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先欧后亚”战略评析

2017-01-02

军事历史 2017年3期
关键词:罗斯福德国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朝野孤立主义盛行,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不干涉的态度,而在亚太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军事上以日本为假想敌。随着希特勒的上台,经过慕尼黑会议,美国认识到德国已经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法国沦陷让美国不得不再次发挥“离岸平衡手”*参见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修订版),王义桅、 唐小松译,26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的角色,调整“太平洋第一”的战略为“大西洋第一”,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这是美国在参战前就制定的一份参战战略,体现出美国战略决策的前瞻性。英国和苏联支持赞赏这一战略方针,而中国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反对“德国优先”,希望美国“先打日本”;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考虑,则认可美国的这一战略。“先欧后亚”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引领美国加入和实施战争的战时战略,也是带领美国走出西半球,问鼎世界霸权的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枢纽,而且凝聚了主要盟国的战争意志,更为重要的是,它使美国顺利接手了英国世界霸主的接力棒。

一、“先欧后亚”战略击中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重心

军事上攻打敌人重心的原则,在敌人是一个联盟集团的情况下同样适用。1936年11月5日,德国和日本在柏林签订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同盟初步形成。此时三国之间并没有军事义务,只是为了摆脱外交孤立达成的反共条约。1939年,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钢铁盟约》,达成军事同盟。日本于1940年9月加入,至此,三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在这个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中,德国是核心和支柱。德国影响着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小伙伴。美国驻德国武官史密斯曾在1938年1月的备忘录中写道:“近期一位德国参谋军官在和我私下里聊天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正是德国的刺刀让日本征服中国变得可能,就像1935年和1936年,也是德国的刺刀让意大利征服阿比西尼亚变得可能那样。他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暗示德国批准日本或意大利的行动,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的重新武装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这使得英国无法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行动。”*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38.Vol.1 [G].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9 : 13.意大利的侵略野心与经济军事实力十分不相称,其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扩张计划全靠德国支持。墨索里尼亲口说:“意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国结盟。”*[意]费尔迪南多·科尔多瓦:《法西斯主义名人传》,157页,罗马,1980。日本之所以在1940年9月决定加入德意军事同盟,主要考虑是在1940年五六月间,低地国家和法国战败后,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处于力量空虚状态,日本试图趁欧洲国家无暇东顾,攫取这一地区丰富的战略原料。日本是以一种搭“公共汽车”的心态选择与德国结盟,希望获得德国的默许。

由此可见,德国是轴心国同盟的核心。罗斯福曾经说:“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打败日本并不等于打败了德国。……打败德国就是打败日本,而且可能不发一弹,不损一兵。”*[美]舍伍德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20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罗斯福选择首先要打败德国,就是认识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枢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放任德国在欧洲继续肆虐,而美国只将注意力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那么一旦德国将战争掠夺的成果消化吸收,就会变得十分强大。德国对欧洲大陆国家征服后,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能力,大大增强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果此时德国再向美国开战,那么孰胜孰负就未可知了。

从军事实力和扩张野心来看,意大利和日本都不足以与德国相比。意大利和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国狭、地贫、物乏、人少,国内工业生产和战争物资都大量依赖进口。美国通过经济一种手段就能对二者造成相当大的打击。至于德日可能会师中东的目标,如果打败了德国,日本根本无力实现。虽然打败德国并不意味着打败日本,但是在打败德国这一劲敌之后,反法西斯同盟受到了鼓舞,也增强了信心,打败日本只是时间问题,并且可以在英国、苏联都腾出手之后,共同发力。

因此,美国确定“先欧后亚”战略击中了法西斯集团的重心,一旦重心被摧毁或瘫痪,整个联盟就会发生动摇,联盟伙伴的战斗意志、行动自由,包括物质力量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先欧后亚”战略很好地凝聚了主要盟国的战争意志和实力

在反法西斯同盟国中,主要盟国英国和苏联并没有先打哪个敌人的考虑,因为它们直接面对的敌人就是德国,眼前最大的危险也是德国,必然要先打德国。美国对日宣战后,德、意对美宣战,此时只有美国同时面对德日两个方向的敌人。先打哪个?战略重点放在哪里?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和意志。美国国内民意主张对日复仇,军方高层也有将领主张先打日本。而美国仍然坚持了“先欧后亚”,罗斯福认识到先打德国意味着整个同盟一起作战,反法西斯同盟在政治上就可以团结起来,否则美国与英、苏之间的作战缺乏配合,战争资源也是分散的。战争究竟是作为一个同盟一起作战,还是各打各的,这是由美国“先欧后亚”战略决定的。

