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赛前调控训练的研究
2016-12-29徐佳
篮球赛前调控是指在篮球比赛前的训练活动中,通过科学手段对篮球运动员身体情况和技战术能力等因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进行干预和调节,对训练对象、训练过程、竞技能力发展等不同系统施以程度不同的控制和调节,使训练活动向预定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在比赛时取得优异成绩为目的的方法和手段。篮球运动员赛前的调控情况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赛前调控得当则促进运动员水平的发挥,调控不当则对运动员的发挥有副作用或反作用。所以说,科学的赛前调控对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保证训练效果都有重要意义,也是优秀教练员高超水平的反映。
1篮球赛前调控的阶段划分
现阶段篮球比赛的准备期缩短,相应的训练期和恢复期也缩短,所以多数篮球赛前训练主要是小周期训练,训练时间一般只有2-3个月甚至更短,这就为赛前调节控制增加了难度。在赛前调控的准备阶段,先要了解篮球运动员的基本状况,如身体情况、技术、战术、心理的情况,从运动员的实际出发,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控。可以把赛前调控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强化提高阶段、模拟实战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互为作用,相互影响。
2对篮球运动员四大影响因素的调控
篮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主要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组成,篮球运动智能主要是在日常训练中形成的,赛前对运动智能影响不大,所以把现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四大因子作为赛前训练调控的主要因素,把基础训练阶段、强化提高阶段、模拟实战阶段等三个阶段的训练与这四大训练因子有机结合起来,对不同阶段的训练因子进行科学调控,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和提高,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保证。
2.1体能训练方面
无论何种运动,体能都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体能训练贯穿篮球训练的始终,是篮球训练的重要内容,是技、战术正常发挥和运动成绩的基础,所以,教练员对体能训练都十分重视,赛前调控训练要着重对体能负荷的把握,有针对性地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
基础训练阶段为后两个时期的训练打下基础,所以要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要根据训前的体能测定结果,合理安排负荷量和强度,负荷量和强度要适中,过大则导致机体疲劳等情况,不利于恢复,过小则形不成对身体刺激,没有效果,所以一定要形成适度刺激,才能提高体能水平。
在强化提高阶段,体能训练要和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有目的的提高专项素质。如把练习弹跳素质和抢篮球技术结合起来,把速度素质和练习快攻结合起来,该阶段要着重提高专项素质,专项素质提高了,运动员才能适应比赛,便于掌握高难技术,才能随心所欲地在比赛中应用,所以要着力发展专项素质。在强度把握方面,教练员要和运动员多沟通,在运动员身体条件允许下,用大强度训练刺激运动员,促使运动员产生超量恢复,促使运动员动作自动化,使体能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在模拟实战阶段,要参照前两阶段的训练效果,并且对比赛强度、对手都要进行客观评价,模拟比赛场景,根据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情况进行最终的赛前调控训练。可以以赛代练,合理安排负荷,使身体各项素质保持在稳定水平,要根据正式比赛时间进行负荷调节,最好使队员在正式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这样才利于训练效果和优异成绩的创造。
2.2技能训练方面
篮球技能是通过运动训练逐步形成的,技能是运动员发挥的载体,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技术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场上变化,才能更好的执行战术意图,才能满足战术的需要,所以说技能训练尤为重要。
在基础训练阶段,技能训练主要是打基础,要均衡各方面的技术要求,注重全面发展。不能一条腿走路,比如一些基层训练中,出现重视进攻而忽视防守等现象。打下扎实基础,不断严格要求,增加难度,要把技术能力的训练贯穿到训练的始终,从实战出发进行锻炼,在对抗、实战中提高技术动作的应用能力,要进攻技术、防守技术、攻防转换技术等技术并重,从而打造全面的运动员。
在强化提高阶段,要重视两个环节的提高。首先,要弥补薄弱环节。因每名运动员基础不一样,训练程度不一样,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会成为对方的突破口,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逐渐提高薄弱技术,以免成为制约球员发展的瓶颈。第二,要锻炼出适合队员的特长。特长对于球员的作用不言而喻,采取特殊措施和手段,重视训练内容专门化,加大训练强度,提高技术运用能力,苦练适合队员的技术,使队员拥有自己的特长,成为球场上的杀手锏。
在模拟实战阶段,要观察和总结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总结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优势技术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对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引导运动员发挥优势技术,对不足之处进行强化训练。运动员要珍惜好每次模拟比赛机会,大胆发挥技术,才能在真正比赛中熟练运用。
2.3战术能力训练方面
对篮球运动员而言,战术能力是队员能否和其他队员协调配合,能否发挥特长,制约对手的关键。篮球队因为场上的人员配置不同,场上情况不同,战术也是千变万化的。在日常训练中,要根据本队实际情况进行战术训练,并且模拟对手战术情况,才能做到临变不惊,发挥自己的战术优势。
在基础训练阶段,要培养篮球队员的战术配合意识,对其进行战术知识的培养,学习基础配合和知识,使其具备简单的战术配合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运动员,引导其形成稳定的两三人之间固定配合,形成稳定的战术小组。在此阶段,要积极引导,使队员熟悉基础配合,提高配合质量。
在强化提高阶段,教练员要根据队员的日常表现和特点,并结合对手可能出现的战术进行有针对性地战术训练,在设计或布置战术时,要根据本队队员的实际情况,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本队技术特长,有针对性地设计攻守体系。如本队后卫队员突破能力较强,战术可以围绕后卫队员的突分来进行,如中锋的进攻能力强,可以布置围绕中锋队员进行进攻的战术。在这个阶段,战术更有针对性,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战术,从而使得全队协调一致,能够随机应变。
在模拟实战阶段,要模拟出接近实战的比赛环境、比赛氛围、比赛强度、比赛对手来进行实战,对可能出现的战术进行检验,检验阶段训练成果,对战术上出现的问题要多总结,要熟练运用战术,明确队员和战术的主攻方向,形成特长战术,才能真正在比赛中取得实效。
2.4心理训练方面
篮球运动员具备稳定的心理尤为重要,对于技战术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心理训练要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调节。因为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贯穿于球员的生活、训练、比赛等各个方面,有经验的教练员会对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心理进行调节,但要注意在各种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注意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在基础阶段,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战术能力的培养,都是比较枯燥,大量的重复练习容易使运动员产生厌烦心理,在这个阶段要引导队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要队员谈心交流,使其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才能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强化提高阶段,随着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一些球员充满自信,也有一些没有出成绩的球员打起了退堂鼓,教练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球员,使其摒弃不良心理,给球员打气鼓励,但是又不能让队员盲目自大,自信心膨胀,使他们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在模拟实战阶段,运动员容易出现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教练员要善于发现球员的心理波动,调动球员的情绪,如果状态低迷要刺激球员,克服不良心态。要明确比赛的目的任务,客观分析将会出现的情况,鼓励队员敢打敢拼的作风,增强球员信心,引导队员自我调控,审时度势,具备积极的心态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迎接比赛。
3结语
所以,篮球运动员赛前调控训练尤为重要,赛前调控得当,易于取得良好成绩,要注重在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依靠科学的方法运用合理训练原则来指导各个阶段的训练,在实施过程中,要利用科技手段、注意区别对待弹性运用以上原则,不断总结摸索,不断调整,从而为训练服务,为比赛服务。
(作者单位:武汉晴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