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地球外的生命

2017-01-03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宇宙天空人类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地球外的生命一直深深吸引着地球上的人们。据报道,俄罗斯一架无线电望远镜日前侦测到的一个“强烈讯号”,已引起科学界关注。这架望远镜专门侦测天际,以寻找外星球的生命迹象。有专家指出,现在要知道这个讯号有何意义以及来自何处,为时过早,但这个讯号引人入胜,值得科学家长久监测。

请以“触摸地球外的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导师在线】

黄忠:温州市高中文学社联盟秘书长。

丁长缨:山东济南一中教师,连续多年参加山东省高考阅卷工作。

刘步春:江苏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擂台A区】

重庆巴蜀中学巴蜀风文学社:成立于2001年。文学社走进学生心灵,感悟青春律动,传播“善雅志”的德育理念,弘扬青少年优秀文化。

触摸地球外的生命

古瀚

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浩瀚宇宙的幻想,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对我们永远充满了吸引力。近日,俄罗斯收到来自外星信号的消息,又一次唤醒了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对地球外生命的探索心。

茫茫银河,我们寓居的地球不过如蜉蝣一只,人类更是如千里草原中的蝼蚁一群。天空对我们而言是广袤的,但人类却不曾停止对它进行畅想和研究。古时候的中国人,较现在更加渺小,他们无法正确科学地去思考宇宙,便创作出斑斓的传奇,如此才有盘古开天地,才有莲华仙境。传说也罢,思考也罢,人类从猿猴一路走来,所一直保持的那份想象和思考的勇气描绘出了我们对天空最原始的图幅。

《淮南子》有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指空间,宙指时间,这便是我国古人对头顶亿万繁星最初的猜想。庄子曾遥想化身为鹏,扶摇直上几千里,以逍遥之身来探求天外的秘密。《甘石星经》于战国成书,这是我国最早对天空星象进行研究的书籍。当时的研究者们没有先进的仪器,更没有成熟的理论,他们凭的是来自人类想探求未知事物的天性。“百家争鸣”之时,除了纸张上的记录,我们对天空的认识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墨子·鲁问篇》中载有“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的文字,我们的先辈不再满足用人类弱小的肉眼去观察星空,他们让木鸢升空,以此寄托着那渴望亲手触碰的梦想。他们或许是世界上最早去追求天空的人了。人类拼搏的探索精神也从此刻开始传承,无论路途艰辛。

从古猿到人,人类进化的路途艰险十足,而人对天空和宇宙的研究更是充满险阻。在纸鸢出现后,直到近代工业革命,我们对天空的研究才又一次从沉睡中苏醒。莱特兄弟第一次让人类飞上了天空,虽然在一次实验中,兄弟中有一人丧生,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以及后人对飞行器的研究和开发。在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的现代,人类对于宇宙的幻想依旧让我们付出着生命的代价。1986年1月28日,科技力量超群的美国发射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它承载了七名宇航员和无数人类的期许,对无尽浩瀚的银河发起了又一轮的探索,可惜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失误,“挑战者号”升空仅73秒后便爆炸解体,七名宇航员无一幸免。我们面对血的代价依然没有放弃,这依旧源于人类本性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思考。

古往今来,诸子百家于乱世中不曾放弃对未知天空的思索和猜想;哥白尼等科学家于中世纪宗教之黑暗中寻求“日心说”的光明;近现代科学家们也一直对天空与宇宙的本质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人类对未知渴求的欲望从没停息,这源于我们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本性,也源于我们自身的拼搏精神。

“嫦娥”“玉兔”皆已升天,“神州”也几次往返于球外空间,我们不知道我们距离地球外的生命还有多远,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迎来我们与地球外生命的第一次触碰,但发自我们本心的那份求知欲却永远不会停止!

