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巾帼抗战群英谱
——《火红的石榴花:忆齐鲁女战士》评介

2017-01-02

军事历史 2017年3期
关键词:女战士石榴花齐鲁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鲁中分会和中共山东莱芜市委宣传部共同编辑出版了《火红的石榴花:忆齐鲁女战士》一书。这是一部反映齐鲁大地抗日巾帼的群英谱,正如刘振华先生在序言中所言:这本书穿越70年历史岁月的烟云,走近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展现了共和国老一代女兵无比绚丽、悲壮感人的画卷。本书调整了抗战史阅读视角,聚焦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60位巾帼战士。作者队伍构成多元,或是女英雄自己的口述史整理,或是儿女晚辈们的缅怀文章,或是战友至亲对她们英雄事迹的回顾,读来亲切感人。

一、展现了齐鲁女战士参与奏响中华民族抗日时代最强音的群体形象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部斜向伸入黄、渤海之间,为平津地区的海上门户,南北与苏皖豫冀接壤,地理位置重要。古为齐鲁之邦,文化积淀丰厚,历史上民风彪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依据形势发展要求山东省委,除争取山东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迅速动员组织人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独立担当山东抗战的责任。为此,以黎玉为书记的山东省委立即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运动,山东各地抗日武装的发展如火如荼,至1938年6月发展到4万人。为培养和协调山东起义武装力量,中共中央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为书记。为贯彻中央决定,山东抗日游击队整编为5个支队、1个义勇军总队和2个自卫团,共计3万人,中央从延安派张经开、江华、吴克华、胡奇才等优秀领导骨干充实山东各支队。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王庄正式成立,标志山东人民抗日武装实现战略统一指挥,山东抗日根据地开辟和山东抗战局面进入新阶段。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命令第115师向山东进军与山东纵队共同发展和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此后,山东八路军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粉碎日伪军的连续“扫荡”和蚕食,渡过最艰苦的抗战岁月,而后展开战略反攻,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这是《火红的石榴花》一书60位女性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时代底色。正如抗日救亡歌曲《五月的鲜花》歌词描述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国难当头,这些女性或在学校受到党的抗日进步思想的激励,或受“共匪家庭”革命传统的影响,或受民族危亡大义的感召,或追随革命伴侣的脚步,她们为摆脱“亡国奴”的苦难,不惜放弃“大家闺秀”的安逸生活,勇敢地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抗战儿郎一起,奏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代最强音。

二、抒发了齐鲁女战士在中华民族抗战时期最壮美的家国情怀

书中60位齐鲁女战士,多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全国抗战爆发时,这些花季少女风华正茂。然而,国难当头,她们的青春被血浸命染,如同五月盛开的石榴花火红而耀眼。于是,在书中便有了20多岁就英勇牺牲的的女英雄;便有了被俘后英勇不屈与自己的新生儿一起殒命的悲壮母亲;便有了为群众利益勇敢迎向敌人刺刀的八路军女干部;便有了宁可牺牲性命也想方设法掩护战友逃出敌人魔掌的八路军女战士;便有了散尽家资为抗日出钱出力的妇救会主任;便有了变卖田产为八路军赶制棉衣的抗日支前模范;便有了在危难中保护和救治抗日英雄的拥军红嫂。

战争岁月的红色恋情也因革命少女的家国情怀而格外动人。《火红的石榴花》记录了刘军与开国中将吴瑞林在山东结婚时两人的“约法三章”:一为政治立场坚定,世界观一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二为服从组织,服从党的利益,是最高原则;三是互爱、互助、互尊、互学,在工作上决不能拉后腿。这对革命情侣在后来的五十六年中,相濡以沫,相依为命,共同战斗。在革命战争时期及国家经济建设时期,他们各自坚守岗位,坚守彼此饱含家国情怀的爱的承诺。

三、展现了齐鲁女战士坚韧包容的民族美德和母性光辉

残酷的抗日斗争环境对女性的考验是严峻的。《火红的石榴花》记叙了沂蒙军分区司令员王兆相和爱人刘静,在敌情紧急情况下彼此的临别嘱咐:“你指挥部队要紧,别管我!……”“对不起你了,对不起你了!……敌人晚上不出动,我派人接你,反正宁死也不能做鬼子的俘虏。”“如被鬼子发现,我会先干掉他几个,再给自己留一颗,反正不能亏本。”几经生死周折,当刘静再次站到王兆相面前时,她依然深深地理解自己的爱人,因为他虽是自己的丈夫,但他的责任与使命却让爱有了更深沉的张力。在她心里,他更是一位肩负指挥部队反击鬼子“扫荡”任务的首长。

严酷的斗争环境彰显了齐鲁女战士的母亲光辉。雨果关于母亲有过这样的描述:“母性是顽强的,你不能够跟她争辩。母性的本能是兽性的,也是崇高的。她是盲目的,也是真知灼见的。”面对敌伪大“扫荡”,产后4天的王新兰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就地隐蔽,要么步行70里赶上转移的大部队。大雨滂沱的夜晚,王新兰抱着新生儿,犹如一头母狮,狂奔不停,当她追赶上萧华率领的大部队时,山东机关的同志无不为之动容,感叹母爱的伟大和坚强。刘军在鬼子扫荡中不幸被捕,她在狱中分娩。审讯中敌人问她为什么当八路军,她磊落地回复:“为了打日本,救中国,不做亡国奴。”这位坚强的母亲带着狱中出生的孩子坚持斗争10个月后被组织营救出狱。“自古豪杰有万千,沧海横流谱诗篇,古往今来多评论,谁说女子不如男。”

迎来中国革命胜利后的齐鲁巾帼们,纷纷活跃在农业、轻工、法律、外交、科研等各条战线,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无私奉献。正如书中一位深爱母亲的儿子所言:她们“大爱于国,大忠于党,大德于夫,大恩于子女”;她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党员,是丈夫的恩爱妻子,是子女们伟大而亲爱的母亲。

四、再现了齐鲁女战士在山东抗战热土演绎的军民鱼水深情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次采访问答。有人问开国中将孙继先的革命伴侣刘祝勇:“您在抗战时期生了三个孩子都寄养在老百姓家,不想他们吗?”“怎么不想,做梦都在想,当时打鬼子是第一位的,不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我不能安稳生活。三个孩子都生在山东,我们都不会忘记山东老百姓的养育之恩。”山东省妇联创始人祁青若在日伪扫荡的艰难岁月里,流产后大出血,当地妇女干部和民兵用椅子将她抬进了“坚壁清野”时存放粮食的地窖,躲过了敌伪军的搜查。她曾感慨地说:“军队和群众是鱼水关系呀,在那血与火的年代,我能幸存下来,靠的是人民群众。”莱芜北部山区村民刘福英为山东军区第4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及夫人汪瑜抚养长子,曾深情地说:“为了八路军打鬼子,我们再苦再难也要养好八路军的后代 ,要不也对不住天地良心。”今天,她们曾抚养过的孩子们,将老区人民质朴的语言和对他们的挚爱倾注笔端,让读者能深深感受到山东抗日热土军民鱼水深情的亘久绵长。

猜你喜欢

女战士石榴花齐鲁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齐鲁声音
石榴花
石榴花
“红心女战士”陈少敏的传奇人生
石榴花
齐鲁书社
老菊花更换——记新四军女战士、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乔宏
冰雪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