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民资孵化器生存样本调查研究

2016-12-30王世文

市场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资孵化器创客

王 惠,陈 璐,王世文

苏州民资孵化器生存样本调查研究

王 惠,陈 璐,王世文

目前苏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业条件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创新的重要引擎。但是苏州民资孵化器发展经验不足,资金募集困难,运营机制相对单一,只有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融资机制、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未来民资孵化器的发展。

民资孵化器;苏州;样本现状;优势;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加速释放,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苏州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型企业与领军型人才持续涌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截止2015年底,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89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分别为31家和58家,2016年7月新增创新型孵化器39家。但是,不少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资金募集困难,运营机制单一等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苏州民资孵化器的未来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苏州民资孵化器优势分析

(一)宜居环境优化,宜业能力增强

近年来,苏州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绿地覆盖率达45%,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7.4,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新区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而苏州地方政府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强,亲商爱商,创业条件完善,创业成本低;一流的产业基础、事业舞台和人才政策,吸引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入驻,大批兼具国际视野、管理才能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也前来落户。

(二)科技创新政策引导,财政财税政策稳固

加快构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利条件,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天使投资机构面向国家和省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资。政策性引导资金,对国家科技主管部门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管理单位,以科技项目形式,给予经费支持。落实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

2015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结构双提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量规模翻番。全市形成沿沪宁线万亿级;沿长江、苏嘉杭两个五千亿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型平板显示、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与集成电路、融合通信、高技术服务等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今,高新区已搭建完成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建有全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环保产业园等13家国家和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区做大做强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兴产业群体性突破,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苏州一直坚持“高起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则,注重各领域产业链构建与关键技术创新研发的前瞻布局。去年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80亿元、280亿元和280亿元,增长27%、37%和40%。在纳米技术应用、小核酸药物、融合通信共性基础材料等方向取得重大创新性技术突破,在新型平板显示、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取得群体性技术突破。2016年,苏州全市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55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83亿美元。去年,园区制造业税收增长13%,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0.2%、37.2%、80.5%。

三、苏州民资孵化器样本调查

(一)工业园区:苏大天宫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发建设以来,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5年底,园区已聚集启点咖啡、36氪、Plug&Play、苏大天宫、创客邦、蒲公英、清华启迪等47家孵化云计算相关产业的众创空间,其中8家被科技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总孵化面积5.8万平方米,吸引孵化了500多个云计算相关项目,其中吸引外地项目138个,占比约28%。

目前“苏大天宫”科技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中高科技企业14家,新经济企业23家。“苏大天宫”依托苏州大学科技产业资源、全球校友资源、苏州工业园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累计孵化创业企业200余个,其中各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近20名,引导投资科技项目40多个,发起了天宫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加速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联合投资超过5亿元,科技成果产业化近百项,带动了2000多名青年大学生创业。

(二)高新区:创客峰汇

苏州高新区是江苏省首批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获批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先进集体。2015年累计获批各类科技领军人才308人次,其中姑苏领军人才50人,省“双创”人才31人,集聚国家“千人计划”28人,省创新团队4家。苏州高新区省级以上孵化器企业共1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有5家。

苏州创客峰汇位于苏州创业园4号楼,总面积约4万平米,是由苏州创业园打造的一个众创空间集聚区。苏州创客峰汇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青睐,与苏州创业园20年的发展积累密不可分。苏州创业园是苏州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三家“国际企业孵化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依托高质量的创业平台,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累计吸引了1600多家科技企业在此集聚,培育出纽威、阿特斯等多家上市公司。

(三)吴中区:创客巢

苏州市吴中科技创业园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在园的软件及信息服务型企业159家,形成以互联网增值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产业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苏州市吴中科技创业园本着公益与效益并举,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平台本身效益和企业成本降低的双赢。

金枫广告产业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项目67个,其中产业园入驻项目50个,位于产业园B幢4楼的创客巢,是一个创业咖啡,定位“梦想起飞的地方”。800平方米的共享空间,内设办公区、会客室、项目路演区、健身区,充满了现代时尚的气息。创客巢今年新增创业项目4个,入驻创业项目已达17个,项目产业新兴多元,90后大学毕业生构成了创业团队的主力。

(四)相城区:创客空间

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全区财政性科技投入2975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5%。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9家,累计173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累计54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76家,累计407家,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全区人才总量达9.9万人,全年新增省“双创人才”3人,市“姑苏领军人才”5人,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24人。

2015年7月11日,“苏州新门户·创客空间”正式启动,从正式启用时的10余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经过一年的经营发展,已吸引超过44家创业企业入驻,人数超400人。2016年,苏州高铁新城开始创新“互联网+影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在高起点上加快打造影视产业集聚区。今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高铁新城专场活动重点围绕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举办。赛福基因、VR神秘谷、文心创影、超视界等6个高端项目新签约落户。

