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理论视阈下的微课程设计研究

2016-12-30陈薇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视阈课程设计学习者

陈薇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活动理论视阈下的微课程设计研究

陈薇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微课程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它以其短小、灵活、情境化等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但是又存在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问题。活动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理论本身的精神与微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功能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尝试借用活动理论来指导微课程设计,以期为微课程设计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活动理论 微课程 课程设计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有着“数字土著”之称的新一代学习者,课程无论是从组织方式还是呈现形式都应该有所改变。微课程正是适应这一新变化的产物,以其短小、灵活、情境化等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不仅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改变,从而催生出由微课程带来的新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层面出现众多的尝试。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微课程有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问题[1],其中针对微课程所运用的学习情境争议较大,在何种情境中学习能运用微课程,是在正式的课堂中学习,还是在非正式场合零散时间中学习,是一门完整的课程还是仅仅作为一门课程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大家众说纷纭。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来源于人们的生存活动,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的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重视参与活动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以及活动中社会和情境化的关系等。在活动理论看来,无论是哪种学习情境,它们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更注重人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及在这些学习情境中学习者间的关联性。对于微课程的理论基础,至今还未达成一致性认识。活动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其理论本身的精神与微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功能不谋而合。活动理论为其提供了一个以研究使用微课程为中介的学习活动框架,能更好地解释微课程学习情境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关键要素等[2]。为此,本文尝试借用活动理论中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并结合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和微课程特点,贯穿微课程整体设计,让活动理论的灵魂和技术变革相互融合,以期为微课程设计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活动理论概述

(一)活动理论的核心思想

活动理论是由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列昂捷夫(A.Leontyev)所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人的内部思维活动是由外部实践活动转化而来,内部的思维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结构统一[3],其中学习来源于人们对生存活动的高级模仿和内化的过程。活动理论核心思想如下:

1.意识和活动两者统一。活动理论认为,不能对人们的活动进行单独理解,其中的意识与活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形式,主要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社会关系形成中的活动,可以说意识产生于活动。另一方面,活动被意识所影响,意识对活动有指导作用。意识和活动两者是统一的,彼此之间存在反馈作用[4]。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活动和知识之间的相互反馈、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的监控等。

2.活动的内化与外化。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分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即内在活动和外在活动。内化是将外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外化是将心理活动转化为行为活动。外部的行为活动与内部的心理活动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有动机激励或具有一定的指向性[5]。以举手为例,在活动理论看来,在课堂上单单一个举手动作,并不能成为一个活动,只能作为一个动作或操作。只有在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举手时,举手才组成完整活动的操作或成为动作成分。其中激励活动的动机是关键,活动具有对象性特征。因此,教学设计目标和任务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3.活动具有工具中介作用。活动理论中突出工具(中介)的重要作用,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不是直接的,必须依靠工具的中介作用。这里的工具可以是抽象的如符号、理论、方法等,也可以是具体的设备、技术等,活动不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期间需要有工具作为活动的中介,成为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工具能够被创造和转换。因此,必须重视工具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适当选择工具,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对工具的再造和转换功能。

(二)活动理论的六要素和三层次

1.活动理论的构成要素。活动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六部分,即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其中前三个为核心要素,后三个为次要要素(如图1)。主体是指活动过程中的个人或小组,是活动开展的决策者。客体指活动主体操作的对象,并转化为结果。在教学中,可以把客体看作教学目标,最终通过学习者内化的过程来完成。共同体是指除个人或小组其他共同者。工具指能够将客体转化为结果过程中的一切物质或心理工具。规则指共同体成员间所共同遵守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劳动分工是共同体成员之间权利地位和任务的分配。

图1 活动理论构成要素

2.活动理论的层次结构。活动理论的层次结构有三个层面:(1)目的性层面,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体动机是驱动活动的动机,活动由客体导向。(2)功能性层面,一系列行为组成活动,为实现活动满足动机,行为以目标为导向。(3)常规性层面,一系列操作组成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切的操作最初都是行为,随着不断实践和内化,越来越自动化。活动分解为行为,行为分解为操作,操作具有无意识、自动化和条件性特征(如图2)。

