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有支付改革下的基层财务管理工作
2016-12-31林彦
文/林彦
浅议国有支付改革下的基层财务管理工作
文/林彦
这些年来,国有支付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这项改革对于国库资产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国外发达国家引入国内,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财政管理制度。该制度从2001年以来开始实行,已经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通过各个财政机关的共同努力,该项制度改革获得明显的成就,极大的增强了国家财政管理能力及其管理水平,对于彻底根治腐败问题发挥非常积极的现实作用。对此本文对于国有支付改革下的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库制度改革相关情况,进而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以此更好的应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国有支付改革;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十二五”期间,财务部发布了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相关通知,在通知中明确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详细要求,也就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拓展改革的范围和层级,将中央预算机关、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以及国有经营的预算资金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囊括到国库集中支付范畴,有效提升了预算执行效率以及均衡性,同时切实根据国库集中制度对资金支付进行明确的规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对基层的财务活动开展高效的监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财政资金的利用进行有效的规范,强化了基层机关的预算执行力度。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开展之后,基层单位对于如何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存有很大的疑虑,所以,本文针对国有支付改制之后,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基层机关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优化和改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概述
从本质上讲,国库集中支付属于一项全新的财政制度,该支付制度运行的基础是单一账户体系,同时由财务支付信息平台以及实时清算系统所支持的,再由预算机关进行申请,在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者预算机关审核通过之后,利用其基础账户体系向收款人交付资金的一种过程[1]。国库集中支付涵盖多项内容,比如物资以及服务购置费用支付,工程购置费用支付、工资费用支付等有关预算内支付,同时还涉及多项预算外支付[2]。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应用的结果。这一支付制度从1998年开始进行改革,在当年的人大常委十次会议中对预算编制、落实、监督等问题相关要求初步予以明确,这项要求激起了社会各界对财政支付制度管理有关改革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直到2000年,在财税研讨会议召开,在会议中明确的指出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有关构建活动问题,建议积极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1年,国家财政部开始着力推动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及其相关改革工作,同时将这一改革工作作为财政改革重要任务积极的推行,通过了两个五年计划时间的改革和发展,该财政收支制度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一定背景的财政管理机制,同时对于基层财务管理的规范工作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此外,市场对于资源分配工作起到基础性作用,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市场的作用也会失去效用。要想补偿市场的失效情况,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而此时,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由实行者自身的财力资本所决定。以往的国库支付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国库资金会按照一定的期限被划拨给预算机关,这种情况使得财政资金管理难以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家的财力,由此使得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大大减弱。而进行支付制度改革之后,基层单位开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首先需要财政机关在中央银行设置单一的资金账户,确保中央银行国库账户中保持相对充足的库存余额,一方面对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完整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非常有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政府资金经由商业银行直接流入金融市场,加强社会资金的供应量,由此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操作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造成的冲击,优化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成效。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的调控力度
在过去的国库支付机制下,预算机关向上级财政机构进行相关预算拨款申请,财政部门将资金支付给预算机关,在通过层出各级预算单位逐级下拨付到基层款项使用单位。这项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需要将国库拨付的财政资金通过各级预算机关单位账户进行“中转”,涉及的资金调拨环节非常繁杂,资金流转时间过长,最终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在此过程中,集中国库收付支付把需要拨付的资金进行集中,统一到各级财政机关,在中央银行或者通过相关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置的单一账户体系中,一旦开始进行支付,财政资金通过国库指定的单一银行账户向劳务提供单位以及商品供应企业直接拨付款项,而以往支付制度涉及多环节转账将不复存在,使得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简化,由此使得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大为提升。国库支付制度得到了相应的改革之后,集中单一账户体系最终取代了基层机关内部的单位账户,将国库支付制度改革之前存在的预算机关多账户现象以及随意支取财政资金的恶劣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基层机构有关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出现了显著提升,由此从根本上完成了调控经济的财政目标,很好的刺激了地区以及全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强化了基层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后,将过去财政资金逐级下拨的资金支付模式进行了转变,开始采用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国有资金管理体系。高效实行这一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监控基层资金由预算配置、支付到用款单位开设的账户这一全过程[4]。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完善的费用标准(定额),由此提升了预算编制的标准化,而基层单位则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预算,同时对于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实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执行力度的加强。
