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尼是另一种人生的选择吗?
——阿琼南宗寺出家女性生存现状调查

2017-01-10才项卓玛

长江丛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寺院

才项卓玛

阿尼是另一种人生的选择吗?
——阿琼南宗寺出家女性生存现状调查

才项卓玛

阿尼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其研究是很难进入的。笔者以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阿琼南宗寺作为考察的中心,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分析藏族女性的出家原因、文化程度、经济来源与支出等多个方面来呈现藏族女性出家人的生存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阿琼南宗寺 阿尼 生存现状 可行性建议

阿琼南宗尼姑寺,全称“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藏语为 )意即“阿琼天府虑静兴法洲”。该寺位于今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乡境内,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座古老的尼姑寺。“阿琼南宗”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也是“安多四宗”之一,在藏区享有崇高的声誉。与众多男性寺院相比,女性寺院是很少被人关注的话题,作为一个特殊而又弱势的出家群体,她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出家原因?文化程度如何?又有那些困难?等等。笔者以阿琼南宗寺作为调查对象,力图向人们揭示藏族阿尼这一即蕴涵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藏传佛教文化现象。

一、阿琼南宗寺女尼的历史变迁

首先,对阿琼南宗寺女尼生活的历史与现状大致的了解。从女尼生活的历史变迁当中,深刻的认识到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佛门的影响。

(一)女尼人数

根据调查,在1994年8月共有尼姑160位(多为青少年)。目前(2015年)就女尼们的口述共有141位(多为中年),但尖扎县尼姑寺寺院管理局纳入登记管理的在2015年11月20日共有125位。

表1 阿琼南宗寺女尼历年入寺人数时间表

由表1可知:

(1)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1990年,出家女性的逐年递减的趋势异常明显。但其原因则要具体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前至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出家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尤其是文革以后修复寺院使得大量女性,积极出家为尼。人数最高到达 60人。其主要原因是文革时期政治因素导致的在宗教信仰上“空窗期”致使国家恢复宗教信仰以后,使得出家女性的人数逐年上升。

(2)改革开放至2010年,女性出家人数在减少当中,1990年至2000年为40人,2010年为11人,人数在巨大递减。这是因为女性地位提高以及普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或是中专、大专、本科等的高等教育;女性的就业机会增加;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出身率减少,;还俗者的增多使得女性的出家与在寺人数大量减少。

(3)2010—2015年,出家人数为12人,大多数为初、高中文凭。因此,女性选择出家的动机比较纯正和理性,厌世嫉俗者较少。大多都怀着对藏传佛教的虔诚而选择出家,量少而精。

(二)女尼的籍贯

目前,阿琼南宗的出家女性中,尖扎籍为63人,外地籍为62人。这种现象说明尖扎县坎布拉地区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佛法兴盛吸引着众多外地女性到此出家,本地女性出家人数也占大多数。阿琼南宗寺可以满足本地与外地藏族女性共同出家的诉求。

表2 现有各地区女尼人数统计

(三)女尼的年龄及文化程度

表3 现有女尼年龄分布表

表4 女尼文化程度统计表

分析:

(1)阿琼南宗寺出家女性平均年龄较大,思想上会较为保守,传法的能力和意愿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也有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到此地出家,但是人数较少,难以产生较大影响。

(2)文化程度不高。阿琼南宗寺作为一个密宗修行为主的寺院,阿尼们除了日常的早课和法事活动以外就是以密宗修行主。所以对佛教经典的认识非常有限。多数女尼阅读佛经感到困难,理解更是有限,因此大部分女尼主要的功课是诵经、修行和做一些法事活动。

(3)阿琼南宗寺作为一个女性寺院,难以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这也削弱了弘法的社会效果。女尼与格鲁派为主的其他教派男性僧人相比在社会上显得势单力薄,这是限制女尼弘法的根本原因。

二、阿琼南宗寺女尼的生存状态

本节从探讨出家女性为何出家、经济收入与支出如何等三个方面分析出阿琼南宗寺女尼的生存状态。

(一)出家:藏族女性的另一种人生选择

女性选择出家的原因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笔者通过个人访谈式的研究方法,把阿琼南宗寺女尼们的出家原因归结为以下四点:

1 、崇敬佛法

阿琼南宗寺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宁玛派在安多藏区主要的尼姑寺院之一,在密宗的修行方面比其他寺院更具有系统性。文化环境对宗教的信念和行为有明显而强烈的影响。大部分出家女性都是怀着对佛法的信仰而自愿选择出家的。她们想通过学习佛法,上度有情众生,下求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个案1阿尼专尕,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现年18岁。没上过学,来寺院已2个月,住师傅家。兴趣是画画。现跟随师傅学习诵经。自愿出家,认为学习佛法是自己上辈子积地德。

个案2阿尼群培,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现年18岁。上到初三,来寺院2个月,住师傅家。兴趣是看藏族历史方面的书,也爱看世界史。现跟随师傅学习诵经。自愿出家,在一次法会中被活佛所讲的佛法深深吸引,愿出家为尼,一生信奉佛法供养三宝。

以上案例表明,大部分女性出家之前都有过佛法的熏陶, 这说明她们并不是盲目选择出家,而是对佛法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在选择出家。这些出家女性从小就与自己父母一起去寺院喂桑、转经、听法会,藏传佛教已经深入到她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出家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2、家人的引导

在藏区,大部分藏传佛教家庭里基础性的宗教活动都是有女性来完成的,女孩子在协助奶奶或母亲完成祭祀活动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是家里人希望自己出家。

