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思政教育与中国梦相融合的途径
2016-12-29刘芳
自从我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梦”正逐渐的升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此做出十分积极的努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应该将中国梦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将中国梦作为我们自身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来说,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将“中国梦”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要使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目标坚定、动力十足,使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会对“中国梦”与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的叙述。
一、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在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才的优秀组成部分,是我们社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民族和国家中兴的希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觉悟,以及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各个地区都积极的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此外,在高校的体制改革与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繁荣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就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而言,其主流还是十分积极向上的。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的生活当中都能很好的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并且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希望。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外来文化对我们的社会也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冲击。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式,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拥有巨大的机遇面前,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生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同样的面临着各种粗俗文化的侵袭。而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内的各种矛盾也逐渐的显现出来。而与此相伴的各种差异性和独特性也伴随着出现了。这虽然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比较校级的影响。
而十八大以来所提倡的“中国梦”,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国家的青年。这不仅仅是领导人需要实现的梦想,更是全社会都需要参与实现的梦想。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大家必须付出更加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前赴后继。只有这样我们全社会所追求的中国梦才会变为现实。
二、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
在高等教育建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一直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一直以来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出现的,并没有被赋予其它更加高级的作用。始终没有作为促进人的发展而出现。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就其教学方式而言,仍然没有很强的先进性。而这同时使得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十分明显的提高。而就目前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缺陷而言,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和个体的重视程度有失偏颇
就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其往往会着眼于大众群体,重视群体化的影响,并借助群体的力量使社会向前进步。但是个人在其中的就会被大大的忽视,忽略了思想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同时也使的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明显的工具属性。
2、对教师和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够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思想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仅仅将大学生看做是简单的接受者,并没有意识到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主体,而这正是现代教育所极力避免的。在现阶段的高效思想教育工作中,90后占到了整体的极大部分。而众所周知,90后作为比较活泼的一代,在思想放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绝大多数的90后在个性,以及思想方面都表现的十分独特。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这在为思想教育工作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到来了前所未见的挑战。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目前教学工作的发展形势。在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思想建设工作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这种十分开放并且广泛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的手段来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大学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能够借此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目的。
3、对共性与个性混为一谈
就目前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大形势而言,多数的高效对此都没有十分足够的投入。在传授的方式上没有很明显的创新。虽然在教学范围上满足了绝大多数的学生,但是其整个过程都没有形成对个体差异性的重视。而这最终则会导致大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的欠缺。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中国梦”相融和的路径
在党和国家的不断号召和推动之下,我们十分有必要将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的解决。针对于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不断的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改革。
1、在课堂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利用第一课堂的重要性
第一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学习的首要渠道,在课堂上积极引入“中国梦”的深入教育,让学生不仅了解中国梦,更愿意做中国梦,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启发。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上,不仅可以讲解中国梦的理论内涵,还可以结合现实中的优秀实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牢固树立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来。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开发自己的视野,将思想教育工作的平台挪到更加宽阔的发展平台上来。并且要逐步的明确自己的社会目的,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使思想教育工作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这种传承了两千年之久的先进文化。我们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引导广大的大学生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传承先进的传统文化。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并且国内外形势也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必定会传播到大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造成比较巨大的冲击。而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统一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目前还具有一些局限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尊重。并且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使思想教育工作不再是一种形式,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阶梯。
3、开展务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中国梦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
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性技能强的学生时,必不可少的需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锤炼自己的意志力,主动去掌握各项专业的技能,使学生自身的理想与社会现实连接起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不断推进中国梦、民族复兴的实现。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食粮,其活动内容对全校师生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平台,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师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中国梦相关主题的辩论赛、演讲会、文艺汇报演出等形式的文化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宣扬中国梦精神,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添砖加瓦。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还包括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精神,因此,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等,比如举办“挑战杯”等需要创新的比赛,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下,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
中国梦”作为我们民族现在的奋斗目标,其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奉献实现的。尽管在奋斗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前所未见的艰难和险阻,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群众和领导人的上下一条心,它的最终实现不会离我们太远。而目前我们需要做的事将此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使“中国梦”正真的从我们脚下出发。
(作者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特师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