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017-01-06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棒个数长方形

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孙 报

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孙 报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教学良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究。

一、在“展示”过程中实施探究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进行的如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新授环节。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前,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可能回答:“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教师写出:13、36、19、123、429等数,再问:“这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吗?”学生用除法验证后,发现有的能,有的不能。这时他们感到迷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这样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重新观察,主动地寻找规律。

其次,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课前准备的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长(cm) 宽(cm) 1cm2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cm²)第1个长方形第2个长方形第3个长方形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很快从所填表中发现了规律:①小正方形的个数和摆出的长方形面积的数据是一样的。②长乘宽的积就是小正方形的个数,也是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长×宽。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套用公式,我问道:“你们是怎样摆出长方形的?摆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答道:“我们先一行一行的摆,看可以摆几行,而且要保证每行个数相等,这样摆出的才是长方形。”于是我追问道:“那怎样能有序地将所有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又好又快地摆出来呢?”学生讨论后汇报说:“可以从一行开始摆,然后再摆成两行,看看每行能摆几个,再试试摆出3行,看每行几个……”“也就是想1×()、2×()、3×()……得小正方形的个数”。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按照一行、两行、三行……这样有序的思考,既不遗漏也不重复,摆时还要注意行数和每行个数相乘的积是否得小正方形的总个数。”相机板书:每行个数×行数=小正方形总个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有什么联系,这时学生不难发现,每行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行数是长方形的宽,所以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和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

我想:通过这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一定对长方形面积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为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进行,指导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探究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探究活动开始前,务必让学生明白探究什么,即知道研究的方向。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才会齐心协力地去合作、去探究。例如,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出示如下的实验操作要求:从10cm、5cm、6cm、4cm这4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在小组里交流,每次分别选用了哪三根小棒?比较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大胆放手,给学生留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出示例题44+38后,先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算法独立口算出结果,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以下是学生的一些口算方法:

(1)40+30=70 4+8=12 70+12=82;

(2)44+40=84 84—2=82;

(3)40+38=78 78+4=82

(4)44+30=74 74+8=82。

接着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种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把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设计,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老师的讲述也不可少

学生的发言替代不了教师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发现及汇报多是散乱的、浅层次的,教师的及时总结及理论升华便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学生即便掌握了捕鱼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捕到鱼。

二、在“反馈”时深化探究思想

反馈是一节课的尾声,是检测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是深化学生的探究思想。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课为例,在课堂反馈练习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用竖式计算:675×23= 48×145= 503×19=

(二)解决问题: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一书约有8000个字。张老师平均每分钟能打115个字,她65分钟能把这本书打完吗?

2.小东家人均月收入是821元,他们家人均年收入多少元?如果每月买书用去219元,照这样计算,一年买书共用去多少钱?

(三)拓展应用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前两题是对新知的巩固练习和实际运用,第三题则是能力提升,练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从而明确每一步的笔算过程。

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始终,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小棒个数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一起数小棒
分类数 不出错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移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