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述评

2016-12-30平和光杜亚丽刘新财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分类研究

平和光, 杜亚丽, 刘新财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



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述评

平和光, 杜亚丽, 刘新财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

分类管理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存在内涵研究不透彻、高校分类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研究鲜有涉及、高校分类管理的标准不合理且可实践性不高、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影响有限、高校分类管理对人的关注缺少、高校分类管理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高校分类管理研究仍有待取得新的突破。

高校分类管理 办学定位 述评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达到两千多所,高等教育不仅规模得到扩大,而且质量也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发展的分类定位不清、盲目竞争、缺乏特色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分类管理涉及价值和利益博弈问题,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的一道屏障。本文以“高等学校分类”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论文527篇。现将相关研究评述如下,以期促进后续研究的深化拓展。

一、高校分类管理理论依据的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宏观层面上,高校分类管理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体系、层次、规模、职能、形式等;在微观层面上,其涉及到高校的类、层、型、设置、定位、评估等。大陆地区①本文高校分类管理研究成果只限于大陆地区,不包括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最早开始研究高校分类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柳继英的《浅议高等工程教育的层次和规格》是第一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近20年间,潘懋元、马陆亭、陈厚丰等学者对高校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学校能级理论和高校社会职能理论。

1.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规律:一条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满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要求;另一条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高等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正是这两条规律决定着高校必须要分层分类、调整结构和多元发展,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1]。

2. 学校能级理论。马陆亭认为,就教育自身而言,客观存在的学校能级结构是导致高校分类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之间存在差别,这是导致高校分化的前提和基础,而高校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使学校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二是高校处理的知识都是专业性的,这决定着学校之间要有分工;三是政府希望并促进高校特色的形成[2]。

3. 高校社会职能理论。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最突出的体现就是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职能的变化。众所周知,高校有三大职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基本的首要职能,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高校要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以提供不同类型的人才[3]。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研究了整体(结构)理论[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5]、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6]、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7]、资源配置理论、知识分化理论等,并用其论证高校分类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高校分类管理内涵的研究

何谓高校分类?陈厚丰认为:“所谓高校分类是指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主持下,组织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或学者根据一定的标准(例如高校社会职能和高校特点)将高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能级(其中包括类型和层次),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相对稳定性等特点[8]。刘献君认为“高校分类就是根据学校的社会职能和高校发展的现状,将高校依据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9]。此外,赵庆年[10]、曹赛先[11]、潘黎[12]、柏昌利[13]等人皆给出了定义。何谓高校分类管理,纵观近些年的研究,只有赵庆年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高校分类管理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都不同,它指管理主体围绕管理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分别对不同类型高校进行组织、协调、规划、引导、控制、服务等的一系列活动。高校分类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高校职能的分类管理、高校办学质量分类管理、高校办学资源分类管理和高校办学制度分类管理”[14]。

三、高校分类管理目的和意义的研究

关于高校分类管理的目的,马陆亭认为有三大目的,即为行政管理而分类、为学校发展而分类以及为人才培养而分类[15]。柏昌利和刘玲则认为“其目的是在具有相同特点的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发挥横向比较和办学资源配置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做到分工明确、定位准确,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以引导高校更好地分级分类办学,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16]。

关于高校分类管理的意义,潘黎总结为三点,即为普通高校自身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和为政府决策服务[17]。蒋馨岚则认为高校分类管理可以为政府和高校制定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和准确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完善和丰富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助于发挥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研究成果的宏观指导作用[18]。杨国赐、王如哲则认为“高校分类管理有助于学校明确定位和整合学校资源,发展自己特色,避免学校同构型太高,造成恶性竞争;有助于社会认同,使学校发展正常化;有助于形成多元教育分工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分类管理,并进引相同类型的合作联盟策略;有助于学生依自我性向选择学校,政府机构依据高校的领域特色对其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有助于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研究资料和研究依据”[19]。

四、高校分类管理标准、方法和结果的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重点一直聚焦在高校如何进行分类这一块。从已有研究来看,我国高校分类的设想最早由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提出,此外潘懋元、马陆亭、钟秉林、陈厚丰等人皆对高校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如下,见表1。

表1 高校分类标准、方法和结果相关研究一览表

(续表1)

(续表1)

从以上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的综述来看,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主要有“三分法”“四分法”“多分法”“层类组合法”等,总体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分类标准或维度过多、过于复杂;二是分类依据和标准比较零散、欠缺理论性和系统性;三是分类缺少中国特色,大都借鉴和采用国外的分类标准,难免会产生水土不服。因此,可以说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满足社会和国家利益需求的分类标准还没有形成。

五、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现状述评

从以上研究中不难看出,有关高校分类管理的理论、标准、方法等皆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高校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上研究成果特别显著,对于高校分类管理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的一些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拓展。

