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的具体方法分析

2016-12-31杨再才

财会学习 2016年2期
关键词:具体方法高等职业院校

文/杨再才



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的具体方法分析

文/杨再才

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教育投资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建立新校区,拓宽校园面积,对本部的建设规划进行调整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建设筹资问题。为此,本文从阐述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新校区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当前建设筹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建设筹资的路径进行了具体探讨,希望可以改善新校区建设融资的现状,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具体方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全国的院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裂变,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相关政策的调整下又开始聚合,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合并等方式的调整,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其中很多院校的校区位置比较分散[1]。之后,我国的高校教育发展迅速,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满足招生需求,纷纷开始建设新的校区。新校区的建设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新校区和本部的距离比较远,如何实现新老校区的协调建设和高效管理,促进健康发展,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下面,我们将新校区建设筹资作为研究对象,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一、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新校区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为了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新校区建设,并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其原因和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一)为了满足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之所以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新校区,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迅速上升。在这种扩招趋势下,原有的建筑和教学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现实发展需求,教育压力不断增加,所以进行新的投资是适应高等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从理论角度来看,招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越快,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的建设规模就越大,建设的速度也就越快[2]。

(二)是改善教学条件和后勤设施的必然选择

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传统建筑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校舍的建筑面积以及室内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和生活需求,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改善教学条件的需要。由于招生增加,学生的数量迅速增长,就需要增加教室,所以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楼以及科研场所进行改造和扩建。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教学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建设计算机机房以及体育设施等。由此可见,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都必须有足够的土地来兴建教学设施,所以建设新校区是其必然选择[3]。第二,改善住宿条件的需要。首先,学生数量的增加要求有更多的宿舍来满足其住宿需求,而且学生对住宿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次,师资力量不断增加,职工宿舍的需求量也有所上升。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住宿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扩大相关的建筑设施。

二、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现状

(一)建设筹资的主要渠道

所谓筹资渠道,就是指建设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向和通道,主要体现的是资金的来源和流量,主要有如下几种:(1)银行的信贷资金。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中最常见的渠道。(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和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都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为新校区的建设筹措部分资金,因为它们会为了一定的目的进行融资,或者是融资融物,又或者是承销证券[4]。这种建设筹资所提供的财力虽然不及银行,但是却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3)其他企业的资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的资金闲置,也可以为新校区的建设提供短期借贷。(4)民间资金。新校区的建设筹资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5)外来投资商的资金。这一资金渠道主要是指来自国外、港澳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带来的资金,同时也是外来投资商资金的重要来源。(6)自有资金。该渠道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提取公积金、计提折旧和没有进行分配的利润等方式获取的资金。

(二)建设筹资的主要形式

掌握不同筹资方式的具体类型和相关属性,能够促使高等职业院校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目前,筹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银行贷款。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和银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的方式来筹措建设资金。(2)发行股票。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发行教育基金股票的形式,吸引企业和民间的闲散资金。(3)吸收直接投资。通过和其他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法人进行商谈,吸引他们进行教育投资。(4)发行融资债券。(5)发行债券。(6)利用自身商业信用。(7)租赁。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新校区后,可以将原有校区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地段进行租赁,用租金筹集建设资金。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筹资渠道和方式都非常丰富,而且不同渠道和方式筹措资金的资金成本、难易程度和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对多种筹资渠道和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降低新校区建设筹资的资金成本。

三、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的具体方法

(一)坚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原则

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新校区筹措建设资金的最佳途径,能够体现其建设筹资的主要特点。在新校区建设筹资中,其渠道和方式联系紧密,可能一定的筹资方式只能用于特定的筹资渠道,但是筹资渠道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同时,基于同样的筹资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校区建设筹资时应该充分结合其渠道和方式,具体的措施可用如下十二字概括,即上要政策、外引资金、内挖资源[6]。

上要政策,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市级或者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减免或者缓交征地以及建设费用,适当减免校园交换中的各种税费,降低新校区建设的成本。另外,还可以尽量争取贷款补贴,允许开办一些高收费的专业等。

外引资金,就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增加资金引进的范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办学、和企业机构联合创办新专业等。

内挖资源,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校区和原校区之间地皮的价格差异,置换原校区的部分土地,筹集建设新校区的资金,是当前新校区建设筹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出让无形资产

第一,尝试和外资联合办学的方式,充分利用政府制定的教育优惠政策,实行专科招生的合作化,获取收费上的优惠政策。采取这一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获取资金,完成新校区的资金自筹,还可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提高社会大众对学校的评价和口碑,全面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出让冠名权。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很多都被应用在硬件建设中,资金操作的空间比较大,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7]。例如,我校新校区的单体建筑超过了30栋,我们通过合理的出让冠名权,取得了一笔可观的建设资金。最后,高等职业院校的新校区建设还必须具备接待功能。这一功能同样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出让一部分土地,或者是无形资产,增强投资的吸引力,更好地建设新校区的硬件设备。这里可供选择筹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双方共同参与校园管理,获取的收益共享;第二种,我校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建筑,投资方则使用剩余的建筑,但是学校要规定投资方使用的时间,到了规定的年限之后,投资方应该立刻将这部分建筑的使用权归还给学校;第三种,投资方参与到新校区的建设中,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全部支付给学校,获取建筑物的使用权。

(三)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金

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原校区中闲置的建筑物进行融资。因为这一部分建筑物在新校区建成后,会有部分空闲,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将其进行租赁,这样就可以获取一定的租金。如果这部分闲置的建筑刚好靠近街道,商业开发价值很高,则可以提高租金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完成资金筹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教育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扩张都属于大型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只依赖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筹集到所需的巨额资金的。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耗费巨资建设的宿舍,隔离了大学生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已经或者即将闲置的建筑物进行筹资活动,并且在当地房地产企业的推动下,增加院校和社会的联系,积极和周围的社区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进行表外融资,这样有助于消除一部分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充分挖掘高校自身自然性的融资潜力

从理论上来讲,自然性融资就是指,在结算程序以财务制度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于预收或者是费用项目保留一定的时间,允许其进行延期支付[8]。在完成支付或者偿还之前,这部分费用就会自动成为单位的流动性负债,但是这笔资金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可以自由使用。目前,各大高等职业院都在纷纷开展“一卡通”建设,这一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显著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除了“一卡通”之外,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结算措施来进行融资。这是因为,内部结算就有全局统筹作用,可将 “一卡通”内所包含资金集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扩大资金的规模,在校园内部完成融资,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

除了上述筹资方法之外,努力尝试大学建设债券、采用BOT方式对后勤及学生生活区进行融资、充分利用银行资金、接受捐赠等方式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筹资,并有待开展后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袁乐,徐黎明,周炜炜.建设类高职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为例[J].职教通讯,2013,35(02):16-20.

[2]杨健.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资金筹措探析——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4,18(10):244+253.

[3]王琳琳.高校新校区建设面临的资金困境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8 (29):76-77.

[4]张小春.浅谈广西高职院校的筹资方式创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13):75-77.

[5]陈铁牛.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经费筹措及风险防范——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25):15-18.

[6]朱慧卿.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0 (10):94-95+108.

[7]孙峰云.后扩招时代高职院校校区建设资金的筹集与运作探讨[J].职大学报,2011,03 (32):116-118.

[8]李小英.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背景下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5, 01(17):46-47.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具体方法高等职业院校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略谈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探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