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2017-01-03常艳红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导学案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常艳红

摘要: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了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导学案的板块设计极其重要,问题的设计要以导为主。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合作为主要形式,并用好兵帮兵。导学案教学模式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导学案;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学生的作业负担不断减少,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数学教学任务,就成了数学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接下来,我便谈谈我在编写、使用数学导学案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导学案的设计

我校使用的导学案因备课组的不同因而无固定的模式,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导学案的开头部分设计恰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难点后,便可以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自学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2、预习部分。“导学案”注重导学,即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预习案”的开头即指出了自学的要求、方法和内容。“预习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驱动,可先设计一些所学知识的回顾、计算等,再引入新课的知识。关于新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在教材上查找答案,不懂的可以查阅资料。学生在自学完新课的例题后,“预习案”还设计了一题教材例题的改编题,用以检测预习效果。“预习案”还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没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带到课堂中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解决。

3、课堂研讨部分。课堂研讨教学部分包括:探究案、反馈练习、反思小结三个板块。

(1)探究案。探究案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及学生预习时记录的未解决的问题。探究案的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探究案中的典型例题可以使用教材的,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编,内容要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或者改成学生感兴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馈练习。反馈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本节课的目标,题量不要过大。因各班学生的层次不同,反馈练习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提高性的备用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上完新课后对本课知识的回顾与总结。设计时要以问题为主,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课外部分。(1)检测案。课外巩固部分在导学案中命名为“检测案”。检测案的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解答题,内容大部分取自于教材的课外作业,以基础题为主,也可以对教材中的作业进行改编,并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分层次设计。我们一般把最后一题能力提高题定为选做题,只要求中等层次以上的学生做。检测案的题量不能过大,一般20~30分钟内能够完成的为最佳设计。(2)教(学)反思。在导学案的最后,还设计了一栏:教(学)反思。包括教师的教后反思和学生学后的反思。

二、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环节。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前,备课组就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这一学期的数学课程标准,并安排好每位教师的备课任务。课前先由主备教师编写导学案,编好后备课组小组对导学案进行研究,主备教师对导学案进行再次修改。在印刷前还必须交与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当教师和学生使用完成后,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最后把导学案上传到数学备课组的网盘,实现资源共享。

三、导学案的使用

1、课前预习。教师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傍晚必须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对新课内容进行自学,并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上课前,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可以组织在上课前可以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批改,看看学生在预习中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使教师在授课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课堂教学。导学案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合作为主要形式。探究案中的问题,先分小组进行讨论,若组内不能解决的难题,可以跨组交流,再由组内成绩较好的学生讲解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听。教师在学生讨论完后,让各组指派代表讲解,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做一做、练一练等练习,等全体同学完成后,教师先批改六、七个组长的,再由组长批改组员的练习,有错的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订正。接着,教师在每组抽出同样层次的同学上黑板展示解题过程,并要求写出每一步的理论依据,教师在抽取时尽量多展示各种各样的错题。其他小组成员则对展示结果进行改错或补充。这样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惊喜:有时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解决;有时会出现一题多解,甚至有的解法,老师备课时都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做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的批改及订正。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大部分都在上午,因此导学案的检测案部分学生在中午就完成了。教师将检测案批改完成后,要求学生在下午放学前订正作业,有不会做的可以叫组员教,订正完后,组长必须检查签字。尽量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掌握。

4、要用好“兵教兵”。每个学习小组一般有六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在分组时的成绩是一样的。这样在安排座位和帮扶对象时,都是按一好一差进行。优生在辅导差生的过程中,相当于把所学知识又复习、巩固了一遍,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兵教兵,使双方都成了受益者。

5、写好反思。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的结合。在导学案的最后一栏是教(学)反思。因此在上完课并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反思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法等。同样,学生在课后可以结合检测案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当天的预习、课堂效率、作业等情况,从而改进不足之处。

总之,要构建初中高效数学课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教师要起到自己的引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乐学之下无负担”。

猜你喜欢

导学案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