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根本指向” 搞好“底层设计”
——关于加强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思考
2017-01-01石军
石 军
坚持“根本指向” 搞好“底层设计”
——关于加强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思考
石 军
加强实战化训练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是部队履行职能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战斗力的永恒课题。作为战场主力军的基层部队,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根本指向”,从清扫思想雾霾提定力、释放科技红利促合力、纯正演训作风增动力、紧盯人才培养强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搞好实战化训练“底层设计”,确保实战化训练成为各项工作聚焦的“靶心”。
军队建设 军事训练 实战化训练 基层部队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实战化训练,反复强调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基层部队作为战场的“神经末梢”和“系统终端”,领会核心意图、贯彻统帅精神,关键在于坚持战斗力标准“根本指向”,搞好实战化训练“底层设计”,把系统工程精细化,把战略任务具体化。
清扫认知雾霾提定力
“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①出自毛泽东组织撰写并亲自修改的《留守兵团政治工作报告》,1944-04-11。衡量部队实战化水平高不高,首先看战斗队思想树得牢不牢。眼下,实战化正在成为部队砺兵备战的新常态,但仍有个别基层单位实不起来、战不得法、化不到底,有的新瓶装旧酒,有的不装酒,有的甚至连瓶子都不要。克服这些问题,防止旧病复发、故态复萌,必须从认知上查找病根、祛除病灶。
找准实战化训练的“参照系”。“绳墨之起,为不直也。”②原文出自《荀子·性恶论》。作为一种以实战能力构建为核心的完整的军事训练实践活动,实战化训练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主观臆想,更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搞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结论,须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必然性。一是强化形势任务分析。“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③《坚持扭住战备训练抓基层——三谈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解放军报,2015-04-09。不同部队都会面临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不同层面的安全威胁,只有认清现实处境,才能确保实战化训练有所循、有所依。然而,因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少数基层官兵备战观念和打仗意识逐步淡化,“仗打不起来”“打仗是首长机关的事”“打仗轮不到我”等错误认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战化训练的发展进步。要着力强化战备形势教育,强化主要任务教育,强化部队使命教育,坚决纠治和平积习诟病,深烙忧患意识、紧迫意识之印。二是强化作战对手研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时刻把训练的准星对准主要作战对象,拓展对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明晰对手的优势和短板,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不断探索超越对手、克敌制胜的训法战法,增强训练针对性和方向性,坚决防止“不知枪口朝谁”“不知为何而练”“不知强敌底数”等问题。三是强化训练目标牵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部队既要严格依照上级实战化训练部署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自选动作,不等不靠、不跑不要,立足自身实际,把到底该形成什么样的作战能力、什么时候形成作战能力搞清弄懂,切实按照预期目标把实战化训练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划出实战化训练的“标准线”。战斗力标准是唯一的根本标准,也是实战化训练应当主抓重抓狠抓的标准,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量长短、卡优劣、抓训练、查训练,坚决把各种伪标准、土标准、潜标准挖出来、剔除掉。一是克服“突击标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实战化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思路,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和韧劲抓经常、抓持续、抓反复,切实把“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投机思想横扫净尽。二是克服“室内标准”。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实战化训练说到底是实践操作活动,必须坚决防止在办公室内找灵感、在电话机里找点子、在网络上找办法等虚功、软功,而应经常把部队带出去遛一遛、把官兵领出去练一练、把步子迈出去查一查,通过具体实践及时找准真问题、好问题,进而寻求破解之策,形成进步之效。三是克服“材料标准”。时下,囿于个别基层部队领导错误的政绩观,不顾训练实际,闭门盲目提“观点”、出“经验”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客里空”“放卫星”的问题还时有显现。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一门心思打基础、练实兵,牢固树立“先练兵后宣传”“练了什么宣传什么”的务实观念,严防实战化训练挂在嘴上、印在纸上、摆在会上。
