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科研为抓手以队工作为载体为队员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2017-01-03王必广

少先队活动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廊桥科研成果课题组

王必广

江滨小学,坐落在“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浙江省庆元县,得江滨之灵气,蕴龙山之精华,是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学校不仅因地制宜“以桥寓德”,将廊桥文化与少先队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多年的课题研究,还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的口号,启动“以书启智”的科研探索,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教育科研和少先队工作比翼齐飞,为少先队员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浙江省庆元县江滨小学始建于1996年,是全县办学规模最大,也是全县民工子女最多的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2328名在校生。学生是清一色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子女就占了90%以上。

农村孩子心地善良、淳朴可爱,但由于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无睱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和卫生习惯较差。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走出困境,一直困扰着学校领导和老师。

2007年10月,在反复探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以桥寓德、以书启智”的特色品牌建设理念。庆元是“中国廊桥之乡”,现存古廊桥就有98座,它们形态各异、雄伟壮观,是一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书法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书法有利于提升队员的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摇篮,肩负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神圣职责。正是基于此,学校大队部决定在全校广泛开展廊桥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

一是以桥寓德,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队部承担了国家少先队“十一五”规划课题《爱廊桥、学廊桥、建岗位——廊桥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将廊桥文化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有机结合,以培养队员良好行为习惯。该课题在开题、中期和结题审定中,赢得了国家少先队课题组专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三个示范性课题之一,曾多次在国家少先队课题主笔人培训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并荣获全国少先队科研成果评比特等奖,是全国八项获特等奖的科研成果之一。为进一步深化廊桥文化教育,大队部又承担了国家少先队“十二五”规划课题《挖掘社会资源,强化少先队员服务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该课题在结题审定会上,以其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又一次得到了国家少先队课题组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是以书启智,提升队员的民族文化素养。大队部承担了省重点规划课题《山区少先队开展全员性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全校性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升队员的民族文化素养。课题组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对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的探索,将书法与做人、爱国、启智、健体和益美有机结合,引导队员天天练字、时时炼人,培养队员的核心素养。该课题荣获浙江省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全校性的书法社团也获丽水市最高奖“五星级优秀社团”等。

近年来,学校大队部能在教科研上屡获佳绩,固然离不开领导的关怀、专家的指导,也与学校对少先队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

一、提高认识强服务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学校三番五次召开班子成员、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主动为课题组搭建“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良好平台,让课题组成员先后赴北京、上海、山东、深圳、杭州等地考察学习,带领队员深入探访古廊桥及建桥人,邀请教育科研和廊桥专家到校讲座,手把手指导师生搭建廊桥模型。学校还为课题的主要承担者减轻工作量,使其沉下心来做科研。

二、建立组织强引领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和座谈等,部署和推进课题的实施,让课题组成员了解教改的前沿信息,鼓励他们潜心研究、迎难而上,为课题的有效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健全制度强激励 学校出台了《江滨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并在每年教师节前夕,大张旗鼓地表彰教学成绩优异和科研成果显著的教师。同时,加大科研成果在年度与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成果突出的教师,在晋级和评优评先上优先推荐,较好地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四、加大投入强保障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少先队“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期间,共投入资金35.6万元,主要用于师资培训、教材研发、硬件设施、科研资料、成果奖励等。在当时公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投入。

“一枝动百叶摇”,通过廊桥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的开展,既培养了队员的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又提升了队员的民族文化素养,促进了队员的和谐发展。学校各项工作走在全县最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课题《爱廊桥、学廊桥、建岗位——廊桥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研究》获国家少先队科研成果评比特等奖;主编的《爱廊桥、学廊桥》校本教材及其辅助教材《廊桥教育案例》《廊桥调查小报告》《廊桥模型作品分析》《廊桥童话故事》分别荣获浙江省首届义务教育阶段100部精品课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读本一等奖;学校研发的《好书法、天天练》在丽水市首届拓展性课程评比中榜上有名。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希望小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丽水市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效益奖等130多项殊荣;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少年儿童教育研究基地、全国书画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庆元县廊桥文化教育基地等。学校的廊桥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享誉省内外,吸引了《中国现代教育报》《全国中小学书画》《浙江日报》等报刊和省、市、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采访与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的记者曾专程到我校拍摄学生制作廊桥模型的整个过程;学校还迎来了团省委、省妇联和福州市、南平市、杭州市、宁波市等40多所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莅临指导或切磋特色品牌建设。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有待于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我校将紧紧围绕“寓德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和文化”为引领,以教科研为抓手,以队工作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创少先队工作新局面,为队员的和谐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廊桥科研成果课题组
无钉桥梁的传承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推广廊桥文化
记忆中的廊桥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课题组成员
廊桥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