多数专卖店品牌的产品不仅在专卖店进行销售,同时也在专业店进行销售,例如很多家电品牌不仅有自己的品牌店,同时在全国190家家电连锁企业设专柜销售。2015年统计的2014年全国1460家专业店连锁企业中,份额最多的产品线品种是与人们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连锁药店企业,在全国多达639家,占到专业店业态企业总数的43.8%。另外比较多专业店品种包括加油站专业店,家用电器专业店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专业店,分别占到所有专业店业态企业的19.8%、13%和12.3%。全国专卖店业态企业的产品种类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其中食品饮料品牌占30.7%,服装品牌占32.3%,家电品牌占6.7%,医药品牌占13.4%。专业店连锁企业数远多于专卖店企业数量,说明从经营者角度,更多选择了提供多个品牌的同一产品线的连锁销售形式;从消费者角度,也更多愿意去有较多品牌选择的专业店进行购物。虽然专业店连锁企业总数远高于专卖店连锁企业总数,但两种业态每家企业的平均分店数差异不大,分别为74.5和73家。同时,两种业态的批零销售额比差异不大,专业店的零售额比占总的销售额67.26%,专卖店的零售额比为64.61%,说明两大业态的中间渠道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比例相当。
从扩张方式来看,专业店业态连锁企业明显更多选择了直营扩张,直营比达78.1%。而专卖店的直营扩张和加盟扩张比例相当,直营比为50.47%。由于专业店对供应商和信息化管理要求更高,并且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来自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因此专业店业态企业更多选择稳健的直营发展模式,如家电专业店的苏宁、国美,药品专业店的海王星辰、大森林,化妆专业店的屈臣氏、姣兰佳人等。专卖店由于更多是独立品牌经营者,对供应链的整合要求低,市场扩张相对容易,为快速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市场,较多新的品牌企业会采取特许加盟的模式。
专业店与专卖店区域连锁规模发展比较
(一)全国区域专业店连锁规模分析
1.统计数据提取及公共因子提取。为展示业态各区域的规模发展现状并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较能反映业态整体规模竞争力的三个指标类进行评价,包括规模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再根据公共因子得分对各地区省市各业态的规模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彭娟,2014)。
本研究以《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2015》的专业店业态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提取和处理分析,年鉴中统计时期为2014年和2013年年末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大于1,其累计方差达79.973%。根据SPSS17.0运行结果显示,KMO检验统计值为0.575,表明可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可进行因子分析。为提高公共因子的解释性,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可看出公共因子F1在从业人员、零售总额、营业面积、门店总数均有较好解释。F2在店均销售额、人均销售额、业态零售额占地区比三个变量有较好解释。F3在门店数增比、从业人数增比、营业面积增比、零售额增比四个变量有较好解释。因此F1代表业态规模发展总量的公共因子,F2代表业态规模效率的公共因子,F3代表业态规模发展速度的公共因子,三个因子方差共享率分别为33.8%,27.7%,15.4%。
2.区域专业店业态连锁规模竞争力综合评价。表2为全国30个省市区的专业店业态连锁规模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与排名(由于统计数据缺失,部门省市区数据未统计在列)。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加权汇总,得出各省市区规模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专业店在最近十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但在各地区专业店业态却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规模发展格局。
由表2可见,在规模总量 (F1)方面,江苏省优势明显,以较高的得分位居第一。江苏省专业店业态在连锁门店数量、营业面积、从业人员以及零售总额四方面均领先于其它省市。江苏省连锁专业店占全国统计专业店门店数量的10.5%,从业人员占该业态全国统计从业人员的23%,营业面积占全国15.8%,零售总额占全国统计量的7.2%。规模总量排在二、三位的分别是广东省和浙江省。广东省专业门店的总数是全国最多的,达12179,占到全国总量的11.2%。浙江省门店总量排在第三位,但门店的营业面积和零售总额仅为江苏省的1/2左右。F2代表的是规模发展效率水平,从排名来看,连锁规模总量突出的省市区规模发展效率并不突出。浙江和江苏省规模总量居于全国前列,但规模发展效率并不高,一定程度说明业态发展已经进入饱和期,不适宜再继续扩大规模。一些规模总量落后的地区,专业店的发展跟不上当地的实际需求,会出现规模效率更高的情况。甘肃省从统计数据来看规模总量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但全省专业店规模发展效率却是全国第一名,其专业店人均销售额达547万元,是江苏省的10.7倍,店均销售额达4993万元,是江苏省的5倍。在规模发展速度(F3)方面,规模发展总量较低的省份其发展速度相对较高。贵州、江西、海南省以较高的得分分别位居前三名。贵州省2014年门店增加6.2%,营业人员增加5.3%,营业面积增加10.3%,零售总额增加8.4%,是少数几个增长指标均为正值的省份。另外湖北省门店增长最多,达28.2%,海南省营业面积增加最多,达28.6%,辽宁省的零售额增加最多,达18.7%。这些业态规模发展落后地区正以较快的速度扩张。
(二)全国专卖店连锁规模分析
1.统计数据提取。提取2015年统计年鉴公布的2014年和2013年全国有统计数据的25个省市区专卖店业态连锁规模指标统计数据(由于统计数据缺失,部门省市区数据未统计在列)。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表3,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大于1,其累计方差达83.365%,方差贡献超过80%。根据SPSS17.0运行结果显示,KMO检验统计值为0.554,表明可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可进行因子分析。三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2.35%,28.99%,24.62%。
