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战指挥视野下诺曼底战役盟军后勤保障再考察

2017-01-02

军事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诺曼底后勤保障盟军

克劳塞维茨曾说“史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在经验科学中,它们最有说明力”*克劳塞维茨著,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1卷,157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5。。对诺曼底战役后勤保障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多从单纯的后勤保障角度看问题。而从作战角度的相关研究,又很少谈论后勤。后勤绝不仅仅是后勤人员应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我军本轮军改之后,后勤指挥要素有机融入了作战指挥机构之中,作战指挥员成为后勤保障力量运用的唯一主体,在战保一体的原则下,作战指挥员必须高度关注后勤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作战指挥的角度再次审视诺曼底战役后勤保障问题,以期获得对未来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力量运用带来新的启迪。

一、后勤是作战指挥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后勤不仅是作战的支撑,还为作战划定了界线。诺曼底战役盟军作战指挥的最大特点,是将后勤摆在形成作战决心、制定作战计划中首要考虑因素的位置。在这次作战中,后勤因素支配了盟军作战目标的确定、登陆地点的选择、向欧洲大陆纵深攻击的计划。

(一)后勤决定了作战目标。诺曼底战役前期,盟军地面作战力量的主力是由伯纳德·蒙哥马利上将任司令的第21集团军群,下辖美国第1集团军,处于右翼,计划在犹他和奥马哈两个海滩登陆;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处于左翼,计划在戈尔德、朱诺和斯沃德三个海滩登陆。盟军最高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上将赋予第21集团军群的总任务是:在奥纳河口至康坦丁半岛的奎那维尔96千米的正面突击上陆并建立战役登陆场,然后向纵深进攻,右翼美军夺取瑟堡和布列塔尼亚半岛上的各个港口,左翼英加部队攻占克恩并建立机场网*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图书资料处:《外军登陆战例(资料选编)》,59页,北京,军事科学院,1979。。从第21集团军群的任务看,其任务制定就是要保证此次作战能够建立反攻欧洲大陆的后勤基地,为向法国纵深作战提供坚实的依托。从作战过程看,自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盟军都是为夺取上述对欧洲大陆作战后勤保障至关重要的地区展开作战,而非急于向法国纵深攻击。

(二)后勤决定了作战地点。盟军之所以选择上述五个海滩登陆,四个原因中有三个都是从后勤方面考虑:第一,登陆点不能离英国的出发基地太远,必须尽量减少舰船的往返时间;第二,登陆点的地貌及气象条件必须适宜,海滩到内陆地区要有一定的公路网,要方便岸滩卸载和纵深攻击;第三,登陆点附近必须要有大容量深水港,因为仅靠岸滩卸载不能满足大规模作战力量上陆需求,且冬季来临后绝大部分岸滩卸载设备设施就不可用;最后,要便于英国本岛向作战地域提供空中支援,这是唯一一个从单纯作战角度考虑的因素。综合这些条件,盟军总部才选择了诺曼底地区作为登陆地域*范·克列威尔德著:《战争与后勤》,273~274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1。。

(三)后勤决定了纵深攻击。诺曼底战役,从发起登陆到结束作战共计用时43天,平均每天向前推进1.9~2.7千米。盟军之所以推进缓慢,主要原因就是迟迟不能攻占瑟堡、布列塔尼亚半岛上各个港口和克恩地区的机场网,保障后续大部队登上欧洲大陆。实际上,当夺占上述地区并建立后勤基地后,盟军的攻击速度明显提升,甚至出现了后勤保障力量跟不上作战部队攻势的情况*詹姆斯·休斯顿:《美国陆军后勤史》(下),200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影响了战役指挥官的作战决心。

二、统一指挥是后勤保障力量运用的前提

对后勤保障力量实施统一指挥、明确各级指挥机构之间的指挥关系,是高效顺畅地组织实施各项后勤保障行动的前提。我军相关研究认为诺曼底战役中美军后勤指挥体制设置合理,达到了统一指挥的要求*朱维、刘卫新:《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后勤保障》,载《外国军事学术》,2001(6)。。实际上诺曼底战役中,由于盟军后勤缺乏统一指挥,延长了后勤准备时间,出现了后勤保障混乱,影响了作战行动的实施。

