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的临床应用
2017-01-05易娟蔡月琴王月中郭艳霞丁杏红朱维琴
易娟 蔡月琴 王月中 郭艳霞 丁杏红 朱维琴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扬中 212200)
两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的临床应用
易娟 蔡月琴 王月中 郭艳霞 丁杏红 朱维琴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扬中 212200)
目的 探讨新型治疗管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加HD)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自身对照。对照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现有常规管道。观察组:每人5次共50例次的HP加HD治疗使用新型治疗管道。观察两组在HP加HD治疗中的变态反应发生例次、治疗后透析器凝血程度、卸载灌流器时液体外溢例次、卸载灌流器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均无变态反应发生;治疗后透析器凝血程度、卸载灌流器时液外溢例次、卸载灌流器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P加HD治疗时使用新型治疗管道优于现有常规管道,值得临床推广。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密闭式预冲; 护理
Blood perfusion; Hemodialysis; Closed type pre flushing; Nursing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加HD)治疗是指在血液透析器之前串联血液灌流器,利用两种不同的优势互补的血液净化方式全面清除尿毒症病人体内的各种毒素,预防和治疗长期透析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HP加HD已经成为清除尿毒症毒素的首选治疗方式[2]。随着HP加HD治疗在临床的不断开展,在HP加HD治疗装置的预冲方法上的报道各家医院都不尽相同[3-4];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推荐分别密闭式预充灌流器和透析器[5];使用现有常规治疗管道不能实现该操作。为此,我中心设计并临床应用新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技术。并对这技术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10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 4例;年龄(55±4.5)岁;透析年限5~14年;10例病人每周常规血液透析3次,每次4 h,2周或4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1次,其中联合治疗2 h,取下灌流器后继续透析2 h,合计4 h。预充治疗装置流量为150~200 mL/min,联合治疗时血流量为200 mL/min,HD治疗时血流量为250 mL/min。排除急性重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严重出血等有明显并发症和精神异常不能配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所有病人均行动态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10例病人单数次HP加HD治疗使用现有常规管道,为对照组。10例病人双数次HP加HD治疗使用新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为观察组。
1 .2 方法
1 .2 .1 材料 两组使用的灌流器为珠海丽珠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HA1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血液透析器使用的是Fresenius公司生产的F7一次性使用中空纤维透析器,血路管使用的是Fresenius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血液管道。支流管道A和B是宁波天益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体外循环血路道。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所有病人的血管通路均为内瘘,治疗过程中血流量均能达到250 mL/min。预冲前将灌流器用100 mg 的肝素用 5 mL注射器注入灌流器内 ,盖上灌流器的盖子 ,然后上下摇晃灌流器,充分浸泡30 min。
1 .2 .2 方法
1.2.2.1 对照组 (1)连接管道:血路管动脉端与灌流器动脉端连接,再用配套的连接短管的静脉端与灌流器的静脉端连接,连接管的动脉端与透析器的动脉端连接即可将灌流器与析器串联,血路的静脉端与透析器的静脉端连接,末端连接一个废液袋。(2)预充治疗装置:连接生理盐水(NS)2 000 mL,开血泵调流量预冲,检查整套治疗装置无气泡,引血进行HP加HD治疗。(3)卸载灌流器:联合治疗结束,将血流量调至100 mL/min,关闭动脉管道夹,用NS回血至灌流器变白,关闭血泵,用血管钳夹住灌流器的动脉连接端,同时用另一把血管钳夹住透析器静脉端,将动脉端从灌流器上拧下,立即将动脉管路连接在透析器上,打开透析器动静脉管路上的血管钳,开血泵调节血流量,继续HD治疗2 h。丢弃灌流器和连接管路。