认清实战化训练的“坐标点”。落点不清晰,有劲无处使。基层部队强化实战化训练既要找到训练本体的绝对位置,又要找到训练主体的相对位置,真正把训练摆上位,把自己摆准位。一是中心位置须臾不可偏移。“失之毫厘,谬以千里。”①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军事训练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是推进实战化训练提升打仗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把主要精力放进训练场、把主要阵位铆在训练场、把主要经费投入训练场,防止挤占训练时间、压缩训练内容,将实战化训练这个主课主业摆在中心位置抓紧抓实抓到位。二是自我定位丝毫不可模糊。未来具体打什么仗虽然难以预测,但多维一体、全域对抗的作战条件,联合打击、全维防护的作战能力却一目了然。基层部队要充分认清自身在整个作战系统中的角色定位,看看自己究竟是主要力量还是支援力量、是进攻力量还是防守力量,切实对照角色分工和作战要求统训抓训管训,平时多搞几次“回头看”、多杀几次“回马枪”,估一估是不是站歪了,想一想是不是走偏了,从而不断校正训练航向。三是练兵练官一刻不可分割。强军先强将,练兵先练官。首长机关和分队指挥员要摒弃练兵不练官、严兵不严官等错误思想,着力强化对战争制胜机理的研究,强化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训练,强化以精熟地图、精通通信、精确计算、精准口令、精于出奇为关键的指挥训练。严格落实跟班跟训制度,在与士兵同训练中不断增强筹划指挥打仗所需的善联、善谋、善算能力,真正取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合格证”。
释放科技红利促合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①《习近平: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人民日报,2017-03-13。。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上加大投入,军事力量的较量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创新的较量。实战化训练是最生动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充分运用科技进步成果,实现军地一体、人和武器装备相统一。
打通军民融合壁垒布“大棋局”。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我的地盘我做主”式的单打独斗、我行我素很难有大的发展和作为。基层部队推进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带动训练革新,加快实现质量效能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常重要的是树立军民“一盘棋”“一家亲”思想,把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天地。一是迈开步子深入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军民融合是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差池,基层部队带兵人既要深入了解内部情况,又要善于走出去实地调研地方科技发展情况,真正把“需求侧”和“供给侧”摸清摸透,充分论证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科学设定双赢方案,清晰梳理融合的重点、时间、步骤,为实战化训练加装“科技燃料”。二是沟通协调提升质效。军民融合是军地双方的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遇到各种门槛、沟壑,基层部队要寻求利益最大化,必须积极主动与地方沟通协调,不仅寻求地方对某些科技项目支持,也要力所能及地为地方提供服务,既发挥对地方经济的“溢出”效应,又实现对实战化训练的“注入”功能,力避“融别人可以、被别人融不行”“分别人一杯羹可以、动自己奶酪不行”等不良倾向。三是理顺关系健全机制。基层部队要善于与地方党政部门进行协商协调,积极推进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领导机构,明确双方权、责、利,用以出台融合法规、制定融合规划、审核融合计划,破除利益羁绊和制度藩篱,实现军地双方由友情互助向责任义务、由被动传承向主动作为的转变,确保军民融合发展顺利实施。
善于捕捉前沿技术练“科技眼”。“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②出自汉代班固所著《汉书·五被传》。当今时代,科技特别是颠覆性的“黑科技”,业已成为引领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层次因素,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要取得大的突破,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紧盯前沿尖端科技,使其为我所用。一是搞透作战需求。科技创新的目的,必须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投资巨大的军事科技项目,如果没有搞准作战需求,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会影响战斗力建设。如果能够坚持实战牵引,工程再大、费用再多都要毫不犹豫地大步迈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使科技创新与军事需求接好轨、聚好焦,提高科技对实战化训练的贡献率。二是主动超前布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①出自清朝陈澹然所著《寤言二·迁都建藩议》。