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团生存状况研究——以华南地区高校为例
2017-01-03周艳华李林青
周艳华 李林青 吴 迪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文化与教育】
大学生网络社团生存状况研究
——以华南地区高校为例
周艳华 李林青 吴 迪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社团、社团+网络”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新常态,也成为高校德育面对的新课题。社团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华南地区9所高校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探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华南地区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现状,并提出新常态下对网络社团进行德育引导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发展;网络社团;统计分析;德育引导;社团经费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基于相似的诉求或兴趣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建立的个性化、宗旨性的社群组织。当前基于QQ、微信等信息技术而生的网络社团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社团方式,提供了更多元、更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以华南地区9所高校为例,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特点和状况,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社团的态度,提出科学的发展路径,对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式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7月至12月间,调查对象为华南地区9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发放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生存状况研究”为主题的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86份,有效回收率为85.75%。调查对象年级分布为:大一30%,大二30%,大三20%,大四10%,大五和研究生占10%。从回收的问卷看,男性占56.12%,女性占43.88%。调查内容针对大学生对网络社团的认识、参与程度、与传统社团的区别、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德育部门和政府对网络社团建设的期望等五个方面,共设计了33个问题。本调查采用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现状
(一)大学生加入网络社团的实证确认
第一,认识差异大。一些学生对网络社团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加入了网络社团,但有些学生对网络社团缺乏了解,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网络社团。在了解网络社团的学生中,对于“您认为大学里有参加网络社团的必要吗”这一项调查,回答“没有必要”的为12.24%,“有必要”的占77%,“无所谓”的为10.76%。这说明,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途径更加多元,网络的杠杆作用明显,逐渐出现了累积效应,导致学生对网络社团的认识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您加入网络社团的初始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调查结果,“基本达到”和“已经达到”的为82.86%,“完全没有”达到最初目的的为12%,“超出预期”的为5.14%。见表1。
表1 关于大学生加入网络社团必要性和目的达到与否的调查结果
您认为大学里有参加网络社团的必要吗?占比(%)您加入网络社团的最初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占比(%)没有必要12.24完全没有达到12.00有必要77.00基本/已经达到82.86无所谓10.76超出预期5.14
第二,在“参加网络社团”的被调查者中,参加“两个以上”网络社团的占62.88%。关于“您每周用在网络社团的时间”和“加入高校网络社团的目的”的调查结果见表2。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运营基本情况
目前,大学生网络社团中娱乐型和实践型社团数量过多,科技型社团和理论研究型相对较少,导致社团的科技学术活动偏少而文体活动过多,且同质化严重,课外活动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另外,高校网络社团管理“一放就散、一抓就死”,也是目前高校德育部门面临的一个问题。
表2 每周用在网络社团的时间和加入目的的调查结果
每周在网络社团的时间占比(%)加入高校网络社团的目的(多选)占比(%)7小时以内30.29学习技能知识,拓宽视野12.008-14小时28.00人云亦云随大流,因为很多同学加入82.8615-21小时28.00娱乐,丰富课余时间5.1422小时以上13.71展示自我才华,提高人际关系48.57提升技能,为就业做准备42.86可加学分4.00
第一,现在高校各项学生社团经费主要来源是社团本身的创收、主管社团的学工部门的拨款和拉企业赞助。但高校各种社团众多,自筹经费让学生积极性降低,学工部门拨款经费有限且不够灵活,社会赞助也不稳定,加之网络社团比传统社团更难筹集经费,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社团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必要设施的缺乏和活动场所的局限也导致社团活动难以开展,活动流于形式,遑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统计“网络社团发展经费的来源”时发现,社团内部的会费收取占30.03%,企业、单位的赞助占44.17%,学校的资金支持占30.47%。组织活动或者比赛,参赛者交纳占22.16%,社团内部开发项目自盈利占15.31%,其他占2.48%。表明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经费的来源主要依托企业赞助、校方支持和内部会费收取。
