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戏言
2017-01-06
教授:“盼望着盼望着,广东的冬天终于来了,你有什么感受?”
小明:“如果我的钱能像我的肉一样对我不离不弃就好了,或者,我的肉能像我的钱一样说没了就没了也行。”
考上大学那会儿我还是个天真烂漫的东北少女,来广州前妈妈告诉我南方很暖和,不需要暖气,我就只带了一件大衣,开心地来到了广州,然后,第一个冬天我分分钟学会了怎么在南方过冬……
北方的干冷是物理攻击,多穿衣服就可轻松防御;南方的湿冷是魔法攻击,穿再多衣服都没用,得要抗性!
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在南方冻成了一条狗。
广东是神奇的地方,三天内可带你领略春夏秋冬。
冬日里的某一天,微信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聊天。
广东人:“今天3℃,好冷!”
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零下3℃!”
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零下13℃!”
东北人听到哈哈大笑:“我们这零下30℃!”
广东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温度……”
山东人:“……”
北京人:“……”
东北人:“……”
冬天是一个让胖子尴尬的季节,如果你穿得稍微多一点吧,就有人说,才几天不见又胖了,如果你穿得稍微少一点吧,别人又说了,胖子果然肉厚不怕冻……
我要提醒东北老乡们,冬天没事儿别去南方。冷死了!别以为是东北人就抗冻!离开暖气你啥都不是!我在广州零上5℃都冻出了眼泪,室内外是一样的!南方人都是神啊,怎么抵挡那种可怕的温度的!我在东北零下30℃一条棉裤hold住,到了南方两条都没用……
以后请不要再问我:“你是北方人怎么还怕冷?”在北方窗户是双层的,阳台是可以封闭的,暖气是十月供给的,家里是25℃的,羽绒服是鹅毛的,菜是做好趁热吃的,寒假是十二月放的,北方人又不是北极熊,你说我们为什么怕冷!
南方人太能扛了!在南昌上学的第一年,遇到了20年不遇的“大雪”,我在被窝里盖了几层被子还瑟瑟发抖,一群南方的同学在外面敲锣打鼓,室友疯疯癫癫地掀开我的被子,激动地喊道:“别睡了!雪!你看是雪啊!”当时我感觉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生物学家:“我苦心钻研30余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
警察:“这种蚊子冬天也能出来咬人?”
生物学家:“这填补了我国冬天没有蚊子的空白!”
目前该生物学家已被警方拘捕。
老师:“原始人没有衣服,他们只能用树叶来御寒。”
调皮的小明问道:“那冬天树叶枯了怎么办?”
老师一时语塞。
小明:“特朗普绝对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和性别歧视者。”
老师:“何以见得?”
小明:“你想啊,他抢了一个女人的工作,还让一个黑人失业。”
口若悬河其实只是在增加世界的话语垃圾,为全球变暖推波助澜。如果我们每人少吐一点二氧化碳和谣言,是不是天气会凉快一些呢?我话少的真实原因,是为了环保。
你口口声声说放不下一个人,等你真的见到了那个人,你却放不下手机。
听心理学讲座,教授说了一句:“人在问路时,会下意识地选择看起来很好欺负的人。”听完后我恍然大悟:难怪总是有人找我问路!
李老师女儿四岁半,总是缠着他买零食吃。
昨天她又缠着他要买吃的,李老师告诉女儿,他的钱因为买东西花完了,然后提示她想办法。女儿想了一会儿,以征求的语气问:“把爸爸卖了吧?”
李老师说:“把爸爸卖了就没爸爸了,你是想要爸爸呢还是想要好东西吃呢?”
女儿想了一会儿,有点忍痛割爱地说:“还是把爸爸卖了吧!”
老师:“你妈妈对你说过的最让你感动的话是什么?”
小明:“我不想说,老师。”
老师:“说吧,没事的,我不会把你罚站的。”
小明:“我妈说,上学的时候多穿点衣服,走廊冷……”
小县城的蜗牛在路上遇到从上海来的蜗牛,就打招呼:“喂,你好,老兄。”
上海的蜗牛白了它一眼:“套什么近乎!我跟你一样吗?!”
小县城的蜗牛说:“我们怎么不一样,我们都是软体爬行动物,身上都背着个壳。”
上海的蜗牛答道:“壳跟壳一样吗?上海的房价多少钱一平,你们县城的又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