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2016-12-29程亚飞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关系到体育教学工作的改善,以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
本文基于评价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引入模糊数学的决策方法,探索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型,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建设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借鉴依据。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评估评价的根本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把目标具体化,通过对评价目标逐步分解,转化为若干组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设置不同的权重,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C(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准则层即4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包括C1教学目标、C2教学过程、C3教学效果、C4教师素养,方案层为二级指标包含c1认知情感、c2 即能完成、c3 教学模式、c4教学内容、c5课程结构、c6学生参与、c7课堂效果、c8教学任务、c9技能水平、c10教态表现,共10个维度评价指标。
二、构建评估数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模糊数学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对这种模糊性做定量描述。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设计评价的数学模型,步骤如下:
1.建立评判因素集
评判指标集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因素集C={C1,C2,C3,C4};第二层为子目标因素集:
5.模糊综合评判
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对各个子因素集进行初级模糊综合评判得到:
将权向量W与各被评事物的R进行合成,得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因素集中的指标较多,指标涉及多个层次,而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相结合,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所以基于AHP-FCE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是最适合的。通过运用数学多元决策原理与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理论相耦合,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隶属度的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具有评价内容和主体多元化,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课题项目: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5B890003)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