第二,关于“您加入的网络社团是否重视对社员的培养”的调查结果,“比较重视”和“经常进行面对面指导”的共为73.14%,“不重视,要完会员费后就不理”的占16.57%。关于“在您看来当前的网络社团在发展管理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42.42%的学生认为“形式主义严重,活动性不强”,37.32%的学生认为“制度不完善,管理散漫,没有纪律性”,36.01%的学生认为“未能提供向社会交流学习的平台”。
第三,开展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是社团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锻炼社团和凝聚社员的重要形式。但很多带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仅仅参与了几次活动后就没了兴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动的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因此,提升网络社团内涵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成为网络社团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在种类形式和跨时空地域都呈现多样化趋势。关于“您所加入的网络社团活动状况和社员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如何”的调查结果,认为活动形式陈旧单一、活动极少、社员机会很少的占12.00%;有些活动单调,社员对参与活动不感兴趣的占29.71%;认为活动较多,但形式较少,社员反应一般,积极性一般的约占33.71%;活动多,丰富精彩,对社员有益,社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占24.57%。表明大学生网络社团较传统社团活动形式丰富,但离大学生的期待仍有差距。
第四,关于“在您看来目前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制度缺失、管理散乱占37.32%;只注重形式,活动参与感不强占42.42%;财务紧张,活动无以为继占25.51%;缺乏与社会交流学习平台占36.01%;社团类型结构失衡占15.01%;大学生网络社团运行管理缺乏制度规范占26.82%。
(三)大学生网络社团德育的基本情况
德育引导往往滞后于网络社团的迅猛发展,任何一个网络社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团骨干的正确引导和指导教师的合理引导。但课题组在实际调研和问卷统计中发现,在网络社团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教师寥寥无几,很多网络社团甚至没有指导教师,指导和扶持不深入,使一些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仍在低层次徘徊。同时,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缺乏人才培养意识,网络社团骨干队伍建设长期滞后,加快了网络社团精英的流失,“传帮带”不畅影响了网络社团的稳定发展。另外,大学生网络社团社员间基于网络的朋辈关系或熟识度比较弱,向心力较小。缺乏熟识性建立的网络社团终难免流于散漫的境地。
第一,关于“您认为网络宣传员队伍在网络社团中起了何种作用”的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认为网络宣传员队伍在网络社团中起了何种作用的调查结果
您认为网络宣传员队伍在网络社团中起了何种作用?占比(%)活跃气氛,组织一些活动29.59引导舆论倾向,传递正能量37.61做政策宣传员、心理指导员和善意的倾听者25.95专业水军,几乎没什么作用6.27其他20.99
第二,关于“在高校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支持力度及德育引导上,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的调查结果,认为制度不完善,应该加强引导的占34.40%;支持力度不够,应加强支持的占48.69%;德育引导缺失,应加强引导的占23.03%;出现监管空白,应予以加强的占25.07%;高校职能部门应该对网络社团合理规范的占17.35%;大学生网络社团运行管理应加强制度规范的占16.62%。
关于“在您看来政府法制监管部门在大学生网络社团中的作用”的调查结果,认为对存在不良网络社团甚至非法团体,应予以取缔的占32.65%;在监管上应以大学生网络社团联合体互监为主,政府法制监管部门为辅的占39.94%;大学生网络社团易受不良思潮影响,政府监管部门应该通过立法,强化监管的占37.03%;出现监管空白,应予以加强的占24.49%;政府法制监管部门应该对网络社团合理规范的占16.62%;大学生网络社团自身运行管理应加强制度规范的占20.12%。见表4。
表4 大学生网络社团德育的调查结果
三、分析和讨论
第一,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模式应用于大学生网络社团。根据“你是否加入网络社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30.17%的大学生参加了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与大约2个网络社团。网络社团为需要或兴趣相似的大学生互动交流提供超越时空的网络环境,受到大学生欢迎。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前高校社团的校际活动也日趋丰富,高校中一些社团开始联合开展大型跨校活动,实现了高校间社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也提高了参与社团的影响力。
第二,网络社团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内部管理科学性有待提高。网络社团结构失衡,活动层次有待提高。[1]多娱乐型网络社团,而缺少公益志愿型、科研学术型、就业创业型的网络社团。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对纯娱乐型网络社团进行必要的调控,促进公益、学术、科研型等网络社团的建设。[2]线上社团没有传统社团的束缚,很多社团是基于某个人的专业、地位或者人气的积聚,有很大的或然性和不可持续性,导致变量增多。
第三,高校职能部门力量配备不足,网络社团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具体体现为网络社团发展经费不稳定,软硬件资源匮乏。网络社团人力资源不足,人员不稳定。课题组在调查时发现,在已经加入网络社团的175位大学生的问卷中,70.12%的学生认为所在的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更容易出现社员无故加入或者自动退出的现象。
