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证理证”看“时事评论”
2017-01-03邹碧艳
邹碧艳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谏逐客书》等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其所用论据。
2.认知“实证”“理证”“论据确切”的内涵,从“实证”“理证”角度辨析四篇文章所用论据的“确切度”,掌握“思辨性”论述文对论据的要求和使用方法。
3.提高“实证”“理证”意识,认识“论据确切”的重要意义。
【活动设想】
1.重点不在文言文字词掌握,能理解文本内容即可。
2.注重对四篇涉及古今中外的时评文的“比较阅读”,在“比较”中看“差异”。《谏逐客书》突出“事实”论据,可以用“观点”和“难验证的道理”为论据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对照。《拿来主义》侧重“事实”论据和以“可验证道理”为论据,兼具文艺特性,与《停止抵制外国人》“事实和结论”的纯粹时事评论特点、风格颇为不同。
3.共3课时。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疏通、理解《谏逐客书》《寡人之于国也》
(一)学习本专题相关知识
1.关于“实证理证,论据确切”。教师用PPT展示:
论述文中,我们常说“讲事实,摆道理”,但用来作为论据的事实是“真实”的吗?道理是“正确”的吗?这值得探究。
教师用PPT展示“实证理证,证据确切”示意图(如图1),并作解析:“实证,即要求论据是‘可查证的事实;‘理证,即要求论据是‘可验证的道理;确切,即无论事实还是道理,都能发挥确实而贴切地支撑观点的作用,这种‘支撑指的是论据与观点之间能形成‘因果关系。”
2.学生学习本专题“评价要求”及相关知识。
(二)完成《谏逐客书》《寡人之与国也》理解性学习
1.学生“接力”朗读两篇文章,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齐读,熟悉文本。
3.学生结合注释、译文,通译两篇古文。
教师要求学生关注两篇文章的“论据”,即它们所用的论据是“实证”吗?是“理证”吗?
第二课时:从“论据确切”角度分析《谏逐客书》《寡人之于国也》
(一)对两篇古文的事理进行“论据确切”分析
1.学生齐读两篇古文。
2.要求学生画出两篇文章中所用的论据并思考它们是否“确切”。
3.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代表发言。
在分析之前,学生先明确文章各自的观点:
《谏逐客书》:不应逐客;
《寡人之于国也》:施仁政可为王。
[案例展示一]
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大致内容,课后整理如下:
1.《谏逐客书》论据“确切”分析
论据一:秦“八客”在秦强大中发挥积极作用。
分析一:是历史事实,为大家所共知,与“勿逐客”形成因果关系,论据确切。
论据二:昆山玉等物皆取于“客”地。
分析二:这也是事实。但是,它与“勿逐客”是因果关系吗?因为许多事物来自“客地”,所以不应“逐客”?没有因果关系,论据不确切。
论据三:“王者不却众庶,可以无敌。”
分析三:这是道理,但这个道理“可验证”吗?难说,论据未必确切。
论据四:“逐客,必使国危。”
分析四:这是观点,可算理证,但它尚未发生,未能验证,论据不确切。
2.《寡人之于国也》论据“确切”分析
论据一:王之所为,如“五十步笑百步”。
分析一:这是有名的“寓言”,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喻论证。它不能算事实,与“王之所为”算是“类比”,不算确切。
论据二:采取“不违农时”等经济生产措施,可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分析二:这是道理,但未能验证,不算确切。
论据三:采取“谨庠序之教”教育措施,为王道另一途径。
分析三:这是道理,但这种“政治理想”实际上可能难以实现,不确切。
论据四:“以兵刺人”就像不施仁政。
分析四:这道理,是比喻,不算确切。
[案例展示二]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认为《谏逐客书》的论据比较“确切”时,受到一个学生“抗议”。教学实录如下:
生 老师,这里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问题。“八客”固然有功于秦,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客”有功于秦呢?我记得当时秦国是因为客卿郑国的“弱秦”阴谋而想到要“逐客”的,也就是说,“客”其实也有消极作用甚至就是危害,李斯单说客的功绩,是不是以偏概全呢?
师 嗯,有道理,但是你认为这“八客”是事实吗?
生 应该是的。
师 就“论据”看,它是事实。你的意思就是它们与李斯的“不应逐客”的观点之间未必是“因果关系”,确实,这里可能有问题。
生 还有,“客物”与“客”更是两码事,东西是客观存在,但人是有意识形态的,我们需要物质,难道能推导出我们需要人?
师 也有道理,但是李斯说秦国需要并正在使用“客物”,是事实吗?
生 是啊,但是……
师 这位同学非常棒,他非常好地体现了“质疑求真”的理性精神,这正是“思辨性阅读”的核心内容。这位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发言写成一篇“反驳”的文章吗?——同学们,这也正是李斯高明的地方,他用许多确凿的“事实”作为自己论述的证据,就显得很有说服力,虽然仔细分析起来,未必那么“论证严密”。事实上,秦王后来听从了他的建议,“逐客”一事就此作罢。
(二)拓展学习
1.师生共同辨析诸子论述文章片段中的“论据”。
教师引入:“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当中,孟子的文章不可谓不‘雄辩,但是从我们今天对论据的辨析上来看,似乎未必‘确切。我们不妨看看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其他大师的论述文字。请同学们从‘实证‘理证角度辨析它们证据的‘确切程度。”
教师用PPT呈现阅读材料: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墨子《非攻》)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韩非子《说林上》)
2.师生辨析证据的确切性。
针对三个片段,学生思考,师生问答,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
[案例展示]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
①只是“丘也闻”,语焉不详,难算“事实”,不确切。
②“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孔子的判断,难以验证,不确切。
墨子《非攻》
①墨子所说的“亏人”现象为生活中常见,为“可查证的事实”。
②与观点“攻国不义”是什么关系?是因果关系吗?
