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进入《本命年的回想》之指导
2017-01-07邵永娟�オ�
邵永娟�オ�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是作家刘绍棠在花甲之年创作的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依靠童年视角,抒写了故乡新年所具有的独特、热闹的风俗习惯,情绪基本是欢快而温馨的,读者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那种“返老还童”的特殊感悟。
我们都能够了解到,不同作者如果有不同的情感,那么受情感影响,其回忆文本也会呈现出完全个性化的色彩。比如巴金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和封建旧家庭相决裂的;鲁迅的很多作品虽有反映童年友情和温暖的意味,但其笔调却更多深沉感慨。那么刘绍棠这篇《本命年的回想》又是什么样的色彩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从下述几个维度加以解析吧。
一、新年的“发烧”
按照作者的描述,几十年之前,在全部腊月的时间里,京郊运河家乡,已经有了越来越浓厚的过年氛围,这种氛围是处在升温状态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在一句话里面接连运用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等词汇,让腊月整月的行动过程置于叙述的纲要控制之下。
具体地讲,在腊月初一的时候,当天晚上每家都会炒年货,过几天以后又会吃腊八粥,这分明是对大年的“预热”;而等到腊八粥喝完,各家里又都会买糖果、挑绒花……年味儿变得更加浓重,“增温”明显;待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节日氛围变得“红火”起来,无论是送灶王爷,还是换门神,都让人有新年来临之感;最后的“发烧”是守岁和拜年的活动。在作者笔下,《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写出了春节时期的完整活动,这些活动是作者父老乡亲祖辈相沿的,这“发烧”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形象地反映出过节氛围之热烈,一方面也是作者情感态度的必要载体。
二、故乡的“风味”
在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里面,刘绍棠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举旗者,《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重点摹写京郊运河故乡的过年场景,文笔生动道来,犹如一幅幅风俗画面,“乡土风味”自然非常浓厚。比如奶奶炒玉米粒儿的场景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另外像送灶王爷的场景,虽然稍显过时,但其中蕴含的虔诚之感又是令人怀念的。除此以外,像“年根”、“小疙瘩鬏”、“蹲篱笆根”、“脚丫子朝天”、“天麻麻亮”等一系列词语的灵活应用,其中所展现出的北国乡村风情是相当浓郁的。
应当说,《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里所描述的对大年的点滴回忆,都是民风民俗图画的一部分,这些描述让作者当之无愧地成为“京郊风俗画家”。而作者的这些描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则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从专业视角进入本文,相信定可入宝山而不空回,从中截取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教师可以站在社会功能的视角,带领学生进行节日方面的研究,分析人们为什么要过节,过节在故乡的“风味”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等,诸如此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具有启发性的。
三、笔下的“童”和“老”
《本命年的回想》是作者年届60时的回忆往事之作,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自然包括童年和老年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都有可堪回味之处。
在童年方面,“童”字所体现出来的应当是一种愉快和兴奋之态。在小孩子那个年纪,最重要的是过春节有吃的,比如炒货能够“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而腊八粥则让我“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除此以外,过年还有穿的、有玩的、有“装满了荷包”的压岁钱,这些从儿童视角写出来的内容,满是纯真与热烈之感。在文字里面,作者身处小时侯,其回想过程是快乐的。
而在老年角度看此文,则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即将进入老龄阶段,实际上刘绍棠创作这篇文章一年之后即病逝了。写文章的时候,作者已经远远不是昔日运河故乡的儿童了。因为经历了人生巨大的改变,再加上世风与人心同几十年前存在着天渊之别,作者的心境当然不再是童年的心境。作者创作文章的过程,相信也是用近乎琐碎的回忆方式,享受着曾经的快乐时光,那时是没有伪善的、没有欺诈的,其中包藏的纯朴和本真,是值得深切怀恋的,这种老年对童年的怀恋,更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
刘绍棠先生曾有“天才神童作家”的美名,他同时也是一位真正的以民俗创作著称的作家,其作品像《花街》《鱼菱风景》《渔火》等,都是现代中国在乡土文学方面的奇珍。不管是小说创作还是散文创作,刘绍棠先生都极力关注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使乡土风味真实地呈现于其文字之中。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面选择的这篇《本命年的回想》,完美地展示了作家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的优势,刘绍棠用其妙笔,给读者描述出一幅北方大地的春节画卷,无论是其中的“发烧过程”,还是“乡土风味”,抑或是作者本人对于“返老还童”的怀想,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2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