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探索
2016-12-29王峤梦
人文精神生动地反映了每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在中华文化当中,高尚品德、人性提升等特点被放大突出,特别唐诗宋词饱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古代文人是诗人有股深沉的人伦情怀,超洒脱的人格精神魅力、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和视死如归的人生价值追求,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本文将探索传统诗人的人伦情怀, 人性生命意识以及人生价值追求。
一、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源远流长。千年来艺术的光芒闪耀无比,渲染真挚的情感不胜枚举。浪漫豪放的李白、宁静致远的孟浩然、沉郁顿挫的杜甫、婉约凄美的李煜、清婉雅静的李清照、阔达豪放的苏东坡……他们的精神游走在字里行间与我们对话,向我们“说出”他们的际遇、人格、风骨、精神和追求,感受诗人们的人格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之处。
二、从唐宋诗词中体验人伦情怀
《孟子·滕文公上》是儒家学派人文教育中的要求。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黄炎子孙崇友尚道珍惜人文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在唐宋诗词当中,人伦情怀没有空间时间之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持久而高尚。李白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其中可以看出一种自豪的情感,李白认识孟浩然而自豪,为拥有这个朋友知己而觉得骄傲,所以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这一位朋友,让别人明白孟浩然好的品德。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示只要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可以互相安慰、相互鼓励。诗人的博大胸襟,诗人的高尚品德无一一不记录在纸上,无不渗透于字词句篇中。
唐代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南歌子》)和宋朝范成大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车遥遥》)都显示了对钟意之人的爱意深厚。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直接抒发难分难舍思念难忘之情,吐露生死相隔的辛酸。中国古代的诗人重视情感,原因是他们明白情感是人们存在的基本方式。人若是没了情就不是真正的人。唐宋诗词中的友情亲情爱情如同醇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浓厚。
三、从唐宋诗词中体会人性生命意识
每一位作家都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影响,但是有一位诗人一直坚持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一直坚持自己的人格。当诗人自身的追求与社会的潮流导向不一致时,诗人就会处于一种自怨自艾或者自傲自信的个体意识,表现的是一种独来独往不与世界同流的精神状态。他们蔑视世俗,藐视官场的小人和社会的腐败风气,并持有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在他们的词句下可以看出他们在抗争中表现的一种伟岸挺拔、不可侵犯的阳刚之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读者他们的文字就能感受到懦弱的庸人的心态,会更加崇拜诗人们那种坚守自我的自信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感到一种纯净的灵魂,一种心灵上的静态。诗句虽然简单,但是字字精要,简单几句就能让读者感到居高临下,感到飘逸潇洒,实在是人生的高雅之境。
在盛唐时候,有一位位卑不被看重的诗人,他在仕途上落魄,但在诗途上意气风发。就是因为在一处下落,就会法精神情感转移到另一处宣泄,于是就有了才华喷涌的现象,就造就了“风骨”的理想诗词。例如王之涣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黄雀楼》)中辽阔的景色,以百日、以江河奔流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来灌输无限生气,再升华他进取不息不懈追求的感情境界。
四、从唐宋诗词中明白人生价值追求
尽管在仕途上不得志,尽管在封建的政治舞台上知识分子不都能建功立业,但是受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的诗人都具有“济苍生,扶社稷”这样达济天下的胸襟。他们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无时无刻不关心民生疾苦,即使无职无权,他们任然如此。爱国情怀也因此以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深入诗词中,这也是一种最爱得深沉,最宝贵感人的品格。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陆游……
论对国家人民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感,非杜甫莫属,每一句诗句都刻画了晚唐的真实面貌和人们内心的痛楚。“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都表现杜甫的内心深处常常荡漾着悲天怜人的人道注意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入骨髓,深入到血液之中,更表现出他的忠恕之道、恻隐之心。许多人在遭遇到不幸的时候都在自怨自艾,而杜甫不同,他往往会想到那些比他更不幸人,忧天下人的疾苦,几乎到达一种忘我的境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现代的人不仅要追求新事物,还要追得上历史的潮流,要弘扬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生命力的精神,能穿越时空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正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人内心与价值的问题。唐宋诗词正是我们与诗人心灵沟通的媒介。探索其中奥妙与精髓,领悟其蕴含的博大精神,尤其是对人的关注与发展来反思人文情怀的当代意识。让古代的人文情怀继续传承与弘扬,继续在现代生机勃勃,让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