珍珠港事件前,英国和苏联已经开始了对德作战,丘吉尔多次向罗斯福写信求援。罗斯福认识到了英国作为大西洋堡垒的重要意义,愿意伸手援助,但是受到国内中立法制约以及事将领的反对。于是罗斯福想出了一个容易被国内所接受的方案,这就是《租借法案》。1941年3月《租借法案》在国会通过后,美国开始向英国提供租借物资,6月,德国闪击苏联后,苏联也被列入租借对象。在国内军内的反对声中,罗斯福多次督促,亲自过问租借物资是否运达英国和苏联。这是因为罗斯福认识到,在打败德国的问题上,需要盟友团结起来,帮助盟友就是帮助自己。罗斯福曾经讲过,英国是在为美国打仗。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立刻成为美国直接和眼前的敌人,美国民众和海军将领呼吁报仇雪恨。珍珠港事件让丘吉尔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美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战争了;担心的是,美国是否会改变“先打德国”的战略,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日本呢?美国宣战不久,丘吉尔即前往美国,通过阿卡迪亚会议再度确认了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不动摇。因为在ABC会议上确定的在太平洋实施纯粹防御,在大西洋实施进攻的思想依旧是正确的。德国依旧是最强大的敌人,这一点没有改变。在阿卡迪亚会议(第一次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军方提出:“尽管日本加入战争,我们的看法仍然是:德国还是主要敌人,打倒德国是胜利的关键。德国一经击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失败必然跟着而来。”*[美]舍伍德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11页。美国在太平洋需要进行防御作战,抵挡日本的侵略浪潮,但并不急于反攻。美国在对日本宣战后,德、意对美国宣战,美国也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坚持“先欧后亚”战略。美国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美国的军事力量打在德国人身上,于是美国筹划了北非登陆等后续行动。美国参战后急于对德作战,不仅是从按照既定战略的角度考虑,也是从政治上考虑,加入对德作战有助于凝聚英国、苏联主要盟友的战争意志和实力。

从放弃“橙色”计划、制定“彩虹”系列计划开始,美国就不再抱着过去不结盟的思想不放了,而是充分考虑到英法是否可能成为盟友的问题,并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付法西斯同盟。因为美国看到了世界已经划分为两大阵营——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特别是1940年9月,日、德、意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之后,法西斯同盟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当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成为抵挡和攻打德国军队的中流砥柱。苏联的国家利益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和一致,即攻打德国。因此美国理智地选择了与苏联共同抗敌。

在盟友问题上,《联合宣言》有26个国家签字,但在这些盟国中间,美国选择的是与自身利益一致性和作用影响更大的国家作为主要盟友。中国则是“被遗忘的盟友”。美国对中国本来有更深厚的感情和对中国的处境有更多同情,但是在政策指导上,只是“保持中国在战争之中”,让中国发挥牵制日本的作用,而将主要精力和战略重点放在对付德国上。在租借法案的援助物资分配中,中国和英国、苏联相比,也是获得援助数量最少的,而且经常不能及时到位。蒋介石对此表示愤慨,宋美龄曾以到美国看病就医为理由,试图游说罗斯福改变“先欧后亚”原则,重视中国,共同对付日本。但是宋美龄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罗斯福在对国际局势的全盘考虑中,是不会改变“先欧后亚”的。美国认识到,如果先打日本,英国和苏联并不会投入主要精力对日,因为它们更加直接和危险的敌人是德国;而如果选择先打德国的原则不变,那么英国和苏联必将愿意与美国一起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且三国的合作将有助于尽早打败德国。这样的反法西斯同盟是将拳头集中用于一个敌人的,若美国坚持先打日本,反法西斯同盟的拳头则是分散的,不符合集中兵力的军事原则。即使同盟内部有龃龉,罗斯福也多次运用自己的外交智慧和个人魅力,化解矛盾,尽量照顾到每个盟友的利益诉求,使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在对敌斗争中保持团结一致。

