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我国环境会计体系

2016-12-31吴峰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环境会计监督机制问题分析

吴峰华

(招商证券福州六一中路证券营业部,福州 350000)



健全我国环境会计体系

吴峰华

(招商证券福州六一中路证券营业部,福州350000)

[摘要]“绿色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是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顾忌未来发展的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路。它要求在经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明社会、科技和人口全面协调的发展,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为了加速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新旧生产技术的交替就必须布局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体系,规范环境会计主要目标、内容和技术发方法。

[关键词]环境会计;问题分析;监督机制

1 环境会计定义

为了充分理解环境会计的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先了解环境会计的定义以及范围。环境会计又称为生态会计、绿色会计等,是指其通过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将经济主体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损益用货币单位计量,并加入到经济体的经济核算的一门将环境经济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广义的环境会计又称为宏观环境会计,其是以一国国民经济为对象的环境经济核算,如绿色GDP是考虑了影响自然资源的程度,将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费用从GDP中扣除之后的结果。狭义环境会计又称为微观环境会计,是指在国民经济下的具体活动的环境经济核算,高敏雪(2002)将该核算分为包括针对单个经济活动单位的环境核算、针对特定资源或环境介质的核算以及针对特定投资项目的核算。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

“环境污染会计”是环境会计的前身,该概念最早是由比蒙斯和马林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推进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发的重视,这对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绿色会计委员会”在2001年3月成立,三个月后,中国会计学会经财政部批准创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这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环境会计提供了建立基础和发展条件。

3 中国环境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是一个国家生态环境的主要负责人和管理者,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统一规划管理公共物品,监督公共物品的合理利用,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对于维护合理利用者进行奖励。政府应当起到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平衡的协调者。当前的我国环境会计的实施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小的阻力。

3.1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三个主体环保意识薄弱

政府,特别是地方官员的政治绩效评价中,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对于政治绩效的影响很大,所以其忽略了环境保护而一心追求经济发展。作为社会环境的管理者不能起到带头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严重的阻碍了环境会计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体,容易追求忽视环境保护的高收益项目。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长时间“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而且国家的环境执法力度不足,致使许多企业早已习惯了毫无节制地过度使用资源,对于惩罚力度不足的相关法律法规无动于衷,疲于调整生产方法和结构。个人,除了一些热心于环保事业的人士,很多民众普遍对环境保护持观望的态度,认为事不关己。近年来,有的人甚至持“污染疲劳”态度,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态度。

3.2环境会计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环境相关的政策,但缺乏标准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制度来完善环境会计体系,所以对于企业的约束力仍然极弱。体系的不完善容易给企业留下逃避的空隙,加大了执法的成本,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引发不良风气。

3.3我国环境会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解还不够深入

环境会计的确认是进行信息披露的关键,环境会计的计量是对于会计确认结果的量化过程,然而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使得我国学术界对于环境会计的衡量和计量存在很大的争议。中国环境会计近十几年的发展中,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与西方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4 发展中国环境会计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的公有制经济占据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和实施是有利的。

4.1重新定位布局环保经济

可以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矛盾凸显、激化。有必要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式以及环境现状重新对环境会计进行定位,对于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进行布局,并将宏微观经济相互结合,对于不同的行业的企业分门别类,确定合适的不尽相同的环境会计。在各自行业内的环境会计核算中可以存在差异。但在整体上要统一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规范环境会计准则、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审计基本理论及实务。

4.2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数据库

在重新规划的环境会计以及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基础上,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数据库,规范后的环境会计都是统一的标准,对于建立数据库是非常有帮助的。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数据库有助于让需要获得企业环保状况而做出决策的公众提供了解企业的环保平台。比如一家企业对于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那些污染相对轻微的企业的产品,这对于一个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时有帮助的,企业因此会更关注于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改善自身销售经营状况,新的生产技术能带来更多的生产。企业的行为使得环境的改善,对于所有的人都有好处的,存在正的外部性。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数据库有助于环境会计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极大地促进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创新,关于实务创新如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两部门决定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要求商业银行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

4.3加快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的速度

重新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体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理论研究应当结合外国的研究以及成功的经验进行,对其进行剖析,弥补我国环境会计方面研究的缺漏,加大环境会计研究的深度。由于国企或者国有成分高的企业占据我国经济的主要部分,而且其具有领头的作用。同时对于国有企业进行多方位、多地域、多行业的试点研究,有利于加快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的速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4.4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在教育中宣传,在宣传中教育,利用现有的教育体系从学校宣传做起,利用现有的社区结构从社区宣传做起,利用区域经济从各行各业的宣传做起。切实做到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定期开展各种与环保意识有关的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多层次的环保教育,如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部结合中国的环境情况,将中国在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向污染宣战”,体现了中国治理环境和保护生态的决心。同时利用媒体、现今发达的网络和手机平台传播绿色生态理念,让环保无处不在,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4.5建立多方监督机制

在环境会计的实施过程中,仅仅靠企业主动的配合是不够的。政府为生态环境的管理者,其应当有责任担起监督、保障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责任,然而考虑到存在许多管理者谋求自身利益的情况,所以应该建立独立的企业环境监督部门。同时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平台,公众是最好的监督者,其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监督的敏锐度和判断能力大大提升。实行同行业企业无记名揭露,取得社会环保组织和从事环境保护事业人士的支持,多方监督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高茜.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3(12):4-5.

[3]赵天野.我国中小企业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33):107-109.

[4]苑昕茹.中国环境会计现状及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3.011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3-0028-02

[收稿日期]2015-09-15

猜你喜欢

环境会计监督机制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分析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