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的功能与作用浅谈
2017-01-07唐旗
唐旗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年鉴“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进行粗浅分析,意在说明存史是年鉴的首要功能,资政是年鉴的现实功能教化是年鉴的重要功能;在发挥年鉴多方面作用的同时,应突出强调年鉴的鉴戒作用,以期达到“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目的。
关键词:年鉴;功能;作用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也称资料性工具书。它是如实记录上一年度区域或行业(部门、单位)发展情况的文献集成。年鉴的定义决定了年鉴的性质,权威性、真实性、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等是年鉴的属性。年鉴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就年鉴的功能和作用,谈些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方家。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年鉴的功能
说到年鉴的功能,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鉴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这既是比较权威的看法,也是年鉴界普遍认同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它与志书的功能是一致的。
(一)存史功能。年鉴具有存史功能,这一点很好理解。年鉴一经编纂成书,作为一种资料形态,就具有了存史的功能。年鉴是“官书”,它的资料来源于官方,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作为真实可信的资料,年鉴不仅成为各级领导的案头书,可供随时翻阅,更重要的是它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年鉴记述的一些实用信息,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南,成为人们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来源;年鉴资料的权威性决定了年鉴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这就使它成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引用依据。在当前二轮修志紧锣密鼓的阶段,年鉴自然成为志书资料的来源。虽然年鉴所载内容以年度形式记述,但因它是连续性出版物,使得人们通过年鉴可以对一项事业、一个部门的历史脉络、发展历程有清晰完整的了解,即使是孤立的事物(如某项工程),也能为续志提供查询的线索、征引的依据。笔者认为,存史功能应当是年鉴的首要功能。
(二)资政功能。如上所述,年鉴可以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是年鉴资政功能最直观的体现。透过年鉴,各级领导可以了解区域或行业的发展情况,年鉴中的数据(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区域、行业发展变化的真实情况,各级领导据此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起伏错落、变化规律,以便作出科学的决策。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不一定必须通过年鉴来了解所想知道的内容,这话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许不错,但是年鉴的官书性质和它所提供的系统完整的资料,决定了它对于领导者施政具有更便捷、更直接、更具借鉴意义的作用。由此想到,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互联网+”的运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日益多元化,存储资料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年鉴的存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但其资政功能却在明显增强,愈益显示出价值所在,也更为各级领导所倚重。笔者耳濡目染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和行业(部门)创刊年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年鉴编纂引起越来越多领导的重视,他们借助年鉴,对地方和行业的发展形势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判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事业发展。很明显,资政功能是年鉴更具现实意义的功能。
(三)教化功能。年鉴与志书一样,具有教化功能。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年鉴以生动鲜活的资料,让人们了解区域(或行业)的发展变化,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让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铭记乡情、留住乡愁;通过全面丰富的记述,让人们知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考察调研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这里不仅彰显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史志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史志工作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年鉴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年度性更加直接地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让人们随时了解区域(或行业)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进而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不少地方在出版年鉴正本的同时,编辑出版年鉴简本或地情手册,其目的就在于让这些简便易携的读本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计民生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教化的功能。今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年鉴的这一重要功能。
二、年鉴的作用
年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很多学者对此都做过深刻的论述。北京大学教授肖东发在《实用年鉴学》一书中就对年鉴的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一)年鉴的作用。2015年6月24日至2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主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5年全国地方综合年鉴资源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上,肖东发教授做了题为“年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将年鉴的作用概括为七大方面,即:导向价值,发挥决策参考和战略指南作用;媒介价值,发挥横向联系和宣传窗口作用;学术价值,发挥教育培训和科研参考作用;实用价值,发挥生活顾问和社会服务作用;历史价值,发挥传播文化和积累史料作用;情报价值,发挥创业指导和技术顾问作用;鉴戒价值,发挥惩前毖后和防微杜渐的作用。对肖教授的观点,笔者完全赞同。
(二)努力发挥年鉴的鉴戒作用。如上所述,年鉴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在当下,笔者认为,在发挥年鉴多种作用的同时,更应注意发挥年鉴的鉴戒作用。原因在于,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年鉴,通篇都是记述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成就,最多的就是用数字反映增长的情况,如:比上年增长了多少、超过了多少等等,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对于工作中的失误,甚至是比较大的失误,则只字不提;即使偶尔提到,也是蜻蜓点水、寥寥几笔带过。如几年前发生的央视大火,这是尽人皆知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在相关的年鉴中,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居然没有记述。我们知道,所谓“年鉴”从字面上分析,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年”,指年度性,即记载上一年度区域或行业的发展情况;二是“鉴”,即借鉴、鉴戒之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如实记录工作中的失误,要讲真话、道实情,既报喜、又报忧。作为资料性文献或工具书,发挥借鉴、鉴戒作用,是年鉴的职责所在。因此,年鉴必须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现实生活中,记录失误比记载成绩意义更大。它可以真正发挥年鉴的作用,使人警醒,催人奋进。及时提醒决策者要深入研究,采取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因为在任何地区、任何单位、任何时候,喜和忧都是相伴产生的,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谁也不能否认。
(三)“修志问道,以启未来”。201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论断。这里的“问道”,就是探寻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人们探索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以启未来”的目的。2015年12月28日,李克强总理就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发扬方志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这里所说的“资政辅治之参考”“堪存堪鉴之记述”,就是在强调志书年鉴要努力发挥好资政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