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60例效果评价
2017-01-05许红娟刘雪娟
桂 红,薛 贝,许红娟,刘雪娟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3.河北省元氏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130)
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60例效果评价
桂 红1,薛 贝1,许红娟2,刘雪娟3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3.河北省元氏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130)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用于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依据常规诊疗措施给予经验性综合处理,观察组患儿进入医院自行设计小儿肺炎诊疗临床路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药物总费用、检查费用、检验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非预期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1.67%比1.67%,2=0.9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小儿肺炎;管理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科常见病种。对于常见病种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临床路径管理是新的医疗管理模式[1-2],其临床应用模式主要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对患者从程序、时间及操作规范上进行有效管理。临床路径的进入适宜于临床普通常见病管理,探索某一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及临床效果一直是探索具体步骤之一。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于肺炎患儿的临床作用尚待进一步分析。笔者分析了临床路径管理对于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3.28±0.95)岁;均符合高等医学本科教材《儿科学》诊断标准。剔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免疫系统缺陷及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获得患儿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n=60)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n=60)
注:MAP为平均动脉压,CRP为C反应蛋白,PCT为血降钙素原。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年龄(岁)5.87±2.59 5.90±2.68 0.926 0.365 MAP(mmHg)93.27±10.45 92.18±10.51 0.658 0.265心率(次/分)89.45±7.43 90.51±6.36 0.915 0.325 CRP(mg/L)5.87±1.28 5.93±1.36 0.238 0.435 PCT(ng/mL)0.67±0.13 0.74±0.18 0.467 0.32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依据常规诊疗措施与传统护理模式给予经验性综合处理。观察组患儿进入医院自行设计小儿肺炎诊疗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包括制订计划、实施管理、循环检查、分析变异、评价改进阶段。临床路径计划制订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后决定、制成小儿肺炎临床路径管理具体细则表格,对实施人员进行规范培训,严格遵照执行,对于执行过程中发现患儿病情出现变化及需求偏离正常路径情况,及时分析,寻找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出现并发症等严重变异事件,则排除该患儿入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使用费用、药物总费用、检查费用、检验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非预期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情况及患儿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观察指标比较(n=60)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有效遏制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成为各国面对的重要问题[3-5]。鉴于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路径管理策略”启示,将常见病种、确定的诊疗方法与有效的护理程序相结合的医患管理策略逐渐得到临床管理者的重视[6-7]。针对某一疾病,在安全有效治疗前提下,将既往零散、缺乏次序的医护行为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时间有序、操作规范、过程合理、患者满意的标准化治疗模式,推广用于临床,可在保证质量规范、统一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利益保障。目前,临床路径主要指医护双方在疾病确定诊断情况下,针对某一单纯疾病依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一整套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患者管理计划[8]。路径计划的制订有赖于医生、护理、检验及相关学科同事共同制订,并在逐步实施过程中依照规范逐一改进,形成包含循证依据、规范护理、标准诊疗、成本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的循环实施过程。小儿肺炎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依据路径管理对患儿医疗质量提高及医疗费用控制效果尚缺乏分析[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使用费用、药物总费用、检查费用、检验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非预期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可在不降低临床疗效前提下,显著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医疗不良安全事件,防止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针对某一疾病,临床路径的持续修正改进,形成PDCA医疗质量管理循环品管圈是路径管理有效应用于临床的关键[11]。本研究中针对小儿肺炎临床路径管理中创新性引进PCT这一指标循证管理判断抗生素使用的指征,使既往模糊、经验性的路径管理节点有了数字化判断的依据。文献[12-13]也证实,依据PCT水平变化可较经验性用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医疗质量。
[1]赵西平,余丽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31-32.
[2]冯越川,韩俊林.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的使用现状及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54-255.
[3]孙玉静.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7):1 250-1 253.
[4]王俊兰,桂 红,董会民,等.临床路径在接诊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0):1 583-1 586.
[5]周 芳.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3):29-31.
[6]李昌崇,林 立.儿童肺炎常见细菌病源及耐药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5):307-309.
[7]马玉国,赵俊月,赵红丽.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2012,23(9):782-785.
[8]吴多池,吴礼循.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1,22(11):126-129.
[9]王 莹,钱素云.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相关说明[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8):584-586.
[10]陈彦伶,盛 岩.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7):1 155-1 158.
[11]魏 权.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肺炎患儿中的意义研究[J].实用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 685.
[12]徐 掌,王 强.血清降钙素原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0,10(22):1 176-1 177.
[13]张 立,林 勇.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4):634.
R969.4;R952
A
1006-4931(2016)02-0082-03
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