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挫折教育的积极心理策略
2016-12-29张芹
本文主要就职业学校学生的挫折教育,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针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生理因素、就业压力等职业学校学生所面临的主要挫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积极面对挫折、加强调节能力、开展心理咨询、建设校园文化等应对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职业学校的挫折教育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探讨职业学校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对学生开展相关的耐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的直面挫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养成更加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锻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团队合作,建立信任的关系。据此下文将主要就目前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问题
1、学习压力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职业学校当中的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有本质上的区别,并且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更加趋向于独立自主,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内容同实际学习相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教育目标。再加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在中考当中成绩不甚理想,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些因素均会造成学生的巨大的学习压力。
2、经济压力
有一部分的职业学校学生,其父母往往没有固定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拮据。学习费用对学生而言是一副沉重的负担,再加之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需要一定的经济花费,这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极为重大的,学生的压抑、自卑与痛苦等心理便油然而生。
3、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重要心理需求,对于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交往经验,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一定的障碍困难,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引导,便会使学生在内心当中产生出烦躁、孤独、冷漠等负面情绪。
4、生理因素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对于自身的外观生理变化尤为敏感,自身生理上出现的任何不足之处,诸如身高、外貌亦或是体重等,均会致使学生萌发出挫败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5、就业压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初中学习阶段的成绩不佳,极易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担心自身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与能力,毕业之后不能够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好高骛远,同样会有困惑感。
二、职业学校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1、积极面对挫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积极的面对挫折,是战胜一切挫折的必要前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时候,人生的逆境会随时出现。而积极的面对挫折能够使人培养出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意志品格,使逆境成为学生未来成功道路上的起点。挫折教育的本质并非是教育学生怎样回避挫折,而应当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以一种更加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去直面挫折、困难,并在挫折的磨砺中不断成长。
2、加强调节能力
中职学校还应当提高学生的意志能力,促使学生在面对挫折困难时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个人对于挫折的耐受力与自身的调节能力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意志力并非天生的,是在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困难时不断增强的。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进行自我激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对自身优势与弱点的评价,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使自身才能最大化发挥的地方,从而弱化自身弱点所造成的自卑心理与不良情绪。
3、开展心理咨询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的挫折教育,可以采用心理咨询方法来给予学生以相应的指导,使学生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合理的释放,并促进学生对抗挫折能力的提高。在开展心理咨询时可针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挫折问题,展开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所产生的挫折心理的原因,进一步增强对挫折情绪的认知,以期最终能够正确的面对挫折心理,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此外还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所产生的各类挫折感的具体原因。对于无法改变并由客观条件因素所引起的挫折问题,应当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勇敢的接受现实;对于一些偶发性因素所造成的挫折情绪,则应当凭借自身的坚强的意志力走出挫折的阴影。
4、建设校园文化
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耐受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亦或是在某一方面的挫折感十分强烈时,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取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并增加自身的成就感,最大程度的降低由挫折心理所导致的负面情绪因素,使学生能够在校园文化的参与过程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感知人生的价值,并增强对抗挫折心理的勇气。
总之,致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受挫的因素种类众多,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具体的原因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措施、面对挫折,并增强应对挫折心理的能力。消极的回避挫折问题永远不如直面挫折。只有使学生能够正视并接受挫折,学会正确的处理措施,才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