2.区域专卖店业态连锁规模竞争力综合评价。表3为全国25个省市区的专卖店业态规模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与排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加权汇总,得出各省市规模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F1代表了专卖店业态连锁规模总量因子,广东、上海、北京位于前三位。广东省专卖店统计总数最多,为7180个门店,从业人员达30350,远高于其它省市区。上海市专卖店规模总量因子排名全国第二,特别是业态零售总额达2308374万元,居于全国第一,是广东省的2.3倍。福建、山东和浙江省在规模总量上也表现突出。特别是福建省,统计数据反映的专卖店门店总数排名在全国第四,但零售总额却排名第二,其零售额增长了34%。规模效率(F1)方面,新疆、内蒙古、福建、西藏表现突出,新疆店均销售额达到2053万元,是规模排第一的广东省的店均销售额的13.87倍,内蒙古的店均销售也达到1624万元。业态不发达地区较高的规模效率再次说明这些地区的业态发展跟不上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规模总量高,但业态的饱和度已较高,业态成长空间有限。另外内蒙古不仅店均销售额高,业态零售额占地区零售额的比例相当高,达19.7%,在规模发展速度(F3)方面,河北、甘肃、宁夏表现突出,它们在所有发展速度变量指标上均出现了正增长,河北省的门店增长率达250%,从业人员增长率达88.4%,营业面积增长率达243%,但零售总额增长相对较弱,为14.6%。发展速度出现负增长的主要是业态规模相对饱和的地区,如规模最大的广东省在门店数、从业人员、零售额等均出现了负增长。
(三)专业店与专卖店规模竞争力比较
规模竞争力是业态在规模总量、规模发展效率和规模发展速度三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根据专业店和专卖店业态规模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可将全国主要省市区划分为四个层次。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分(正值)列为具有竞争力,综合得分低于平均值(负值)的列为缺乏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省市区再分为四个层次。表4为全国主要省市区专业店和专卖店连锁规模竞争力的层次比较。
专业店业态中,江苏省因其突出的连锁规模总量得分和较强的连锁规模发展效率使综合得分大于1,被列为具有强竞争力的层次,并且整体分数高,表现出在这一业态较强的区域优势。在第二层次中,列为较强竞争力的省市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规模总量方面较为靠前的省市,浙江和广东两省的规模总量虽然与江苏省的规模有一定差距,但两省与其它省市相比仍具有较强的优势。另一类是规模发展速度或规模发展效率方面较为突出的省市,如甘肃和福建的规模发展速度位于全国前列,同时规模总量和规模发展效率也处于中上水平。甘肃省是全国规模发展效率最高的省,使其也进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层次。专卖店业态,上海市综合得分大于1,被列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中,甘肃、福建、广东被列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与专业店业态相似。
统计表明,专业店和专卖店业态在全国各区域的规模竞争力表现出一定差异和共同点。首先,一种业态强的省份,在另一业态往往较弱。如江苏省的专业店业态最强,但专卖店业态就较弱,上海市的专卖店业态较强,但专业店业态就缺乏竞争力。说明两省主要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重点发展。其次,仍有部分省市区在两种业态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涵盖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甘肃、福建和广东三省的专业店和专卖店业态均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它们在三个指标的优势有差异。广东省在两大业态的规模总量上有较强优势,甘肃和福建在两个业态的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速度上具有较强优势。另外,专业店在较多地区表现突出,而专卖店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省份不多。最后,有较多省市区专业店和专卖店两种业态的规模发展均在全国缺乏竞争力,包括云南、黑龙江、贵州、内蒙古、宁夏、山西、重庆等。
提升区域专业店与专卖店业态连锁发展的路径
(一)合理调整地区间两大业态的发展规模
综上,两大业态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其中的山西、内蒙古、西藏、宁夏、黑龙江、重庆、贵州、云南的两大业态发展规模都处于缺乏竞争力的层次。这些省市区的主要问题是地区三、四级城市的商业发展较为落后。发达地区的两大业态已经深入到区域的三、四级城市,并且已表现出规模饱和的趋势。各区域的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业态发展的统筹指导以及加强企业的横向沟通,注意业态结构的调整。江苏、浙江、广东经济发达省份应在保持两大业态现有规模的同时注重提升规模发展效率。经济较发达地区,往往两大业态发展不平衡,如上海市的专卖店业态处于强竞争力层次,而专业店业态却处于缺乏竞争力的层次;安徽省的专业店具有较强竞争力,而专卖店业态又缺乏竞争力,因此应注重这些省份在两大业态的平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样应协调业态的发展,甘肃省作为经济较落后地区其业态发展形势良好。甘肃省专卖店业态近几年以较快的规模发展速度和较好的规模发展效率提升了专卖店业态的竞争力,位于较强竞争力层次。同时专业店业态以规模效率第一的得分位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层次,其成功经营值得其它省份借鉴。
(二)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培养地区专业店和专卖店连锁规模品牌企业
