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跑者
2017-01-03曹昕红
曹昕红,曾任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东安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理事、吉林省学科带头人、省师德先进个人、吉林省和长春市两级少工委委员、少先队工作贡献奖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长春市十佳教师、长春名师。1992年,她带着对教育的执着,走上了辅导员工作岗位,她用爱与坚守高举着星星火炬,用信仰和智慧带领着团队前行。她所带的少先队大队荣获了吉林省、长春市红旗大队等称号,学校有18名中队辅导员荣获省、市级优秀辅导员称号,6个中队成为优秀中队。
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是全国最早行动起来,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学校之一。学校借助传统媒介的优势,迅速组织骨干辅导员和专业力量,在全国率先创作出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
润物无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学校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和文化氛围。
学校开展全国示范性生态学校建设,开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载体的友善教育,引领少先队员建立与人为善、与生态环境为善、与社会为善的价值追求。一方面总结提炼多年来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让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制度设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物质载体与传播机制;另一方面,努力创建和睦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开展跨年级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生文化,建设德育课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在志存高远、学求博深、品鉴优美、追求崇高的和谐校园中得以体现。
价值认同——立足少先队教育的主阵地
价值观是随着个体生活经验的丰富而发展、成熟的,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个人价值信念,价值观教育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个人价值信念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同构。
少先队队课是少先队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每一节队课,让队员在队课中感悟、体验和成长,并注重队课内容的连续性和阶梯型,以队员发展为本,以实践为载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队活动课形成脉络,构成纵横交错、立体式的队活动课体系。2015年8月,在吉林省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研讨会上,学校展示的两节微队课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课程导引——完善少先队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学校根据辅导员特长、队员年龄特点及爱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细化为指向性培养目标,将课程分为少先队教育课程、红领巾社团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关注对队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充分调动队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分类设置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升旗仪式课、“国学经典系列”主题队会课、少先队活动课、红领巾社团活动课等,系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使其融入德育课程,使队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躬行合一——创新少先队活动模式
学校以队员自主活动为途径,结合时代背景,以传统节日、少先队员节日、国家公祭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融合媒介对队员们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富有新意的活动模式,让少先队活动不仅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队员的生活实际。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和校外资源,积极拓展少先队活动的新区域,使少先队工作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增长点。2016年3月,小学部四年级开展了“价值观教育走进净月永安社区实践体验活动”,部分队员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也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学校辅导员团队配合团省委价值观教育项目活动,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 “送教学、送经验、送温暖”的课堂、讲座等方式开展了“城乡手拉手 共筑中国梦”的价值观精准教育扶贫公益活动,并集体筹备、推出一系列教育成果。
多元评价——“六星”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少先队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构建了“六星”人才培养方式。“六星”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学生发展要具备六种核心素养,即“品德与修养、合作与交流、特长与审美、运动与健康、学术与学业、理想与规划”,达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身心康健、人格独立”的培养目标。“六星”人才培养方式,以培育“六星”人才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课程通道、发展平台等学校“微环境”。
团队聚力——做践行价值观的领跑者
学校被共青团吉林省委命名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校”,学校面向全省成功举办了两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场会,省内复制推广了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实践成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模式的深入研究,学校先后推出了口袋书读本系列三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宪法教育青少年读本》《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读本》;在价值观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中,立足少先队教育主阵地,先后推出了《躬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课例集》《不忘初心——少先队辅导员教育故事集》《童心逐梦——少先队员微梦想故事会》《号角吹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少先队活动课案例集》《小号角——少先队员童谣集》等教育成果,并将向吉林省内各贫困地区中小学进行捐赠;在“城乡手拉手共筑中国梦”价值观教育精准扶贫公益活动中,推送辅导员微队课、微讲座,带动城乡少先队员红领巾足球赛、同唱价值观、翰墨飘香书法、奇妙科学、小记者团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实现“微梦想”。
多年来,学校在共青团吉林省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项目的推动下,一直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有效的少先队价值观教育机制。这种善抓机遇、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学校高举星星火炬,始终领跑在少先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