个案1阿尼切尼,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现年32岁,14岁出家,上到小学3年级,来寺院已18年,有自己独立房屋。现管理寺院的商铺。母亲的妹妹在南宗出家为尼,母亲也希望自己能够出家,最后阿尼遵从母亲的愿望选择出家。

个案2阿尼更千,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现年35岁,3岁出家,来寺院已32年,有自己独立的房屋。现是寺院的管家。家人里希望自己出家,自己也选择出家。

以上案例表明,佛教化的家庭对女出家人的影响很大,奶奶或母亲等人的信仰给她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3、婚姻的不幸

婚姻的不幸在出家女性中也是占有一定比例。但作为阿尼本人的伤心史或隐私,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谈起,是非常抱歉也无奈的事。25岁以后出家的人群当中婚姻不幸而造成的出家比例是非常大的。

个案1阿尼关吉,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现年54岁,24出家,来寺院已经30年,有自己的住房。17岁是结婚,有两个女儿。24岁时因为丈夫的外遇而离婚,选择出家。

以上案例表明,婚姻的不幸在藏族女性选择出家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却给她们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或希望。从文盲到熟读各种经文,从失落到满怀希望,寺院给了藏族女性另一种可能。婚姻的不幸作为阿尼的过去或隐私,大多数人也不愿多谈,笔者也给予充分的尊重,但也是非常遗憾的。

(二)经济来源与支出

1、经济来源

(1)做法事

南宗的法事活动纷繁复杂,阿尼们一年内要共同举行大的法会就有17种之多,小的更甚。法会是她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在笔者的调研期间从正月初一到初十五阿尼们的个人收入就有1500元,也是她们一年中最大收入。

(2)斋戒

一年中一个阿尼最多可以守106次斋戒,1次2天。1次斋戒最高是200元,最少是140元,大多数是150元。可是能够守106次斋戒的阿尼整个南宗也就几个左右,这个跟阿尼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生活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大多数阿尼最多都是20次左右,大多是身体状况不允许。

(4)俗家经忏

请阿尼到家里念经名为经忏,这也是阿尼的主要收入。1天最多是200到300元,最少是100元。这跟这家经济水平也有关系,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给300元,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就会给100元。但是阿琼南宗寺坐落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山谷当中,以前大家经济条件都不好,没有私家车,也没有钱雇车,交通条件也不是很好。每个村落都有以格鲁派为主寺院,不会舍近求远。所以阿尼被请去家里念经的机会是很少的。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阿尼们外出念经的机会是在增加,可还是很少。

2、经济支出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阿尼也同样要面对这七件事。笔者的调查主要是阿尼个人的经济支出为主要的依据。

(1)用于朝圣

作为一个出家女性她们的日常生活上的开支是非常小,所以会把钱用在朝拜上。在采访的过程中大多数阿尼都去过西藏拉萨、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圣地。在与一位阿尼的访谈中这几年她每三年就会去一次佛教名胜。

(2)医疗

青藏高原上的饮食结构是比较单一的,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寺院可供选择的蔬菜是非常少的。也导致了大多数阿尼都患有“三高”,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在与阿尼们的访谈中大多数人去医院都是为了检查血压。这几年阿尼们患有乳腺癌的人数也在递增,但是很多阿尼连乳腺癌这三个字都不会念。可想而知其医疗与卫生理念贫乏。

(3)房屋的修建

在选择出家的时候较为富裕的家庭都会阿尼修建僧舍,而有些阿尼的僧舍是自己存钱修建的。在寺院里僧舍是自己修建的也占一定的比重。

以上这三项是阿尼最大的经济支出,其他的开支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知道阿尼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积蓄,但这属于个人隐私,我们无法详细统计。

三、阿尼们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信徒们的供养能力也在提高,寺院的经济来源也随之拓宽。因此,阿尼们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渐富裕。

在硬件设备提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文化水平偏低,养老问题,对社会问题关注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度关系到阿尼们未来怎样发展与现代化如何相适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全面提高文化水平

数据显示阿琼南宗寺整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建议:一是支持或资助阿尼去拉布愣佛学院、色达无明佛学院、五台山等地学习;二是县政府组织一些学者定期为阿尼们讲授学业;三是阿尼们通过购买光盘、学习机、视频软件等来提高自己文化水平。

(二)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在访谈过程中,90%以上的阿尼对养老是抱有忧虑或者恐惧的,在过10年阿琼南宗寺60岁以上的阿尼人数将到达60%。谁来照顾她们这是不就得将来很大的社会问题。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是当地政府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三)关注社会问题

在问卷中,95%以上的阿尼不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安多卫视的藏语新闻,也不听藏语广播的新闻。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限制了阿尼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也很难及时了解真在发生的社会问题。不过随着手机的普及,新的聊天软件(微信)的应用,阿尼们也在慢慢地关注一些社会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希望能向人们呈现客观存在的一个藏区女性寺院出家者们的生活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女性寺院给了藏族女性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宗教需求,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在政策的指导和寺院自身的努力下,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注释:

①阿尼:即指姑和姨,也指姥姥和奶奶。在青海省尖扎县地区女婿在称呼丈母娘是也称阿尼。

②俗家经忏:是指为在家的俗人举行诵经祈祷的宗教仪式。即可在家里举行,也可在寺院举行。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才项卓玛(1991-),女,藏,中国青海,硕士,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人类学。

猜你喜欢

寺院
拉卜楞
规则的发生及其背后的成因
——以17世纪格鲁派寺院寺规为例
寺院财产归属问题的法律思考
京都佛教会反对“无现金支付香火钱”
寺院/豹子
宽恕
拜佛
灵隐寺不遇
寺院 朝阙圣光
沐浴在寺院的阳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