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1-05雷蕾
雷蕾
摘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然而,现实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指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积极探究,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有所改观,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近几年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所有小学毕业的学生已经全部上了初中,导致学生的基础差别很大。为了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很多数学教师都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设计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个别辅导主要放在课后,只要他们能掌握基本知识,能运用简单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就是进步,就要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师生间能建立平等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新的教学方式开始走进数学课堂,教师努力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尝试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学生主动自由地思考、提问;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做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教师在教学中渐渐注重数学人文,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和谐课堂,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有所改善。
3、教学模式落后。现在仍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喜欢自己一手操办课堂,完全由教师自己安排教学程序,他们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先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教师一手操作教学过程,就会使初中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们全面发展。有的题目稍微改变形式,如数字的改变、图形位置的改变、描述方式的改变等,学生就无从下手。
4、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创设一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性、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感兴趣,就会有一种动力推动他们去学习,通过对新知识和问题的解决,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关键,追求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我认为课堂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变得更加的重要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打折销售的计算、和测量旗杆的高度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符号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述复杂、抽象的数学道理。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
2、推进分层教学,达到稳步提升。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地位必须得到重视。而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课时的做法,以此腾出更长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习时间变短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导致学生知识静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首先是数学知识分成,将分析考试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以此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新知识。其次要做到作业分层,笔者一般会将作业分为简单、一般和较难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克服抄袭现象
3、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让学生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获得积极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