(一)战略后勤缺乏统一指挥。二战期间,美国效仿英国成立了由各军种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组成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用于协调军种之间的联合指挥问题。但是参联会并没有实际的指挥权,此时美国也没有建立能够统一指挥全军的机构,导致美军的战略指挥实际上是各军种分散指挥*陈学惠、杜健编译:《美军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3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这一情况使得美军的战略后勤也处于各军种分散指挥之下,军种之间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争夺后勤资源,导致诺曼底战役的战略后勤组织混乱。由于以陆军主导的欧洲战场主张将后勤资源用于保障诺曼底战役,而海军则主要将后勤资源向太平洋战区倾斜。陆海军双方争执不下,造成实施诺曼底战役急需的两栖运输船和登陆艇严重短缺,成为战役的实施时间一推再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勒著,钮先钟译:《西洋世界军事史》,卷三,484页,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这一原因,也成为刺激马歇尔在二战后推动美军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二)登陆之后战区后勤保障缺乏统一指挥。诺曼底战役中,盟军的指挥体系为:最高指挥机构是以艾森豪威尔上将为首的盟军远征军司令部坐镇英国指挥,其下辖负责控制整个作战后勤行动的后勤司令部,作战司令部直接指挥海上、空中和登陆集团军群的指挥机构;海上战役力量,由英国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整个登陆期间海上运输和岸滩卸载由其下属指挥机构负责*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图书资料处:《外军登陆战例(资料选编)》,114页。;空军战役力量,由英国特拉福德·利马洛里空军上将指挥;登陆力量为第21集团军群,由蒙哥马利上将指挥。这一指挥体制基本满足了统一指挥的要求。但是成功登陆之后,为了靠前指挥作战与后勤保障,盟军远征军司令部的后勤司令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留在英国的后方分部,一部分为部署在欧洲大陆的先头区段司令部。遗憾的是,艾森豪威尔上将没有明确两个后勤司令部之间的关系,先头区段司令部一直想摆脱后方分部的控制,双方在作战中对后勤计划权和后勤保障组织实施权争夺不断,在后勤保障中浪费了大量后勤资源,加剧了部队后勤保障的混乱*艾克尔斯:《国防后勤学》,31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2。。为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后勤地带司令部提前部署到欧洲大陆,重新接管整个战役的后勤指挥权,才保障了后续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同步*范·克列威尔德著:《战争与后勤》,280页。。

三、后勤计划制定必须具有弹性和适应性

计划,是指挥员和其参谋人员对包括后勤在内的各项作战行动在实施之前的构想,对于保证部队有条不紊地达成作战目标十分关键。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就强调计划的重要性,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朱服、何去非等主编:《武经七书·孙子兵法》,9页,北京,中华书局,2014。。过去我军研究诺曼底战役后勤保障,都认为战役中后勤计划制定相当得力,是盟军成功实施后勤保障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该战役中后勤计划制定详细,有专职后勤计划人员562人,某一项专业勤务保障计划内容多达700页*周璞芬:《诺曼底登陆作战后勤保障及启示》,载《外国军事后勤》,2013(4)。。盟军确实非常重视后勤计划的制定,但计划过度详细、缺乏弹性和适应性是其后勤计划工作的重大缺陷。

(一)盟军后勤计划制定与实施基本情况。诺曼底战役中,后勤部门在指挥机构的指导下,耗时2年之久制定了自战役发起后90天的后勤保障计划。内容包括:登陆滩头的控制程序、物资储备点的开设位置、变换卸载方式的时间、变换物资包装方式的时间、物资卸载的先后顺序、物资配送的详细程序等等。客观地讲,盟军的后勤保障计划制定相当详细,对有序实施后勤保障作用巨大,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评价到战役中“每一位船长、每位师长都有自己的任务书,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何卫宁译、肯尼迪著:《二战解密》,253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如此水平的计划,盟军并未取得理想中的后勤保障效果,表现在:一是后勤保障力量在上陆过程中损失巨大;二是登陆后物资卸载缓慢,第一周的卸载数量仅为计划数的50%,6月份只卸载了计划数的71%;三是后勤保障跟不上纵深进攻部队进攻速度*范·克列威尔德著:《战争与后勤》,275~283页。。

(二)盟军后勤计划的缺陷。兴登堡讲:“在战争中,只有简单的事物才能成功”*范·克列威尔德著:《战争与后勤》,277页。。诺曼底战役后勤计划出现上述缺陷,关键问题不在于其计划是否详细,而是其缺乏弹性和适应性,“全部计划被拍岸的巨浪打的粉碎”*范·克列威尔德著:《战争与后勤》,275页。。其后勤计划缺乏弹性和适应性表现主要有三点。第一,没有充分估计战争的多变性。尽管计划详细规定了登陆后如何卸载,但是由于没有料到部队登陆顺序临时发生改变、诸如人工港等关键登陆设施出现损毁、盟军迟迟不能占领关键的卸载港口等等问题,导致盟军后勤的岸滩保障十分混乱与低效。第二,计划规定过于详细,反而限制了一线人员的手脚。比如,卸载时要求后勤人员严格遵循死板的卸载顺序,但激烈的登陆战斗和船只到岸顺序被打乱使得这一程序反过来降低了工作效率。广为我军研究人员津津乐道的盟军割开船身卸载物资以有效提高卸载速度,其实是盟军对调整其死板的卸载计划的无奈之举。第三,后勤计划与作战计划协同不够,错误或过高估计物资消耗。由于盟军纵深进攻较慢,油料消耗较少而武器弹药消耗剧烈。后勤计划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导致高估了登陆阶段的油料消耗,战时登陆地域油料堆积成山,部队弹药补给却趋于恶化。同时,没有想到后续纵深进攻速度快、法国的铁路被破坏严重,导致盟军后勤没有做好与作战部队一同挺近的准备,使得盟军的进攻在7月底不得不停步。这些现象,都说明过分详细、僵化而缺乏弹性与适应性的后勤计划将对作战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运输投送必须建立职权明确的指挥控制机构