基层部队要始终站在科学技术和新军事革命的潮头,对事关科技兴军的前瞻领域、关键领域提前谋划、科学研判,捕捉推进实战化训练能力提升的潜在增长点,靠科技引领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积极运用模拟仿真、虚拟现实(VR)等技术手段,构建集堆制沙盘、兵器推演等网络训练系统,创造网上练、模拟练的良好条件。三是发掘民智民力。“乘众人之智者,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②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为世人所熟悉的无人机、隐身技术都是依靠发掘民智民力实现的,基层部队要成功捕捉隐身的“黑科技”,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实战化训练,就必须面向军内外广泛征集创新方案,大胆支持地方合格企业参与实战化训练装备器材研发,通过发布采购信息、举办先进科技展览等方式,拓宽供给渠道,引进先进技术,降低训练成本。
充分发挥装备效能显“真威力”。“用人群抵挡大炮,用左轮手枪防守街垒,是愚蠢的。”③《军报评论: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中国军网,2017-03-14。新装备新系统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直接成果,如果不能做好转化这一“下篇文章”,其功能效能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成果就容易变成“陈果”,实战化训练就会重走老路。一是经常学弄清性能。习主席指出,要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④《习近平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防部网,2017-03-12。。面对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基层官兵必须不断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强化研究新装备的自觉性,做到“人等装备”,才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实战化训练提供知识支撑。二是反复用确保效能。“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⑤出自《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既把新装备当成“宝贝”,又把新装备当成“家伙”,立足常规条件和恶劣条件反复使用、反复操练、反复磨合,把存在的漏洞找出来,把具备的效能测出来,不断推进装备修复升级、更新迭代,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三是大胆练容许试错。水无常势,兵无常法。在坚持按纲施训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具体练新装备,各级要充分调动官兵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扬军事民主,鼓励官兵参与科研小革新,让放手练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健全完善容错机制,对战法训法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新装备操作使用不当的行为,应当给予适当包容,营造尝试者无罪的浓厚氛围,确保官兵总结经验、重塑信心,真正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
纯正演训作风增动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训风不正是对官兵生命、对未来战争极大的不负责任,危害甚大,必须坚决克服⑥《训风不正是对官兵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解放军报,2013-06-16。。在现实演训中,有的基层单位还存在择地投弹、看天起飞、观潮出海的现象,战训不一致、战建不统一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训练关系战争胜负,训风影响训练成效。实战化训练是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假把式,必须下大气力根除训风演风不实的问题。
让演练训练实起来。古罗马时期的韦格蒂乌斯伯爵在《兵法简述》第二卷中指出:“我们应该明了,严格的训练比之兵力的数量在实战中好处更多,因为一个不能熟练地使用武器的军人同普通老百姓毫无区别。”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只有把演训抓实抓到位,才能使未来作战底气充盈。一是防止“消极保安全”。一段时期以来,个别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安全便把实战藏起来,为了所谓的大局便把安全挂起来。须知,这样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的消极保安全,不仅不能换得真安全,反而会使国防建设暗藏危机。基层官兵要在减少意外、事故的前提下,坚持大胆练兵、科学练兵,不因“保位子”降低标准,不因“保帽子”消极懈怠,不因“保牌子”溜边钻空,坚决纠正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虚假漂浮之风。二是防止“为看不为战”。“画上的耕牛,中看不中用。”当前,一些单位演习注重观赏性、训练追求仪式感、对抗讲究套路化,不仅折腾了一批人,空耗了一笔钱,更制约了部队战斗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必须彻底清扫此类花架子、虚把式,找到内容和形式的平衡点,区分真美与假美的差异,宁要真实的低分,不要虚假的高分,宁要真实的问题,不要虚假的成绩,真正把“三实”训练、夜间训练和高强度训练搞好搞扎实。三是防止“抓大不治小”。历史一再警示我们,战场无小事,事事涉存亡。基层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要坚持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全程把关,从穿衣戴帽、穿鞋背包等小事抓起,从腰带松紧、头发长短等细节严起,既“摘西瓜”又“捡芝麻”,既“心有猛虎”又“细嗅蔷薇”,切实以工匠精神练出战将血性。
