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2017-01-10赵松须小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4期
关键词:设备智能运动

赵松 须小莉

(上外松外学校体育教研组 上海 200234)

可穿戴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赵松 须小莉

(上外松外学校体育教研组 上海 200234)

该文构思将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日常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作者从SWOT分析模型角度对可穿戴设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实践性建议,旨在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SWOT模型 智能可穿戴设备 体育教学 数据采集

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穿戴设备、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早已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日趋成熟的可穿戴设备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都进行了广泛应用。从运动训练研究的角度分析,现阶段的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运动传感器捕捉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生理指标等,为科学和合理的运动训练提供可视化的理论支持。从大众体育运用的可穿戴设备的角度分析,主要记录用户全天的运动数据及睡眠功能等,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运动情况,从而有利于用户制定和实施自身的运动计划。智能可穿戴设备具有交互性、便携性、数据性等特点,对于学校体育运动数据的收集、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下通过SWOT模型来分析可穿戴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其对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

(1)构建学生“健康云”数据库。

体育课程作为从小学到大学的一项常规课程,一直未被外界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之一便是体育课堂的学生身体机能状况变化不能得到一定的“分数”体现,即所谓的量化数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完备的身体状况数据库,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收集并进行分析,通过云端数据构建学生成长的“健康云”数据库。

(2)科学指导,区别对待。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测得课堂学生的身体数据能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日常教学中如何达到学生的最佳心率,且将这种最佳心率维持到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从而改变以往粗放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针对不同学生测得的数据做到区别对待。

2.2 劣势分析(W)

(1)设备价格居高不下,暂时难以实现中小学全面化覆盖。

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健康医生”,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但由于新兴的设备和一些科技元素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价格居高不下,从资金的投入方面看,给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普遍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表1是对市场上可穿戴设备的简单分类和价格定位。

(2)设备功能不能完全满足日常体育教学所需。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适用于体育教学的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体能类设备,一类是技能类设备。体能类设备较为普遍,技能类设备主要运用于高水平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且价格相对昂贵。体育教学活动是体能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活动,就现今来看,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监测和统计还是基于各个硬件开发商设定的,不能完全满足日常体育教学所需。

2.3 机遇分析(O)

(1)引导课堂学习和课外体育评价向量化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也在不断革新,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更好地协助体育课程改革。作为日前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学生通过佩戴设备进行课堂学习一方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课后设备与终端的连接将数据导入,通过数据平台观看学生的运动情况,如心率、步数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情况,方便教师或者学生自己设定更为明确的课堂运动数据目标。

(2)促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校园化”。

表1 2015年度可穿戴设备终端功能、分类及价格范围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现如今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时尚,影响着大众健身潮流,虽然设备较多,但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统计还是基于各个硬件开发商设定的,却很少有适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设备。

2.4 威胁分析(T)

(1)教师队伍应用智能设备的能力有待提高。

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新兴设备引入校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性,如设备的穿戴以及终端数据平台的管理与运用等,教师对设备运用的熟练程度和对学生数据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合理的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智能可穿戴设备可通过传感器测量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后的运动数据,但怎样衡量学生的这些数据从而能达到体育学习与健身的目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评价标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可穿戴设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帮助构建学生长期的运动数据库,帮助教师科学指导,区别对待。劣势:设备价格居高不下,暂时难以实现中小学全面化覆盖,且设备功能不能完全满足日常体育教学所需。机遇:引导体育学习评价向量化转变,促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校园化”。威胁:教师队伍应用智能设备的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就目前来看缺乏合理的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标准成为可穿戴设备在中小学开展的挑战。

3.2 建议

(1)利用智能手环等价格适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构建学生成长运动记录的“健康云”。

近些年由于“云”概念的提出,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进行数据收集、汇总与分析方面便利了很多,且可以长久保存。选择价格适中的智能手环类型设备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运动情况进行更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监测到学生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堂运动数据,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健康运动数据库,进而形成学生成长的“健康云”。

(2)采集针对性运动数据资源,构建各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数据分析平台。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搭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后台数据分析平台显得格外的重要,就目前来看,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的运动数据,从而构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数据分析平台。

[1]李加宁,张龙,庆贺琴.“可穿戴设备”趋势下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的SWOT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5(12):72-74.

[2]刘乐.比赛数据采集分析在中超联赛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宋加袁.穿戴设备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构想[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7):44-46.

[4]陈立龙,宋建文,王颖,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体育运动可视化管理[J].系统仿真学报,2014(9):2028-203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11

G633

A

2095-2813(2016)12(a)-0111-02

猜你喜欢

设备智能运动
调试新设备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