经济发达地区两大业态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培育了较多业态品牌企业,这些品牌企业往往优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规模发展主要阵地。中西部地区应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由政府引导重点扶持一批商贸类品牌龙头企业,带领地区业态的健康发展。2014年中国特许连锁120强中,专业店和专卖店企业共35家,其中专卖店企业22家、专业店企业13家,这些企业总部主要设在北京、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并将连锁店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经济发达地区和总部所在省份往往是主要发展区域。以药品专业店为例,全国规模最大的药品专卖店品牌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省市,包括来自深圳的海王星晨、广东的大森林、北京的同仁堂、上海的国大药房。这些专业店品牌早期均以本省为发展的核心,逐渐开始走全国扩张的发展道路,并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
(三)根据发展阶段合理选择两大业态的扩张方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专业店连锁的直营扩张比达到近70%,专卖店连锁的直营与加盟扩张比相当。事实上为了提高两大业态规模扩张的成功率,除了考虑业态本身的经营模式特征外,在扩张方式选择上还应考虑业态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经营模式不够成熟,经营管理水平相对低下,两种业态均应以直营模式为主。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专业店业态由于对资源整合要求较高,因此应以区域为中心开展以直营为主的扩张模式,而专卖店业态由于产品主要是自主品牌产品,经营模式相对简单,可考虑以全国市场为主,直营和加盟两种经营方式同时采用的扩张方式。随着企业的经营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资金筹集能力越来越强,专业店业态在企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应坚持向直营化发展道路扩张。专卖店业态则可继续保持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扩张模式。
(四)提升专业店业态专业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专业店业态企业较多,但大多数企业只是把众多制造商的产品集中在一起卖,更多只是形式上的专业店,在专业化程度、服务水平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多问题。专业店有别于综合百货商场、专卖店等其他零售业态,关键是要突出其专业性。进行专业化经营,根据专业店的经营特点和规律开展经营,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商品的专业化,专业性的商品结构是专业店专业化经营的前提,专业店里需要提供该产品线内所有产品品种商品。二是店员服务的专业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许多顾客对专业店销售的商品缺乏足够的商品知识,选购商品时缺乏经验,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希望销售人员能为其提出有益的购物建议,充当他们的购物顾问,因而在消费中非常依赖专业店提供的专业服务。三是供应链整合的专业化,由于是连锁化经营,因此所有店内的库存管理、信息管理、促销管理、财务管理都应该高度的一致,以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水平和对外品牌形象。在提升专业店专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开展连锁规模发展是业态企业发展成功的前提。
结论
本文对我国专业店与专卖店两大业态的全国连锁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两大业态的连锁发展共性与差异。分析显示,全国专业店连锁企业规模总量高于专卖店连锁企业规模。从扩张方式来看,专业店业态连锁企业明显更多选择了直营扩张,而专卖店的直营扩张和加盟扩张比例相当。另外,两种业态每家企业的平均分店数差异不大,两种业态的批零销售额比差异不大,说明两大业态的中间渠道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比例相当。从竞争力比较来看,专业店和专卖店业态在全国各区域的规模竞争力表现出一定差异和共同点。部分省市区表现出在一种业态很强而另一业态较弱的情况,这与当地商业结构和地区业态重点发展选择有关。其次,仍有部分省市区在两种业态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包括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业态的规模发展速度很快,从而提升了业态的规模竞争力。另外,专业店在较多地区表现突出,而专卖店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省份不多。并有较多省市的专业店和专卖店两种业态的规模发展均在全国缺乏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提升区域专业店与专卖店业态连锁发展,地区相关主管部门应引导合理调整地区之间两大业态的发展规模,中西部地区应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由政府引导重点扶持一批商贸类品牌龙头企业,带领地区业态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两大业态规模扩张的成功率,除了考虑业态本身的经营模式特征外,还应根据发展阶段合理选择两大业态的扩张方式。另外,在提升专业店专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促进连锁规模发展也是业态企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彭娟.零售业态分类研究——以中国为例[J].商业研究,2014(7)
2.彭娟.基于规模分析的区域商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4)
3.岳中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2)
4.马惠.河南零售业竞争力研究[D]..郑州大学管理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