让外部环境难起来。习主席指出,要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坚持在近似实战环境中摔打磨砺部队,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①侯军强:《问计沙场,理清联合作战思路——北京军区某摩步旅参加实兵对抗演练闻思录》,解放军报,2015-11-06。。训练环境是否贴近未来战场,是决定实战化训练成效的重要因素。美军就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环境的一致性,演习部队一进驻基地就展开全程对抗,其假想敌会让部队感受到无时不在的战场威胁。一是设置复杂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主要指在一定的作战时空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和,是现代战争最为鲜明的环境特点之一,只有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演训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要针对各专业部队装备编配使用特点,采取区域缩小、等效模拟、超强配置、干扰增强等方法,营造全频谱、多类型、高密度的电磁辐射环境,制造大量电子设备引起的自扰互扰环境,创设地形天候导致的自然电磁环境。二是搭建复杂陌生环境。战场从来都不是“安乐窝”“大观园”,没有熟悉路径,也不会故地重游。我军长时间没有打仗了,基层部队要适应未来作战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野外驻训地域环境,组织紧急拉动、行军拉练,派遣小分队夜间执行紧急任务等契机,让参训官兵在陌生环境中练勇气、练心理,不断提高适应环境、借助环境完成任务的能力。三是体现恶劣自然环境。战争总是充满突发性、残酷性,尤其是自然环境,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适应的义务。基层部队推进实战化训练,必须紧紧扭住作战地区和任务特点,挑选高山盆地、复杂街道、荒漠戈壁等险恶地形,大风大雨、大雾大雪等不良天候,着力砥砺官兵不怕苦累、不畏艰难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
让考核评比严起来。考评是训练的“度量衡”,更是打仗的“指挥棒”。要以“考为战”促动“练为战”,用真考、严考提升训练压力、动力,防止训练出现“开小差”“溜小号”现象。一是不按常理出牌。上级考评下级、机关考核分队要多一些“意料之外”,少一些“意料之中”,在按纲落实普考的基础上,不定期组织重点难点科目抽考,做到考评内容实战化、考评方式灵活化、考评时机随机化,切实掌握考评主动性,不被考核对象“牵着鼻子走”,不按预定程序走过场,不断健全训考分离的实战化检验模式。二是敢对人情说不。战场由血淋淋的法则写成,容不得半点温情和变通。基层部队要始终坚持原则、兜牢底线,对于说人情的敢于横眉冷对,对于跑找送的坚决一票否决,对打招呼的敢于较真碰硬,坚决顶住各种压力,突破重重阻力,不搞“高抬贵手”“你好我好”那一套,更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滥情”和创收的“敲门砖”。三是严格奖惩激励。司马光在评价中唐之后为何藩镇割据不断时感慨:“何为善者之不幸而为恶者之幸,朝廷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①《资治通鉴一卷二百二十·唐记》。历史告诉我们,刑赏不仅仅是领导人驭人之手段,更是提振士气的关键。搞好实战化训练,不仅要考,更要评,通过考核成绩立起鲜明的奖惩导向,既大力表彰和宣扬抓训效果突出、参与成绩优异的正面典型,又适度惩处和警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负面典型,坚持将实战化训练成绩与职务晋升、评功评奖、入党送学等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内容进行记账挂钩,真正形成先进有动力、后进有压力、整体有活力的生动局面。
紧盯人才培养强能力
人才培养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环节。习主席指出,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②《培养造就大批能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解放军报,2014-03-28。。人是战斗力的核心,是战争的主角,各级领导干部更是战场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对赢得战争起着关键性作用。推进实战化训练,必须下大力锻造一支打仗型人才队伍。
注重实践摔打磨练。精兵铁打,百炼成钢。加速培养打仗型人才,既要官兵自觉地“跑”,更需组织积极地“拉”,让官兵在艰难中发生蜕变,在痛苦中实现升华。一是依靠重大任务淬火。和平时期,维稳处突、抢险救灾、联合军演、网上对抗以及国际维和等任务,为基层官兵提供了淬火成钢、练精武艺的“角斗场”和“试验田”。各级要把每一项重大任务都当成一次“打仗”,通过任务牵引全方位摔打磨练部队,大力培植闻令而动、闻战则喜的铁血豪气。二是比武竞赛催化。实践证明,把部队经常性比武竞赛制度化规范化,能够有力推动实战化训练健康发展。基层部队是实战化训练最为鲜活的场域,要坚持把小竞赛、小比武当成激励人才成长进步的大事情、大手笔来抓,重视挖掘培养训练苗子和“潜力股”,定期选送尖子人才和优秀参谋参加上级军事比武,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官兵训练积极性。三是集智攻关难题。美国曾收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批专家学者,正是这些专家学者的集智克难才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加速终结日本军国主义的浩劫。当前,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要紧紧围绕使命课题多抛出一些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以集中培训、课题攻关、精品课目示范观摩等方式,引导官兵立足本职深研细钻,在攻克技术战术难题中提升打仗能力。