【导师评分】

丁长缨:内容18分+语言17分+发展17分=52分

事例丰富是本文最大的亮色。古往今来,人类对球外星系的探索从未停止,作者以时间为序,历数人类历史上那些勇敢的值得永远铭记的伟大探索。文章既有语录摘引,又有精练记叙;既选取了成功的追求,也选取了失败的尝试。作者选取多角度多侧面的事例凸显“触摸地球外的生命”的主题,使弘扬与赞美人类追索精神的文章主线更为明晰。文章语言简洁有条理,既有抒情性,又具哲理性,这也成为文章的加分项。

黄忠:内容17分+语言16分+发展17分=50分

本文的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作者对浩瀚星空的向往与痴迷。作者以娓娓道来的语气,将人类从古至今对宇宙的执着与追求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慨而惊叹,从中亦可见作者丰富的知识储量。

刘步春:内容19分+语言17分+发展18分=54分

本文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紧扣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既有盘古开天地等古代传说,又有今人探索宇宙的现实事例,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条不紊。语言也颇有特色,如“我们寓居的地球不过如蜉蝣一只,人类更是如千里草原中的蝼蚁一群”,运用比喻,新鲜贴切;“传说也罢,思考也罢,人类从猿猴一路走来,所一直保持的那份想象和思考的勇气描绘出了我们对天空最原始的图幅”,长短句互相搭配,句式活泼灵动。

【擂台B区】

山东临沂一中思庐说文学社:始建于2006年2月2日,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综合性社团。文学社旨在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提高学生的领导、策划、组织和交际能力,并以“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为宗旨,以“培养具有文化涵养的学生群体,建设书香校园”为目的。

触摸地球外的生命

宫昊志

据报道,俄罗斯一架无线电望远镜日前侦测到的一个“强烈讯号”,已引起科学界关注。这个侦测标志着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更进了一步。几千年来,人类对外星生命的痴迷一直都未减退。

早在1969年美国人就登上了月球,各国的探测器纷纷迈出地月系,哈勃望远镜也不断发回134亿年以前的星系照片。如今人类达到的技术水平与千年前想当然的天圆地方的认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各国之间也展开了军备竞赛般的激烈竞争。太空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触摸地球外的生命最初的动力便来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世界各地流传的不明飞行物事件更是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理性地看,外界生命的存在形式会极为重大地影响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当今世界,占有资源便占有先机,探索地球外的生命所需要的技术也是未来将太空资源开发为地球人所用的必要条件,甚至是未来太空资源抢夺战的决定性因素。人类在探索地球外生命的过程中优先寻找与地球相似的环境,是为移居外星创造可能性,一旦人类寻找到合适的星球,也可以此作为一个补给点,让人类向更远的空间进行探索。

探索地外空间的工作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如何把镜头推向更远的宇宙深处呢?首先在外星探索中,要立足实际,根据各国国情国力投资建设,绝不能头脑发热,因一时国际竞争等因素盲目加大投入,况且航空航天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并非一时之功,“多快好省”的神话并不存在;其次,要注重创新,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将不敢想变为敢想,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有技术改革,才能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将我们的征途带入更深更远的星辰大海。

探索地球外的生命尽管不会给人类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人类对未知事物的痴迷有其意义和价值。

【导师评分】

丁长缨:内容17分+语言17分+发展17分=51分

本文思路清晰,视角广阔。对于“触摸地球外的生命”这一具有探索性思辨性的话题,作者先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阐释探索广阔宇宙的意义,继而又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谈探索宇宙奥秘的现实意义。文章层次鲜明,论证充分,不足之处是论述性语言较多,略失文采。

黄忠:内容17分+语言16分+发展17分=50分

本文语言客观、严谨、思路清晰,既解释了人们触摸地球外生命的原因及其必要性,又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建议,从中亦可见作者丰富的知识储量。文章取材新颖,紧跟时代的潮流,可读性强。

刘步春:内容16分+语言12分+发展17分=45分

本文内容紧扣“触摸地球外的生命”,论述集中,整体思路较为清晰。作者着重抓住“触摸地球外的生命”的意义和“触摸地球外的生命”应当注意的问题,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文章的最大的缺陷是语言运用得不好,没有体现出文采。

猜你喜欢

宇宙天空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宇宙第一群
人类第一杀手
天空之镜
谁变成了人类?
这宇宙
一和one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天空之舞
天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