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困华阴洞 一梦过千年 青州市博物馆藏苏轼题诗醉道士石

2017-01-04鞠志海

收藏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华阴青州市道士

□ 鞠志海

Ju zhihai

醉困华阴洞 一梦过千年 青州市博物馆藏苏轼题诗醉道士石

□ 鞠志海

Ju zhihai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将山和水的自然特征人格化,达到仁智者追求的优良品德。古人崇尚山水情结、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大都对奇石情有独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赏石文化。奇石是天然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鬼斧巧琢而成。赏石艺术是以自身的学识素养和审美水平为基础的发现艺术,赏石者多寄予奇石以象征意义和人格化,能够从一块冰冷的石头上,联想到人生的各种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的真谛,籍以充实脑海,净化自我的心灵。一块奇石首先要天然奇特无人工印记,如果后天再加上文人雅士的题跋,那就更显珍贵。这里介绍的这块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的奇石(图1),就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的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青州市博物馆馆中收藏的这块醉道士奇石是明衡王府遗物,后经多次辗转,解放后移入青州市博物馆。

该石高134、最宽处约62厘米。整石造型别致,玲珑剔透,远观像一只憨态可掬的醉猴,近观又像是一位衣衫褴褛摇摇晃晃的醉道士。石上题刻有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但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已模糊不清。清代益都(今青州市)人段松苓《益都金石记》有记载:石刻“字径三分,正书,笔法颇类苏公。首无款识,末书眉山苏轼云”(图2)。全诗如下: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阴洞,窃饮茅君酒。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俛首。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记其异,本末得细剖。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在楚山(现江苏淮阴)地区,有一只寿龄很长的狡黠猿猴,幻化为道士,在山谷间跳跃玩耍,不小心误入了华阴洞中,偷喝了仙酒,结果被仙人囚禁于山中,用岩石、松根、藤蔓、苍苔、丛棘将它重重困缚,三年后灵猴化为一块石头,但仍然保持着举杯醉舞的姿势,后来有一樵夫上山砍柴,发现了此奇石,于是拿到市上去卖,被杨康功买下,并喜欢的不得了,请了友人苏轼观赏,并希望能题首诗来记录此石。杨康功,名景略,宋神宗时期人。据《南宋制抚年表》卷四及苏颂所撰杨康功墓志铭记载,元丰八年,杨康功从京师要到扬州任知州,从京师汴京赴任,途中曾经过楚州,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的这块醉道士石。

图2 益都金石记

图1 醉道士石

苏轼虽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一生三次贬谪,元丰八年八月下旬,是他第一次被贬后,复为朝奉郎知登州, 据《苏轼年谱》,苏轼过扬州与杨康功见面,可能是在从常州赴知登州任途中经过扬州的,杨康功把醉道士石拿出来,请苏轼赋诗,苏轼答应了,但没有立即作。而据《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杨康功》第三简记:“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法酝一器,小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由此可见,此诗确是苏轼所作,但不是当时八月所作,而是已到九月,另一个好朋友送了好酒,酒能助诗兴,凭借记忆所作。也由此可以确认,石上所刻也非苏轼所书,而是后人借苏轼之名所刻,此种情况曾在苏轼身上出现过多次,这也说明苏轼为后代文人所推崇,而题石刻之人,年代不会迟于明代。也正因为此人的题刻,让我们有据可证,能够在千年以后,和大文人一样亲眼一睹这块奇石。

图3 青州纪游

赏石文化自古有之,源源流长,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北宋徽宗皇帝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大文学家苏轼等都是赏石大家。宋代赏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如杜绍的《云林石谱》、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芾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而此石瘦如灵猴,玲珑剔透有透有漏,皱若衣衫褴褛醉道士,正符合宋人对观赏石的标准要求。

古代文人常借酒抒怀,托物言志,而奇石就成了文人拟人喻己的最爱。苏轼虽年少成名,但他的政治生涯却历经坎坷,遭受同僚排挤,空有满腔的政治理想,却得不到施展。晚年的苏轼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一诗句生动刻画出了他的一生。苏轼在酒后联想到了他的人生境遇,写下来这首《醉道士石诗》,诗中他将自己比作那只灵猴,虽满腹经纶,但不懂朝廷党派纷争,上书朝廷直抒己见,得罪了新党,因“乌台诗案”获罪,险丢了性命,最后被贬黄州,诗中他将自己比作那只被困缚的灵猴,身、手、眼、口都被限制,重重束缚,不得施展。此诗是苏轼在被平反了,复为朝奉郎知登州时所作,或许是经过这次劫难,他体会到一些官场中的学问,他将现在的自己比作那块虽仍有才华有理想,但已经变得稳重坚实的醉道士石。

此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不仅苏轼见过此石并题诗,还有诗僧道潜的《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参寥子诗集》卷二)和诗人秦观《题杨康功醉道士石》(《淮海集》卷五)。他们都从杨康功那里见到了醉道士石。至于此石后来缘何来到青州,民国年间,一个叫周贵德的在《青州纪游》中这样说:“闻该石原在登州,明衡府搜运来青,后由法庆寺转存益都县民众教育馆”(图3)。衡王府是为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个儿子朱祐楎所建,以当时的实力,搜得这一块醉道士石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华阴青州市道士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A New Way of Dao
青州市博物馆藏宋金铜镜鉴赏
山东省青州市通联站展示
王婆酿酒
《道士下山》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作品欣赏
山东青州市通联站长——王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