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实行药品零差率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及对策

2016-12-31刘一雯

财会学习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药品医疗

文/刘一雯

浅析实行药品零差率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及对策

文/刘一雯

“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是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国家第四批改革试点城市某公立医院为样本,在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公立医院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

药品零差率; 公立医院;影响;对策

我市作为国家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按省医改办要求,从2016年7月1日零时起,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这项政策的实施做到了在更大程度上让利于民、让惠于民。但该政策在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同时,也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但影响医院的收支,还可能影响医院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笔者欲在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探析了“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医院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

一、“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一)“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背景

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任务,药品零差率政策作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对深化医改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公立医院运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药品销售加成、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助三个来源,但是财政补助资金必定有限。在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初期的公立医院发展中,药品加成政策发挥了积极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正式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药品加成政策逐步演变成一种逐利机制。这种机制使公立医院运行偏离了公益型轨道,加重了患者负担,腐蚀了医疗队伍、破坏了医患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患者、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不满。公立医院要想在未来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考虑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差率”政策应运而生。

(二)“药品零差率”政策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2010 年2月,原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在全国确定了17家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这意味着药品零差率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印发通知,新增了第二批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由此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所有的省(区、市)试点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5年,城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扩大到10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又增加了100个地级行政区为第四批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从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信息来看,取消药品加成,实施零差率销售势在必行。

(三)实行“药品零差率”是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进医疗制度改革,主要原因是想尽快和有效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而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源于医疗、药品费用价格的偏高。国家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从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以我院为例,作为一家以纯内科为主的传染病三级专科医院,2015年药占比66.78%,而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第一个月(2016年7月)药占比为59.95%,环比下降7.36%;每门诊人次收费581.99元,环比下降3.3%;每住院人次收费19939.29元,环比下降5.71%;每床日收费631.95元,环比下降5.7%。由此可见,“药品零差率”的实行有效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了医药卫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药品零差率”对公立医院产生的影响

(一)“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医院收支的直接影响

以我院为例,2015年药品收入(不含中草药)11698.78万元,2015年药品费支出(不含中草药)10166.48万元,按15%加成率计算,2015年药品加成收入1525万元。按照实行药品零差率后,以医疗服务拟提高价格测算,我院的医疗收费价格补偿额为802.61万元,补偿率(802.61/1525)为52.63%,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后,医院的纯收入缺口为47.37%。药品收入大幅减少,而相应的医疗、药品费用支出则没有变,势必影响医院的财务结余,导致医院出现收支不平衡的风险,近而影响医院整体水平和发展速度。

(二)“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医院药品、设备资金支出的影响

“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直接切断了医院收入中的药品销售利润来源,医院由于失去了这一稳定的利润来源,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资金运营压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医院的现金流向问题;医院一方面要切实保证药品资源的充足、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购药、用药需求,所以医院依然需要大量的购入、储存药品,以及增加每次药品的购入量,这时就出现了资金“缺口”问题,而这一资金缺口不仅仅表现在医院的药品支出方面,同样也表现在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方面,之前的药品销售收入可以一部分的支持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但现在却无法做到,只能另谋出路。

(三)“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医院诊察、治疗收入的影响

为了配合“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降低公立医院药品零售价格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医生、护理人员的诊察、护理以及治疗费用等,这些价格的提高有效减轻了公立医院运行的资金压力,也充分体现了医疗工作者的技术服务价值,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我院为例,2016年7月份诊查、治疗收入为114.41万元,环比增长74.86%,护理收入为93.81万元,环比增长51.48%。

三、“药品零差率”政策下公立医院的应对策略

(一)响应国家政策,构建动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要想保证“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有效落实,保障公立医院能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偿,必须构建专门的、科学的动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切实保证公立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落实“药品零差率”政策后,仍然有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稳定收入。医院应当以真实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挤出药品价格中的水分,降低药品耗材虚高费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部分比重,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院运行效益。同时,认真研究政府关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争取多向财政部门争取项目补助资金来扩充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员培训、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方面的投入政策,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以我院为例,实行药品零差价一个月后,通过取消药占比,提高医疗服务价格,2016年7月医院总收入1685.01万元,同比增加8.57%,环比增加5.63%。

(二)积极采用招标形式采购药品,控制药品价格

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完全保证了药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而只是保证了药品销售环节不加价,以及解决了“以药补医”问题,但药品价格在采购环节仍存在价格虚高问题,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可以考虑在公立医院药品采购过程中利用招标形式进行分类采购,通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建立科学的成本经济核算体系,充分争取参与定价和谈判的话语权,最大程度降低药品购入成本。

(三)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做到开源节流

公立医院应该做好在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特别是在政府财政补偿不能弥补医院正常运行成本的情况下,从改变医院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积极借助于“精细化管理”来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做到开源节流。比如,着力提高医院药品的周转率,尽量减少药品库存资金占用,以及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开展更多的医疗项目合作,达到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目的。最近,我院以“大专业、小综合”为特色,开展多种医疗创收项目,并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形成了以传染病治疗为特色,兼顾中医、西医、特色理疗为手段的创收模式,拓宽了医院的创收渠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李琳.实施药品零差价对医院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6(17).

[2]宋杨,吴华章.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01).

(作者单位: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上接(第182页)

(三)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

数据是ERP系统运行的前提要素,同时也是反映ERP系统作用的根本,因此,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是保证ERP系统分析准确性的前提,所以,企业必须要在ERP系统实施前,就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由于数据收集难度较大,且资料较多,一旦数据出现偏差,则会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影响了ERP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在实施ERP系统前,要做出长期基础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规划,可以通过组建基础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保证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全面和真实,另外,在ERP系统实施以后,也要对数据进行检查,保证ERP系统的有效性,降低企业的风险,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四)重视系统的试行

由于ERP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成功,降低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的成本损失,必须要采用系统试行的方式,用以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搭建小型的网络平台,将各部门的部分数据录入到系统中,检查ERP系统运行的效果,并针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检测ERP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系统运行一体化、业务办理规范化、绩效监控有效化是ERP 系统实施成功的标志,只有保证资金的充足、保证系统选型的正确性、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同时重视系统的试行,才能为企业实施ERP 系统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运行的风险,减少投入成本,扩大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韩佼男.浅谈中国石油企业成功实施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3,09(22):164-166.

[2]雷宁.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研究——以SKY公司ERP建设为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9(22):23-24+26.

[3]谭菊梅,王东.浅谈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因素——青铝集团五年ERP之路[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0,09(11):74-75.

[4]李焱,赵苹.跨越ERP上线后使用陷阱的多层次能力研究——基于企业用户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4,09(04):179-185.

[5]王守信,方天选,李丽萍等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及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战略研究第一篇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05(01):1-22+25.

[6]周晓华.ERP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的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11,09(04):62-66.

[7]叶银兰.中小企业ERP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5(09):8-11.

(作者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药品医疗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治理迭代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药品保存细解读
水果药品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