三、“先欧后亚”战略是对美国传统安全观念的突破

自美国建国以来,美国的传统战略思维基本将美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西半球内,以门罗主义为核心利益范畴。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美国一次参与世界事务的机会,但是由于美国实力所限,英法等欧洲传统大国不允许美国挑战其殖民霸权。美国在一战后又退回到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尚未参战前,就与参战国英国联合确定的“先欧后亚”战略原则是对传统战略思维的重大突破。美国决策层的战略关注点从西半球再次扩大到全世界,美国的大安全观出现了。这是美国战略视野的重大扩展,这一战略决策表明,美国的安全边界不再局限于西半球,最终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念。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安全观还十分狭隘,孤立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军事战略的制定。“在二十年代,陆军战略家们相信,美国大陆的防御应该在国界内进行。”在时任参谋长潘兴将军的领导下,美国陆军建立了一种将正规军、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联系起来进行军事训练的体系,正规军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进行训练,而不是作为远征军派往国外。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将主要依靠平民部队阻止敌人上岸。潘兴将军十分欣赏瑞士的国防体系,并认为它是美国应该效仿的典范。陆军参谋部内部对瑞士国防体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并制定出防止敌人登陆美国海岸的大陆防御方案。这种像瑞士学习的方案是,为每支平民部队预先设定一块防御区,确定在其海岸防御区域内的具体任务,敌人来袭时,这些部队进行防御抵抗的同时,进行更全面的动员。一位陆军参谋人员总结这种思想是:“如果我们在战争初期能够阻止敌人登陆,并拥有足够多的部队覆盖所有敌人可能实施登陆的关键地点,我们就确保了大陆免遭入侵。”*John Edmund Dwan.Franklin D.Roosevelt and the Revolution in the Strategy of National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Planning Before Pearl Harbor[D].Yale University.1954: 19~21.美国陆军对这种大陆防御计划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但是这一计划有着明显的缺陷,在不知道敌人是谁以及可能在哪里进攻的情况下,国家有限的防御部队必须分散在整个海岸线的所有点,而敌人可能集中力量在一点发起压倒性进攻。实际上正是孙子所说的“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是一种最为浪费人力且收效甚微的防御观念。最终,这种静态的大陆防御计划在1927年宣告废除。由此可见,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的安全防御观念还十分落后,安全视野是区域性的。

罗斯福上任后,虽然此时美国的孤立主义仍然十分严重,但是其视野已经放在海外。罗斯福认为美国不可能不受世界上其他地方战争的影响,1935年德国进入莱茵区时,甚至传出了罗斯福认为美国的安全边界在莱茵河的传言。1937年的“隔离”演说表明了罗斯福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集体安全观念。罗斯福的这些言论无疑都遭到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批判。作为一名精明的政治家,罗斯福选择逐步地、以容易让民众接受的方式慢慢扩大美国的安全观念和范围。1939年9月,二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宣布划定中立区,其范围是加拿大以南、美洲国家海岸线300英里以外至1000英里的区域。1941年4月,美国再度将安全区延伸到西经25度以西的所有北大西洋海域(包括格陵兰岛)。7月,美国接替英国在冰岛驻防,这是一战以来美国第一次派出远征部队到西半球以外的地方。而且此时,美国已经确定了一旦参战,将先打败德国的战略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制定出了“彩虹”5号计划,这一计划规定,美国将派兵进入欧洲或非洲或者二者皆有。

“先欧后亚”战略是美国第一次以世界眼光看待世界上出现的冲突,并以责无旁贷的身份加入战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表明美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西半球安全思维,开始下世界这盘大棋,美国开始树立全球性的安全理念。而且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大不同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美国在联盟战争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已经开始站在世界舞台中心。二战结束后的美国与战前的美国相比,已经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变得成熟而强大得多。

四、“先欧后亚”战略是美英领导权力和平交替的重要节点

“先欧后亚”战略的提出和贯彻确立了美国战后的霸权地位。早在一战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居于世界首位,超过了英国。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经济上对欧洲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不论是在战债问题上还是促进经济开放合作方面,美国都十分积极。

但是受传统孤立主义外交理念的影响,美国拒绝在欧洲承担政治义务。这也意味着美国的政治外交影响力与经济的影响力并不匹配,在政治外交领域,还只是停留在满足于区域性大国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初,当美国陷于经济危机时,担心卷入任何外国冲突。英国外交家常常在私底下把美国比作刚刚进入国际社会的少女,需要一位长者的关心和支持。所谓“长者”就是英国自居。但是到1941年以后,英美之间的地位逐渐发生了改变,在英美同盟中,美国渐渐发展为地位更高的伙伴。租借法案就清晰地体现出这一点。正如当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对英国一位财政官员所说:“现在丘吉尔先生已经带着完全的信任把自己交到罗斯福手里了。那么就看罗斯福打算怎么做了。”此时,英国领导人需要接受一个全新的地位,这是他们不愿接受的。