1. 高校分类管理内涵的研究不透彻。要想研究高校分类管理,首先应该把高校分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比如,什么是类,为何要分类,类的特点是什么,高校为何要分类,高校与分类是怎样结合的,高校分类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内容是什么,高校、分类和管理又是怎样结合到一块的,三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高等教育分类与高校分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关于高校分类管理的一系列概念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 高校分类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研究鲜有涉及。纵观这几十年的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高校分类管理的标准和方法上,对于高校分类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鲜有研究者涉猎,即使关注研究了,也会寥寥几笔带过。从高等教育活动参与主体的角度来讲,高校分类管理的主客体一般包括政府、高校、中介组织、教师、学生等,在他们之间,高校是分类管理的客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谁应当扮演高校分类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还是第三方中介组织,教师和学生又当充当什么角色呢?这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3. 高校分类管理的标准不合理且可实践性不高。高校分类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是解决如何分类的问题。在这方面,尽管我国学者研究得最多,取得的成果也比较显著,但是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类管理标准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二是分类管理标准过多,缺少普适性;三是分类标准过于复杂化,可操作性不高;四是分类标准出现两极分化,要么主观色彩太浓,要么过于强调指标量化;五是对国外的借鉴过多,缺少本土特色,可实践性不高。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可让政府采纳、高校认可、社会满意的分类管理标准,还需要后续研究者深入探索。

4. 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影响有限。高校分类管理本身是一个无关价值的问题,但由于参与高校分类管理的主客体之间的利益纷争与博弈,让高校分类管理变成了一个资源分配问题。因此,在本质上,高校分类管理就是按照分类结果进行资源配置,这就导致高校、政府、第三方评价组织、研究者之间存在分歧和争议。而作为研究者来讲,其所主张的高校分类的价值观念应当通过研究成果表现出来,且要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截止到2016年9月,多达12个省(市、区)皆提出了高校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但只有上海市和浙江省出台了具体的分类办法,且与国内研究者所主张的分类方法有很大不同。这就说明,我国高校分类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影响很有限。

5. 高校分类管理大多缺少对人的关注。尽管高校分类管理处理的是资源分配和质量优化提升的问题,但是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因此,人在高校分类管理中应当处于核心位置。在高校分类管理的过程中,人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最容易被当成“物”来看待,并用量化的指标对师生做出分类评价。以人才培养为例,可以用读研率、创业率、出国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毕业率、就业率、薪酬水平等等指标来评价一所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但除了这些量化指标之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心态、情绪等等软性指标怎么来测量评价,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又如何评价,这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有人关注。

6. 高校分类管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纵观这几十年的研究,其中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现行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比较分析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采用比较分析法往往只比较无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采用调查法用的是来自不同部门的“搭配式”的数据;采用个案研究法的没能提炼出共性的特征,从而使得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成果很难付诸于实践。高校分类管理是一项价值有涉的话题,必须建立在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之上,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来考察,才会使研究成果更有实践价值。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4.

[2][32]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101-107.

[3][8]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2.

[4]习勇生.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研究十年(2000-2009)[J].高校教育管理,2011(2):86-90.

[5][7]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8, 44.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4 -86.

[9]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10][14]赵庆年,祁晓.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内涵与具体内容[J].教育研究,2013(8):48-56.

[11]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R].华中科技大学,2004:103.

[12][17]潘黎.基于知识活动能力的普通高校分类研究[R].大连理工大学,2009:15.

[13][16]柏昌利,刘玲.不同维度的高等学校分类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08(1):15-19.

[15]马陆亭.为什么要进行高等学校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30-32.

[18]蒋馨岚.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20-23.

[19]杨国赐,王如哲.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的实证研究[R].2002:27-29.

[20]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方案研究[J].上海教育,1995(8).

[21]马陆亭.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一项剖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2):47-53.

[22]课题组.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37-39.

[23]戴井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0(3):20-25.

[24]吴家玮.高等教育:必须承受经济社会之重[N].北京教育报, 2000-6-28.

[25]何晋秋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1(19):15-17.

[26]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10):51-56.

[27]周长春.高校分类分层标准的探索[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108-129.

[28]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9.

[29]甘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悉[J].中国高等教育, 2004:2,4-8.

[30]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4-140.

[31]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研究[R].湖南大学,2004.

[33]戚业国,杜瑛.试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思路及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05(23):61-64.

[34]刘少雪,刘念才.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0-44.

[35]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8-13.

[36]刘澍,杨绍珍.我国高校分类与定位新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1):113-116.

[37]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9(13):42.

[38]朱铁壁,张红霞.高校分类新思考:知识生产与学生学习双重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24-30.

(责任编辑:袁海军)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Classifie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hina

PING Heguang,DU Yali, LIU Xincai

(JilinProvincialAcademyofEducationalScience,Changchun,Jilin130022,China)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cent decades’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we find that the research about conno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s not thorough, few research will be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universities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university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is not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the research results’ impact on practice is limited, people are not be concerned,research methods i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s single and so on. the research has a long way to go,we hope researchers can overcome the above shortcomings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unning orientation; review

2016-09-1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GH16655)。

平和光(1988-),男,江苏丰县人,教育学硕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杜亚丽(1967-),女,吉林通榆人,教育学博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评估。刘新财(1972-),男,山东文登人,教育学硕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0

A

1005-5843(2016)11-0001-05

10.13980/j.cnki.xdjykx.2016.11.001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分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分类算一算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分类讨论求坐标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