四、苏州民资孵化器问题分析

(一)资金募集困难,投资风险大

苏州民营孵化器并不是绝对的民资管理,在实际运作上是“政府投入,民资经营”模式,因此苏州民资孵化器的融资渠道在很大一部分上来说依赖着政府的财政支持。资金募集艰难。一方面,许多企业家对孵化器企业没有明确的理念,对扶持创业项目取得投资回报的盈利方式表示不放心。另一方面,要求公司或者自然人一下子投入大量的现金也比较难,只有少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偏好在孕育期提供“种子资金”。受制于单一的投资结构,我市相当一部分科技孵化器财力不足,发展缓慢。

(二)运营机制单一,服务体系传统

作为民资企业孵化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采用公司制运作,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孵化器集聚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弱,部分孵化器尚未建立起现代科技孵化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部分孵化器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体系没有跟上技术需求。缺乏专业化的孵化平台,孵化标准未落实到位,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全市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评价体系建设不足,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三)“二房东”现象依旧

虽然“二房东模式”对于初创团队具备较弱的孵化功能,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小微企业选择入驻孵化器,而这些企业选择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租金便宜。而对于孵化器的内容建设,很多孵化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低层次、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孵化成功率非常低。便宜的租金成为创业团队唯一的选择标准,随着租金上涨,以及大量的孵化器涌现导致孵化器平均租金下调,在无法提供更多孵化资源的情况下,许多创业者就会选择离开,寻找更为便宜的办公场地。这让孵化器陷入了恶性的生态圈中:为了价格而来的创业团队必然也会为了价格而去。而“二房东”单一的盈利模式,让大部分孵化器在入驻率面前不堪一击。

五、苏州民资孵化器发展对策

(一)完善孵化政策,推进创业新体制

以促进产业集群为核心,加强政府引导、管理和监督,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其适合的发展战略。发育期的企业应该力争做大做强,打造集群品牌;成熟期的企业应关注于扩大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增大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升级期的企业应着力于技术创新,更大程度地融入国际产业链中,形成围绕单个产业的生态系统。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孵化器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孵化的软实力。鼓励专业型民营孵化器的创建,集中在现有的条件下对某行业在孵企业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打造专业特色,提升企业软实力。

(二)扩展融资渠道,建立孵化新模式

将风险投资基金与孵化器结合,对在孵企业进行严格审核,选择出有市场前景,有成功可能性的研究科技项目,减少风险投资者的搜集成本;鼓励建立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孵化器资源共享圈,汇聚更多的人脉资源和产业资源。成熟的上市公司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产业资源和投资基金。吸引民间风险资金和国内外一流的投创机构,进一步扩大苏州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规模,倡导和支持风险投资更多的面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业风险投资战略合作,增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完美对接。

(三)推动技术突破,树立经济新支柱

着力于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如:云计算、大数据、纳米科技、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突破技术核心,以产业链的完善和创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资源的优势,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掌握最新技术成果,从根本上帮助大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最后,完善和提高现有载体的功能和水平,通过大学科技园、新生态创客城等各种途径,吸引更多创新产业进入苏州。

(四)吸收创业人才,营造创新好氛围

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着重对国家、省级重大研发载体的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人才、平台、项目”有机结合,并组织举办创新研发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园区、各类创新型企业招收专业人才,依靠战略新兴产业和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引进和创建创新团队,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加强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创建孵化器经营管理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国际交流,打造创业新平台

加强与国际高端项目的对接,依靠国际创新基地,吸引更多国际知名高校或者企业来苏州建立研究机构。办好国际交流协会,同时在海内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与知名高校联合设立跨国技术转移并购基金,以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和交流合作,加快苏州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速度。不遗余力地促成与海外产业集群的合作。通过与国外产业集群结成同盟关系,可以弥补资金匮乏、人才不足、技术短缺等问题,同时还可以依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知名度来提升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五、总结

作为苏州经济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苏州科技孵化器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新兴产业群体性突破,多种形态孵化器百花齐放。针对目前苏州民资孵化器资金募集困难、投资风险大,运营结构单一,科技体系传统等问题,需要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共同努力,完善孵化政策、拓展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培育技术型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如此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苏州民资孵化器未来长效的发展。

王惠,女,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陈璐,女,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王世文,男,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金融市场。

F127

A

1008-4428(2016)10-63-03

本文是江苏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苏州民资孵化器生存样本调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资孵化器创客
“小创客”有法宝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孵化器清场
创客
创客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民资入场
天蓝蓝,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