加强现实帮带指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才培养既要大胆使用更要悉心帮带,尤其对下级官兵在实战化训练方面存在的弱项要当“全程导师”,而不能当“甩手掌柜”,确保首长机关“准星”对正练兵备战“靶心”,防止训练出现“木桶效应”。一是搞好细化分类指导。工作一细化,思路就清晰。基层各级各类岗位性质、任务各不相同,人才培养决不能搞“一刀切”、炒“大杂烩”、吃“万通片”,要注重区分不同层次、级别,全面摸排不同培养对象根本底数,及时建立人才档案,对口调整、因人施教,细化量化具体化官兵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专业技能等,使帮带指导实现“精准滴灌”,使每名官兵达到训练最大值。二是加大交流任职力度。树挪死,人挪活。人才交流任职是畅通军队“血液”、实现优势互补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一种外部宏观设计,基层部队内部同样大有可为。要加强机关和基层、指挥和技术、军事和政治岗位的交流互通,将实战化训练对象从军事干部向政治、技术干部延伸,定期组织军官理论培训,学习作战训练知识,提升实战化训练辐射效益。三是疏通双重教育渠道。军事院校是培育打仗型人才的“孵化器”和“加工厂”。要加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力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主动与院校建立起依托培养联系,定期组织训练苗子和尖子赴育人单位学习轮训,积极邀请院校专家教授到部队传经送宝,充分利用外学外训人员进行辅导授课,形成以点带面、以小促大的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官兵实战化知识和技能,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素质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的生成。
建构育人浓厚氛围。实战化人才工作条件苦、牺牲奉献大,要形成上下衔接、前后联动的良好局面,必须努力营造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的选人用人环境。一是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要严格选人用人纪律,带头坚持原则,不任人唯亲、不封官许愿、不跑风漏气,始终扭住战斗力标准细化选拔任用标准,突出岗位任职经历和任务执行能力,把那些长期在基层一线锻炼、在多重岗位锤炼、在重大演训磨练的干部挑选出来,大力开辟实战化人才成长进步的“快车道”,持续激发广大干部安心军营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依托战斗文化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进的战斗文化具有催生战斗力的重要功能,“硬骨头六连”“老山英雄连”“大渡河连”“神枪手四连”等单位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屡建奇功,先进的战斗文化起着关键作用。基层部队要善于向文化要战斗力,在搞好走廊文化、石头文化、雕塑文化、战斗标语、战斗口号等文化建设的同时,凝练和突出本单位战斗文化的独有内核和特色,使官兵时刻沉浸和陶冶在“打仗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战斗意志、塑造战斗品格、强化战斗精神。三是宣扬先进典型激励。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是最具穿透力的说服。要不间断地做好实战化训练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宣扬和表彰工作,让奖励的“砝码”向标兵倾斜,让荣誉的“橄榄枝”向尖子抛出,让优秀军事训练人才亮相舞台、走上讲台,讲故事、传经验、解难题,让广大官兵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以典型促先行、以先进促前进,使争先、领先、创先蔚然成风。
[1]薛楠.部队装备保障分队实战化训练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0).
[2]王志俊,李新坤.人民解放军实战化训练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J].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2014(02).
[3]卢正生,李振东.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实战化训练保障的创新[J].国防.2015(09).
[4]陈永龙,丁德政,郝冉.新形势下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问题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5(04).
[5]张佳,黎敏谦,李振杰,李伟.VR技术在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2016(12).
[6]毛泽东选集[M]. 第 2 版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8]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
[9]张宝书.陆军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10]于巧华,刘琦,朱连宏.加快军事训练转变[M].北京:长征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5
A
1002-4484(2017)06-0014-07
作者:石军,75615部队,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