1.2.2.2 观察组 (1)连接管道:首先将整血液管路安装到透析机上,连接好透析器。将动脉血路管始端连接两个串联的三通阀。将灌流器两端接口和支流管道A、 B的连接口相连。支流管道A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支流管道B另一端与血路管补液口连接。将废液袋A连接到动脉壶补液口上。将预冲液连接到三通阀连接口上。即为新型HP加HD治疗管路技术,见图1。(2)预充治疗装置:打开支流管道A、B的管路夹,打开废液袋A连接管道夹,关闭动脉管道和废液袋B连接管道夹。开血泵调节流量,用NS 1 000 mL预冲灌流器。灌流器预冲结束,分离废液袋A,关闭支流管道A、B的管路夹,打开动脉管道和废液袋B连接管道夹。开血泵,用NS 1 000 mL预冲透析器。结束后打开支流管流量A、B的管路夹,关闭动脉管道夹。开血泵,用NS 1 000 mL对灌流器和透析器串联预冲。检查整套治疗装置无气泡,引血进行HP加HD治疗,治疗时将动脉压力检测连接管与透析机动脉压检测器连接,利用动脉压力变化监测灌流器内压力。(3)卸载灌流器:将血流量调至100 mL/min,关闭内瘘动脉针夹,用NS回血至灌流器变白,关血泵。关闭支流管道A、B的管路夹,打开动脉管道夹和内瘘动脉针夹。开血泵调节血流量,继续HD治疗2 h。整个治疗结束将灌流器和透析器一起拆卸。
1.动脉管道;2.血泵管道;3.动脉壶;4.废液袋A;5.静脉壶;6.静脉管道;7.废液袋B;8.支流管道A;9.支流管道B;10.动脉压力检测连接管;11.灌流器;12.透析器。图1 新型血液灌流管道连接示意图
1.3 观察指标 (1)观察HP加HD治疗过程中发生变态反应例次。治疗开始1 h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或者内瘘部位有发热感、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泪和流涕等特异性过敏反应,或腹肌痉挛或腹泻等上述症状则视为发生变态反应[11],予及时处理并记录。(2)观察治疗后灌流器和透析器凝血程度。透析器凝血分级:0级:无疑血;Ⅰ级:数条纤维凝血;Ⅱ级:成束或近半数纤维凝血;Ⅲ级:完全凝结,要换灌流器和血路管道。(3)观察卸载灌流器时液体外溢例次。(4)卸载灌流器时间:从HP加HD治疗结束时到开始HD治疗止。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例次
3 讨论
我们的研究显示,使用目前的治疗管道在HP加HD治疗结束卸载灌流器耗时与刘敏[6]报道的3~5 min相符,密闭式冲洗灌流器内血液要夹闭动脉穿刺针,到血泵前管道内血液未回输体内,要静置3~5 min,血液易凝固,从而导致管道和内瘘针凝血。分离管道和卸载灌流器需要停血泵,操作不熟练时还会延长其时间,这亦会增加透析器以及静脉管道凝血风险,分离管道也会导致管道液体外溢。使用新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卸载灌流器耗时为(2.51±1.01)min,因为灌流器是连接在血泵管道之前,离NS连接管距离近,管道容积小,回血所需生理盐水少,从而回血时间短;而且不需要停血泵,分离管道和卸载灌流器,不会增加透析器以及静脉管道凝血风险,也不会导致管道液体外溢。该新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道可以减少HP加HD治疗操作的风险,保障病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 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28-1634.
[2] 刘丽茹,尹雪艳.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7,13(23):1811-1813.
[3] 王 玲,张 静,王蓉花. 分别预冲联合分步治疗法预防血液透析串联灌流变态反应[J] .江苏医学,2014,40(5):1855-1856.
[4] 何建发,张魁正,黄洁平.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联合活性维生素D3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2,18(8):5-6.
[5] 向晶,马志芳.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2-76.
[6] 刘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灌流器卸载方法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47-848.
·循证护理实践推荐·
临床问题 成人患者术前最短且影响最小的禁食禁饮最佳证据是什么?
证据来源 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6)
最佳实践推荐 ·推荐术前最少禁饮2 h,清淡饮食后禁食6 h,食用肉类、煎炸、高脂的食物需禁食8 h。(Grade A) ·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情况,灵活合理地调整禁食禁饮的时间。(Grade A) ·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灵活地调整禁食禁饮的时间。(Grade B) ·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减少术前禁食禁饮的要求。(Grade B)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告知禁食禁饮的要求。(Grade B)
本证据来自于国外循证资源,在应用该证据时,应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做出本土化决策。
——摘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微信公众号”
易娟(1982-),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R459.5
B
10.16821/j.cnki.hsjx.2016.11.029
2015-12-08)
国家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5 2 0246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