运输投送,涉及不同的后勤保障力量实体和不同单位的后勤需求,对运输投送力量的控制权和运量的分配权历来是各方指挥机构竞争的重点之一。因此,涉及到大规模、大范围和多种运力的运输投送保障时,必须成立职权明确的指挥控制机构,以协调各方的诉求。

(一)诺曼底战役的运输投送指挥在战役初期比较成功。首先,远征军司令部根据当时的指挥和运输技术条件,没有设立陆海空一体的运输投送指挥机构,而是将空中运输投送的控制权委托给远征军司令部下属的盟国联合空运室,跨海输送的控制权委托给海上战役力量指挥官拉姆齐海军上将,欧洲地区陆上运输的控制权委托给远征军司令部后勤司令部。第二,设立“集结指挥组”,直接接受盟军最高司令指挥,人员由美英各军种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统一的英国本土港口的装载计划,远征军司令部后勤司令部司令和战役海、空军作战集团指挥官分别负责陆军、海军和空军参战力量的集结与装载*艾克尔斯:《国防后勤学》,198页。。第三,海上战役力量指挥官拉姆齐海军上将作为最重要的跨海输送指挥负责人,专门装备了指挥舰用于靠前指挥,指定了“岸滩长”并由其负责登陆阶段的卸载和岸滩交通指挥,在登陆场巩固后再将控制权交由陆上力量,以保证“由海向岸”运输控制顺畅实施*何卫宁译,肯尼迪著:《二战解密》,242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二)登陆后战役运输投送指挥暴露了严重的问题。第一,具体职权划分还不够明确。按设想,“集结指挥组”在战役指挥员的指挥下负责整个英国本土的集结与装载,远征军司令部后勤司令部在其指导下协调陆上力量的集结与装载。但是远征军司令部后勤司令部成立了一个“装载指挥组”,授予其负责陆上作战力量从集结到装载的运输的职责,这一职权划分使得它侵犯了“集结指挥组”的职权,做出了一些与盟军最高司令意图相悖的指示,给从英国本土向欧洲大陆的运输指挥带了许多的摩擦*艾克尔斯:《国防后勤学》,200~201页。。第二,美军没有设立专门的岸滩长,相对于英军在岸滩上划定了明确的运输控制职权,美军的岸滩卸载与运输比较混乱,工作效率较低、装卸速度明显慢于英军的速度。第三,欧洲大陆上缺乏统一的运输控制机构,各作战区的指挥官各自负责本地段运输,使得整个陆上运输充满了权力滥用和不顾大局各行其是的现象,交通线上缺乏交通调整力量,甚至还出现有司机趁机在法国黑市倒卖物资的情况*詹姆斯·休斯顿:《美国陆军后勤史》(下),201页。。第四,登陆之后空中运力的控制权由远征军司令部下移给了第1空降集团军司令部,远征军司令部只保留运输顺序的安排权,但运输顺序的安排实际变成了各个需求方妥协的产物,缺少统一的调度。比如第1、3集团军的空运需求就因为第1空降集团军的竞争性需求而得不到充分的满足,6月份每天可分配到1200吨的空运量,而8、9月份每天只能分配到不足500吨的运量*詹姆斯·休斯顿:《美国陆军后勤史》(下),202页。。

主要参考文献:

[1]塞缪尔·莫里森:《诺曼底登陆》,南京,海军军政干部学校,1976。

[2]艾克尔斯:《国防后勤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2。

[3]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图书资料处:《外军登陆战例(资料选编)》,北京,军事科学院,1979。

[4]范·克列威尔德:《战争与后勤》,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1。

[5]詹姆斯·休斯顿:《美国陆军后勤史》(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诺曼底后勤保障盟军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走亲连心享童年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日军设置的上海盟军战俘营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诺曼底的70年
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与中国远征军交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