(三)强化了对基层部门的财务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之后,基层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公开,中央财政机关可以对基层财政资金的使用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于各级单位出现的违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密的管控。关于基层机关物资采购问题,特别是政府方面的物资采购问题,中央财政明确规定其相关物资采购费用的使用情况,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采购款项使用规划以及资金支付情况申报时,必须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提供正规的审批手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支付制度的改革可以对基层机构的采购活动进行合理的规范,对于基层财务管理的规范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资金的进行集中,基层机关单位相关资金全部在同一的账户中集中,各个基层单位账户都属于零余额账户[5]。各个机关在进行财政资金申请以及支付时,会由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国库支付中心等各级管理机构的监控,同时一旦资金审批通过,需要根据相关审批通过的资金使用计划以及额度使用财政资金。由此,对基层机构存在的财政资金转移、挪用、转移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遏制,切实保障了财政资金的使用,从而极大的强化了基层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6]。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如何加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基层单位常常缺乏较为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预算管理制度,导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了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的执行和落实,必须制定科学的部门预算,加强相关预算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具体可以以下几点着手做起:①有关时间问题,基层机关在确保预算编制的前期下,提前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尽可能确保提前一年完成编制工作,同时保障预算批复及时完成,由此才可以确保资金得以及时划拨。②摒弃过去滞后的思想观念,切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预算编制由被动转为主动,促进预算准确性的显著提升,充分发挥预算自身的能动性[7]。③应当准确把握基层单位的发展实际,结合费用支出要求支出预算编制工作,有效的反映单位的经费需求以及详细的经费安排计划。此外,预算管理核心在“全面”,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全业务、全过程实施监控。在预算管理过程总,只有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才可以促进预算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所以,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全力配合,对此需要建立高效的考评制度,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提升预算质量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其一,全面,也就是必须有相应的预算才可以进行列支,一切开支必须有对应的预算项目,反之不允许开支。如,需要购买打印机,但是预算项目中没有这一项,则不能开支,也不能转变为其他用途,也不可事后再向有关部门报账,下一年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其二,透明,单位的一切预算开支必须是公开透明,同时着力进一步细化预算级次,保障预算简单明了,百姓可以很好理解。其三,权威,必须维护《预算法》的权威,一旦出现违法行为,立即予以降级、撤职、开除等处理,不再是进行简单的告诫。
(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妥善做好各项支付工作
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前,各个基层机构的相关财政资金支出以及管理,基本是由原有的银行账户自由进行使用以及转账管理,在此过程中对应的监督工作较为欠缺。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之后,基层财务管理机构必须加强自身的会计监督工作,将相关支出活动切实做到位。详细的讲,要求严格审核过去的原始凭证的完整性以及合法性,对自身的资金使用安全性进行强化控制,对其债券债务关系进行有效规范[8]。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在进行款项使用支付、使用手续的办理的过程中,要求结合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按照规定的支付方式以及授权项目进行正确使用。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强化控制,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这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对于基层财务管理机构指出的相关要求,这也是基层机构应当完成的工作。此外对自身财政资金进行严格审批,同时对相关审核流程以及各个部门审批权限进行明确的规定,切实规避“一权独大”情况的出现;最后,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项目合理合法,防止出现财政资金截留情况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当今时代是信息知识时代,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使得基层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使得基层的改革工作面对更大的挑战。国库集中制度的实际运行无法离开计算机信息系统,财政资金预算的申请到资金支出这一财政资金的流动全过程都是由计算机网络完成的,所以该制度必须切实依赖信息化平台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基层机关在组织自身财务管理时,不仅需要拥有相关财务专业人才,此外还需要全面具备财务、经济以及信息管理等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对此要求基层机关应当积极的引入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同时还需要切实加强财务工作者计算机、网络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由此实现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全面提升基层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基层机构的财政资金支出相关管理工作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做起:首先,编制严密的财务计划,同时严格执行该计划,有效保障机构财务规划自身的有效性;其次,应当建立满足各个机构自身需求的开支标准,同时这项标准必须上报上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确保审核过关才可以实行[9]。此外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各级政府一方面需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另一方面需要对百姓负责。政府必须将自身各项开支进行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一旦群众发现开支疑问或者乱花钱现象,必须立即追责。在《预算法》的实行,从制度层面对“三公”经费的公开进行有效的规范;必须对预算各个层级信息均必须公开,同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对预决算内容进行阐述,同预决算一并公开;应当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需要切实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预算考评机制、以及预算公开问责机制等,同时将预算相关制度归入政绩考核体系中。预算在财政职能定位一定的得以明确,在此政府执政面临新的要求,政府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财政预算管理能力。进一步规范了国库收支制度,提升了财政资金风险等防范能力,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收益
下接(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