这种“亏人”是事实,但是它们与“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的观点是“因果关系”吗?——也就是说,“攻国”的情况虽然复杂得多,那么它是不是“亏人”呢?从造成的损失看,应该有一定道理。比较确切。
韩非子《说林上》
①“秦西巴不忍麑”是事实。
②这个事实与“秦西巴亦不忍吾子”是因果关系吗?
有说服力。当然,秦西巴有可能“不忍鏖”而“忍吾子”吗?“人心”比“事实”要复杂得多,就难以讨论了。
(教师小结:影响论述效果的,首先就是“论据”,当我们能用确切的事实、道理作为论据时,论述就会显得有力量得多。相反,如果只是说“我认为”,那么就很难说服别人。“可验证的道理”“可查证的事实”才是相对确切的“论据”。)
(三)概括、认识古人的论述特点
教师提出:“中国古人并不习惯于用确切的‘论据说话,这也可能是我们理性精神、科学实验精神比较缺乏的一个文化源头。”
教师用PPT展示:
中国古人论述不重事实重经验,善于使用类比说理。正如徐长福先生的疑问:“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描画人文社会蓝图的思想作品从理论上看十分高明,但应用效果总是不好……”这可能也与我们常常把“想当然”作为事实,把“理所当然”当作“真的”的思维特点有关。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教授曾说:“中国学者历来有两种极其强烈的嗜好与习惯(或者可以说是本能),就是模糊笼统和牵强附会。”(1998年4月16日《文汇报》)
爱因斯坦1953年给J.E.斯威策的信中,论及西方科学的基础,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
东方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而西方思维方式则相反。东方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林鸿伟)
(四)布置作业
1.试着从“实证理证,论据确切”角度分析《六国论》的“论据”,写一篇小论文。
2.从“论据确切”角度自学《拿来主义》《停止抑制外国人》两篇文章。
第三课时:从“论据确切”角度分析《拿来主义》《停止对外国人的抵制》
(一)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1.学生齐读两篇文章。
2.学生默读,罗列两篇文章的“论据”。
(二)辨析《拿来主义》“论据”
学生思考、发言;师生讨论,明确。
[案例展示]
学生罗列《拿来主义》“论据”并分析:①“闭关主义”;②送古董到巴黎展览等时事;③中国煤藏量丰富但不够“送”;④外国“送来”的鸦片等使人恐惧;⑤大宅子比喻。——①~④都是“可查证的事实”,与“不能送去”的观点是因果关系,论据确切;⑤是比喻,形象易懂,可算“类比”,不确切。
(教师总结:该文“论据”使用的突出特点是概述历史,罗列时事,事例多且覆盖面广,且论据正反对比。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有“文艺性”,文笔幽默、犀利且形象生动,说服力强且通俗易懂。)
(三)分析《停止对外国人的抵制》“论据”
[案例展示]
学生罗列《停止对外国人的抵制》“论据”并分析:①“郊区农场主签署请愿书”等社会现实;②“旧金山发生反对华人的骚乱”等历史事件;③移民改革议案辩论再次被推迟并被弄得支离破碎。——①~③都是“可查证的事实”,与“抵制外国人”的观点是因果关系,确切。
(教师总结:该文论据使用的突出特点是陈述现实,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时评”讲求公正、客观、准确的特点,结论水到渠成。该文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之社论写作奖。相比《拿来主义》而言,它更像一篇“应用文”。)
(四)布置作业
阅读“资料链接”中的《比应试教育更可怕的》《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两篇“时评”,从“论据确切”角度分析论据使用特点,完成下面表格(如表1)。
【教学感评】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安排关于“实证理证,论据确切”内容的学习,很有必要,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日常论述文中“摆可查证事实”“讲可验证道理”的意识和习惯,并对写作中存在的将观点和事实混淆的习惯进行纠偏。涉及古代诸子百家的论述文选段的比较阅读,能联系到中国传统思维的缺点,对学生的思维习惯有提升作用。
三课时的文本阅读,内容上覆盖了古今中外,面广量多,总体而言,步骤清楚,知识清楚,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虽然一些名词概念运用起来比较生疏,但是正是这些关键词,在反复使用之后,强化了学生的“论据”意识,也引起了学生对自己所用“论据”的反思。课后作业,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还有学生专门针对课堂上笔者引用的材料写了质疑文章。
上完这三堂课,笔者恰好进行了一次作文讲评。笔者尝试把“实证理证”的知识运用到论述文写作中,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运用这种辨析“论据”的方法,关注和分析自己在文中使用的论据,并且重视论据是否与观点有因果关系。因为联系学生的习作进行讨论,学生很感兴趣,写作讲评也有效果。
在实践中,笔者也有几点疑惑:
一是“实证理证”,要评判“道理”可否验证,可验证方是“真”论据,这个“可验证”有点难把握。笔者跟学生是这样讲的:所谓“可验证”就是你在脑海中把那些道理放到生活中去演绎一下,看看能否成立。也不知正确与否,有待商榷。
二是关于中国诸子论述文片段中重类比重结论轻论据的现象,学生各有各的说法,有些学生容易陷入一种“吹毛求疵”的怪圈,有些学生提出了“如果古人不这样写,该怎样写”的疑问。如何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论述文的特点,或许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以今人思维去要求古人。当然,我们在反思的基础上可以做得更好。(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