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6-12-29马玉玲

知识文库 2016年4期

课堂教学在现代教育活动中,仍然占有主要阵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实现新课程理念,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论述了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必要性,转变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说明在英语课堂实践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就有战略性的意义。

在英语学习实践中,把电教媒体应用于课堂,能以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新奇感,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我要学”这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充份发挥多媒体作用可以高效率的促进英语教学,实现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目标,同时也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也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放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促进个性化学习。

一、创设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强调英语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而多媒体手段的引入,该我们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当教授英语音标时,可设置动画,按动鼠标,教学课件动态展示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变化、舌头的运程、口形的变化和气流的走向情况。画面形象生动,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反复听音模仿,很快便能掌握正确的发音。如果学生发音不太标准,教师按动鼠标,声音可以恢复,学生可以继续模仿和操练。这样的视听觉协同学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些音标的正确发音。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就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主体的兴趣,并被作为重点对象去感知。多媒体就擅长发挥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精心涉及教学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展思维,主动积极地学习。

三、化解难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课文的难点,而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能轻而易举地化解难点,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重视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之间的关系,把端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在改变授课方式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其发挥思维的能动性。

四、诱导创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能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激发学生突发奇想,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英语课堂上,可采用下列步骤进行英语语调训练:听录音——语音分析——变音练习——跟读练习——朗读练习——语音测验。教师可以利用控制台上的功能键,设置俩俩对话、四人小组或任意编组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通过监听进行个别辅导、检查反馈,既不影响其他学生听练或讨论交流,又能收到教室里收不到的效果。

五、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重要的英语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个别辅导的优越环境。在班级课制条件下,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因材施教比较困难。自CAI引入课堂教学,一对一的人机对话使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得到计算机的个别帮助,能为学的快的学生提供深化、扩充的学习内容,为学得慢的学生提供不重辅导材料,使各类学生分层递进,各有所得。另外,多媒体教学应该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更好的突破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快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多种教学媒体已进入中小学课堂。要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的教学目的,教师还要注意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方法上的启发性、效果上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我们一定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的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好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和使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关键在于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作者单位:大武口市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