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2017-01-09王莹
王莹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痊愈率(62.22%)对比,观察组痊愈率(88.89%)明显更高,P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目前,宫腔镜在我国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传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90例,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8±1.5年。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观察组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5±1.8年;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6±1.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使用宫腔镜对患者的子宫腔内情况进行检查,排除良性占位病变的情况,使用合适的刮匙开始进行刮宫治疗,操作完成后使用宫腔镜观察子功能膜的情况。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进行麻醉,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给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注射,促使子宫膨胀起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其压力控制在100mmhg以下,对患者的子宫角落双侧、宫腔内、宫颈管、宫颈内口等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例如溃疡、异常新生物等。使用B超检查子宫壁的回声与厚度,观察肌层是否浸润,对浸润的范围和深度进行评估。使用刮匙刮取内膜组织送检,然后使用负压吸引把宫腔内的异常物质进行清理。再使用宫腔电切镜进行电切治疗。 2结果 2.1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 根据表1,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表2,与对照组痊愈率(62.22%)对比,观察组痊愈率(88.89%)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在现代妇科门诊中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原因和子宫良性病变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也有少数患者是由于白血病、自动恶性病变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必须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予以高度的关注。传统刮宫术刮宫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容易患者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并且影响患者的预后。宫腔镜下刮宫术通过宫腔镜观察进行手术,有效地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和手术操作的准确度,能够对病灶范围、外观、大小、部位和子宫内膜形态进行全面观察,有利于提高对子宫异常出血病因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宫腔镜下电切术经过不同的转化方式,对子宫内膜病灶组织进行破坏,并且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从而对月经出血量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显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痊愈率(62.22%)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痊愈率(88.89%)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二者的诊断效果相当,但是宫腔镜下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更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