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活动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2016-12-29安学清

知识文库 2016年4期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是课改对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设定的基本任务,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具体体现,更是确保学生真正形成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一直采取的是“讲授式”教学模式,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也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学生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课改下,我们要有意识的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构建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活动的组织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1、先学后教活动的组织

先学后教是相对于先教后学活动而言的,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改变课堂“以师为本”教学理念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改基本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学生在自主尝试学习,主动应用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也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我组织了“先学后教”活动,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图文混排的相关知识;能够灵活的在文本中插入图片、剪贴画、艺术字、文本框等等,这些都是文本处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难点内容之一。之后,组织学生带着目标进行了自主学习,以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提出遇到的相关问题,比如:有学生提出:图片为什么不能像插入艺术字一样能够自由的移动?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图片不能旋转有点可以?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图片在进行位置设置后与模板中的位置不相符?……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接着,在学生先学结束之后,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尤其是图片的插入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拨,同时,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以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可见,在整个先学后教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先学后教的时间安排,切记不能将课堂回归于以往的讲授式课堂,否则,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先学后教活动的价值,要引导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小组合作活动的组织

在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的今天,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越来越重,他们互相之间谁都不服谁,谁都认为自己的是最好的,可是,现在的社会不能单打独斗,是需要合作的,这样才能做强做大。尤其是信息技术专业,每个人都不是电脑天才,都不是对信息技术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精通的,而合作则能让团队变的“精通”。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合作意识和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完有关“ppt”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结束了这部分知识的基本讲授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利用这章节所学的相关知识,比如:编辑幻灯片、设置幻灯片背景、设置动画效果、插入声音、插入文本框等相关的知识同时应用到一个ppt的制作之中,最终形成一套完成的ppt。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要在互相交流中完成任务,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高,对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

自主探究活动是课改下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活动之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和探究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Excel的基本操作”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的就是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去验证excel表格中的相关工具的应用效果,之后,在组织学生自主演示这些工具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我在针对一些操作不准确的地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确保高效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现,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确保高效信息技术课堂顺利实现,同时,也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