图2 活动理论层次结构

二、微课程概念与特征

(一)微课程的概念

目前,对微课程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胡铁生老师和教育部发布的微课参评项目要求的文件,文中指出:“微课”,它是“微课程”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下,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核心知识点中讲授、问答、操作等环节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6]。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并不意味着微课程的表现方式只能是各种视频的组合,它应该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馈和微反思在内的各种有助于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第二,微课程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由多个微单元组成的。微课程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单一的微课程通常与其他的微课程形成内在的联系,它们共同属于某一个主题模块或某一门课程,乃至共同属于某个学科。第三,微课程资源包括语音、文本、视频、习题、图片等,只要有助于课程教学的各种资源的有机组合都是微课程。

(二)微课程的特征

微课程以其短小、灵活、情境化等特点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一,微课程教学时间简短,教学内容微小。一般微课程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课堂40分钟的教学时间,短小时间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习者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微课程内容微小,相对于传统课堂所包含的大量内容,微小而精悍的内容更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其二,微课程使用灵活。以微视频为例,学习者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的学习,也更容易提取。其三,微课程资源构成情景化[7]。微课程教学资源包含了微课件、微习题、微反馈等多元化资源,从而构成了一个具有主题鲜明、类型多远、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有利于学习者隐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的设计

借鉴活动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微课程设计从“活动”和“活动系统”的视角进行展开,分析微课程中学习者、教学目标和共同体三要素,并形成微单元活动序列,最后进行评价和反馈(如图3)。

图3 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设计

(一)微课程的构成

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由微单元组合而成。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由一个个具有主题的“微单元”组合而成。微单元是指以教学活动序列展开的,具有确定知识点教学顺序和具体教学目标层次,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这些微单元在逻辑承接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不存在显著的内容依赖,呈现的是一种松耦合联系。换句话说,微单元将微课程中复杂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单一的、具有主题性的知识颗粒和知识点,并以教学活动序列进行开展,而且各个单一的知识颗粒或知识点在内容上不存在显著的依赖关系,是以松耦合形式存在的。

(二)微课程的设计

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设计活动序列。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课程设计是按照活动序列分阶段开展的。首先,必须对微课程中三要素进行分析,对学习者需求和动机进行分析,如学习者年龄、心理和知识背景情况如何等;对合作者参与时机进行分析,如合作者如何影响主体目标以及他们的分工如何等;学习者和合作者的分析共同指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达到什么效果才能完成学习者和共同体的学习目标。其次,形成微单元活动序列。在分析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后,确定微课程关键知识点的顺序和具体目标层次,形成微单元序列。同时,要关注微课程最小知识颗粒所需完成的目标。再次,形成由微单元序列分解而成的、以微视频为主的各种微资源的组合。最后,对微课程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习者和合作者的反馈及其修正。

(三)微资源的生成

活动理论视阈下,微资源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生成。微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馈和微反思等,并以语音、文本、视频、习题、图片等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之中,以便于资源的提取和共享。其中,微资源重视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微资源不仅仅是为完成微单元任务而产生,也是为作为主体的学习者和合作者参与教学活动而主动生成的各种资源的组合。

[1]梁乐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5.

[2]詹青龙.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2):58.

[3][5]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

[4]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活动理论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1):8.

[6][7]李小刚等.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1-32.

(责任编辑:赵淑梅)

On Micro Curriculum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ity Theory

CHEN Wei

(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Institute,Chongqing401520,China)

“Micro courses” is the produc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for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flexible, situational, etc.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learner's interest, but it has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practice. Activity theory is student-centered, its theoretical spirit and micro curriculum attaches importance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emand functions agree without prior without previous consult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activity theory to guide the micro curriculum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icro curriculum design.

activity theory; micro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sign

2016-06-13

陈薇(1986-),女,重庆人,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课程。

G642.3

A

1005-5843(2016)11-0104-04

10.13980/j.cnki.xdjykx.2016.11.021

猜你喜欢

视阈课程设计学习者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