大学生网络社团比现实社团更不稳定的原因,课题组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点。(1)社员自主性过强。大学生网络社团社员大部分时间以虚拟身份进行交流和互动。[3]兴之所至,随性而起;激情退却,逃避放弃。这种过低的自主性导致了责任感的缺失,也影响网络社团的稳定性。(2)成员缺乏规范性。大学生网络社团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终止成员资格就是对社团成员最严厉的处罚,使成员更加不稳定。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社团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加强对网络社团的认识,强化对网络社团的引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把握高校改革的需要和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网络社团健康发展。
(一)坚持因人而异的指导原则
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思想先进的网络社团成员,可以积极引导其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对思想偏激的网络社团成员,及时阻止其思想蔓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情节严重的,建议社团负责人取消该社团成员的资格,以避免出现“群体极化”(即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容易倾向于向冒险或保守的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现象。[4]
(二)坚持自由发展与适时介入相结合的原则
对网站栏目设计、网页制作、信息采编等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激发网络社团的生机和活力。另外,可安排学生信息员负责网上主要信息和观点的统计,及时处理不良言论。定期开展网页设计大赛、社团风采比赛、电子竞技大赛、图片优化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活动,鼓励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服务。[5]当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共青团等的介入予以解决,使用启发、互动、对话等朋辈教育方式,保证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不丢失。
(三)加强学校党团的网络引导
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党团机构必须把网络社团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让网络社团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让网络社团成为党团的基层组织之一。同时,各高校党团部门应建立信息完备的网络社团资料库,登记备案好网络社团注册等相关资料;实施网络社团成员的实名认证制,建立现实人和虚拟账号的对应机制,保证每条信息可溯源;建立预警机制,防止不良文化的传播和蔓延,增强网络参与者的责任意识。[6]
(四)探索新媒体联盟指导模式下的社团管理路径
建立各相关新媒体成员、大学生网络社团之间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各平台之间的有效联动、资源共享、聚合传播,不断提升校园新媒体的传播力,共同促进学校新媒体健康发展。[7]同时,加强学生、家长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交流。同时,开展专家讲座、聚焦学校协同创新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五、结语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传统社团的重要补充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正在迅速崛起的重要力量。各高校面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常态,要紧紧抓住机遇,采取把握规律、掌控主动、科学引导、完善监督、平台联合等策略,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社团的德育作用。
[1]黄平.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103-107.
[2]肖辉赞,时代.论大学生网络社团及其管理[J].社科纵横,2009,24(12):153-154.
[3]李扬.网络社团组织监管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4]孙卫华.网络与网络公民文化 基于批判与建构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7.
[5]李磊,王名,沈恒超.网上社团及其管理:NGO新领域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2,(1):51-56.
[6]全晓松,马会琼.高校学生自组织群网络社团的管理[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0-42.
[7]沈卫.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及引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3):113-117.
【责任编辑:周 丹】
G645.5;G206
A
1673-7725(2016)12-0145-05
2016-10-20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网络社团生存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SZ3054)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广东省德育创新重点项目“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DYZZ027)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JDSZ2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艳华(1977-),女,广西钦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