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区审计中心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研究
2017-01-01刘家兴
刘 彦 刘家兴
关于地区审计中心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研究
刘 彦 刘家兴
地区审计中心作为中央军委审计署向各战区派驻的基层审计机构,担负着对划定审计范围内驻军单位和武警部队的经济活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政策法规标准制定与执行等内容的审计监督任务,客观要求必须对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加强规划计划、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手段、建强审计队伍。
军队建设 地区审计 全覆盖 研究
新修订的《军队审计条例》明确要求:军队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监督、服务、防范和评价功能作用。当前,军队实行区域设置、统管统派的审计监督体制。地区审计中心作为中央军委审计署向各战区派驻的基层审计机构,担负着对划定审计范围内驻军单位和武警部队的经济活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政策法规标准制定与执行等内容的审计监督任务。作为一线审计机构,直接面对诸多审计对象,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要求,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已成为地区审计中心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如何理解审计监督全覆盖
地区审计中心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就是指军队基层审计机构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着眼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优势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监督工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对审计对象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对所有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监督。这种监督客观要求无死角、不漏一人,目的是使审计监督深入军费(武警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摸清所有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实际底数和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情况。
二、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大意义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从严治党、从严治权、从严治军要求,维护军队财经秩序,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促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防范腐败的重要举措。
一是确保军费向打胜仗聚焦。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要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支撑,而持续的军费投入正是实现强大国防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把有限的军费管好用好,实现保障效益最大化,事关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事关“中国梦”“强军梦”的最终实现。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可以有效防止经济决策失误、财经秩序不规范、经费物资管控不严等违规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军费保障效益,确保军队各项经济活动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用力。
二是确保各级干部清正廉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2年11月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大量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腐败问题不解决,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推进全党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军队审计机构作为反腐利剑,为军队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震慑作用。2013年以来,军队审计机构采取自上而下、成系统成建制的审计方法,对原四总部机关、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部分单位进行了依法审计,向军队纪检部门移交了多起违规违纪线索,查处了一批军内腐败分子,为各级干部依法用权、确保清正廉洁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是确保财经管理规范有序。军队审计工作,其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审计手段发现某些单位或个人违反财经纪律和行业法规制度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分析查找出现行财经制度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以此督促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规定,强化监管措施,使财经制度规定更加科学、合理,确保财经管理活动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策措施
地区审计中心作为中央军委审计署的“战斗队”,要实现对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必须加强规划计划、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手段、建强审计队伍。
(一)加强规划计划,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科学依据
一要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借助开展年度预(决)算审计工作等时机,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摸清审计管辖范围内,所有团级以上驻军单位和武警部队的数量、级别、类型、担负任务特点、经费来源构成、领导干部任职等情况,切实掌握管辖单位的底数,为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提供翔实的决策依据。二要建立信息数据库。可按照审计职责和业务管辖范围,设立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数据库、事业审计信息数据库、装备审计信息数据库、基建审计信息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要安排专人负责。数据库的信息收集,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性。例如:战备设施建设、大项工程、大宗物资采购、重大军事活动、领导干部职务变动等信息,要重点突出出来,认真收集整理。三要做好审计规划计划。结合管辖单位特点,制定以3~5年为一周期的中长期审计规划,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采取每年必审、滚动轮审等形式,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连贯性,既避免重复审计,又确保不留“盲区”,实现对审计监督对象的全覆盖。
(二)整合审计资源,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组织保证
一要科学统筹形成监督合力。当前,地区审计中心的人员还未完全满编,个别业务处(室)人少事多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如果各自为政,势必影响审计任务的完成。地区审计中心要树立审计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工作职责界限,合理统筹中心力量,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科学统筹审计力量,合理确定人员分工,确保各项审计任务圆满完成。二要注重借助社会审计力量。目前地方政府审计机关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工作,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计形式,军队审计部门可以借鉴。地区审计中心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符合军队安全保密规定的前提下,积极研究探索聘请社会审计力量开展审计工作的办法措施。例如:可在管辖区域内优选一批专业精、信誉高的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军民融合项目、军队住房保障项目、社会化保障建设项目等审计工作。通过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不仅可以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还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三要建立军地联动协作机制。随着军队审计对发现问题线索查证工作的频次增多,审计人员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社会企业接触也越来越多。由于军地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致使难查证、查证难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审计线索的快速查证。因此,地区审计中心应主动加强与地方审计机关、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探索建立军地联动协作机制,强化地方单位的配合意识,提高审计调查取证的效率。
(三)创新审计手段,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审计监督已成为现实,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科学手段和必然趋势。2012年7月,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建设项目——“金审工程”二期通过验收。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的密切跟踪,拓展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鉴于军队单位的特殊性和保密要求,目前军队审计机构还无法实现这一建设目标。但作为军队审计网络的神经末梢,地区审计中心应注重加强本级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适合军队特点的大数据审计的探索研究,依托军队审计工程系统,建立一定容量的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作好技术保障。例如,可定期采集审计管辖范围内各单位的军粮采购数据、人员工薪实力等信息,通过对同类型单位之间同年度数据的横向比对、同一单位各年度消耗数据的纵向比对,分析其军粮人均消耗变化曲线,从而发现疑点线索。
(四)建强审计队伍,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要增强政治素质。军队审计机构是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直接指挥的军队经济监督力量,而地区审计中心则是基层的审计战斗队。作为直接面对审计对象的一线审计队伍,必须有很强的党性原则,遵守政治纪律,自觉以勤奋敬业的憨劲、时不我待的干劲、奋勇直前的冲劲,扎扎实实工作,用实际行动拥护核心、维护核心、服务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方向。二要增强纪律素质。要敢于坚持原则,始终做到压力面前不低头、利益面前不动心、人情面前不妥协,以坚强的党性保持从事审计职业的底气。要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廉洁从审“十不准”,切实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要有畏惧法度的自觉,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处事办事,自觉做到有权不任性、用权不枉法,牢固树立和保持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三要增强专业素质。一方面,可建立帮带小组。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上带下的方式,结合单位实际,组成多种形式的帮带小组,针对每个人的弱项短板,制订帮带计划,通过互帮互助、以干促学,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专业领域,努力培养“多面手”,使每名审计人员都能达到“一专多能”,从而实现现有审计力量的“倍增”。另一方面,应制订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心各业务处(室)专业特点,鼓励大家参加军地专业培训,报考国家审计师、会计师、建筑师、造价师等职称,中心可以按规定报销部分学习费用,以鼓励大家不断增强学习意识、进取意识,为促进培养更多的“专家型”审计人才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孙永钰)
E25
A
1002-4484(2017)07-0034-03
作者:刘彦,中央军委审计署石家庄审计中心经济责任审计室,主任,中校;刘家兴,中央军委审计署石家庄审计中心经济责任审计室,助理审计师,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