英美代表在围绕“基地换驱逐舰”问题进行谈判前,在伦敦的会议室中,英王乔治三世的画像在会前被匆匆撤下,换上了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画像。谈判中,关于大西洋上岛屿基地租给美国使用的时间上,美国要求租期为99年,这让英国当局一度惊慌失措,反对这一交易的观点认为这相当于把基地永远交给了美国。在特立尼达岛屿问题上也出现了争议,美国除了海空军基地外,还想要一块大约18平方英里的土地,用于驻扎两个师。英国内政大臣洛依德(Lord Lloyd)对外交部说:“这些人是强盗。”就连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也承认,基地换驱逐舰的交易是“对我们的权威,以及毫无疑问最终对我们在所有这些地区领土主权的严重打击”。

1941年5月,租借法案达成后,美国虽然宣称是帮助邻居灭火,只是提供水管,不需要给美国交钱。但实际上,美国政府考虑英国以其他形式补偿。美国希望英国以政治承诺的方式,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金融政策,并取消帝国特惠制。这实际上是1940年互惠贸易协定的延伸,也是美国战后计划中关于自由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28日,罗斯福与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交谈时也强调美国在战后安排中的责任。凯恩斯是在华盛顿参加租借法案谈判的英国代表。罗斯福首先谈到英美共同发挥国际警察的作用,“战后欧洲必须完全消除所有进攻性武器,这两个国家必须保持足够的武装来扮演欧洲警察的角色”。罗斯福同样强调,不能像1918年那样,美国被排除出去。罗斯福表示,战后美国不可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欧洲不承担责任。可见,美国决策者此时已经迫切地想在国际舞台上施展财富所带来的政治实力。早在1941年2月17日,出版商亨利·鲁斯(Henry Luce)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美国的世纪》,认为美国在推迟接受其20世纪注定的命运,即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国家”。罗斯福虽然没有明确这样表达,但其思想是一致的,将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来看待。*David Reynolds.From Munich to Pearl Harbor: Roosevelt’s Americ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M].Chicago: Ivan R.Dee.2001:118~122.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的此次大国领导权力交接是非对抗性的,打破了近代以来权力交接的惯有模式。以往霸主地位的更迭都要通过新兴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逐渐使新兴国家占据优势地位。而美国与英国的此次权力交接则是以一种不露声色的方式,这种权力过渡最明显地体现在关键节点的战略决策上,英国开始听从于美国的决定。特别是1943年以后,美国的军事力量超过英国,美国主宰英美联盟的地位成为定局。在开罗、德黑兰等会议上,丘吉尔都不得不在有争议的关键问题上屈从美国的意见。在欧洲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美国指挥官控制了盟军的指挥权。

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中所发挥的支柱性作用也奠定了在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二战期间,英、美、苏对战后秩序虽然有共同的宣言,但是英国始终念念不忘的是维护殖民帝国,在欧洲重建传统的均衡体制;苏联仍是传统的划分势力范围的观念,打算把军队征服的国家变成缓冲区,并把苏联的影响力深入欧洲中部。美国不愿接受欧洲传统的均势体制,希望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这种新的世界秩序不再取决于平衡各国力量和划分势力范围。罗斯福曾设想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四大国为中心,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战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设计也体现出了罗斯福的这一设想。

英国交出世界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大英帝国的国力几乎被战争消耗殆尽,英国在经济上有赖于美国。英国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援助,在很多决策问题上屈从于美国也是迫不得已,只是丘吉尔的雄辩口才以及英国的战争经验让美国接受了英国的一些建议。二战中,英国已经是它最后一次以世界霸主的身份出现,基辛格曾写道:“丘吉尔内心十分明白,英国战时角色将是它最后一次以真正独立的世界大国身份去演出。”*[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393页,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美国取代英国霸主地位是大势所趋。二战后美国之所以在战后秩序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让世界按照美国的想法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在战争期间通过“先欧后亚”大战略,在符合盟国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挥了重要的领导角色,所以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和对战后秩序的影响大大增强了。

猜你喜欢

罗斯福德国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