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中分层教学的研究

2016-12-29付秋梅

知识文库 2016年4期

生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如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如果一个班级里有五十名学生的话,那么这五十个同学一定会呈现五十种不同的个性特征,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也曾说过“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认为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而在国际上,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 50年代的英国也曾大规模实施过分层教学。时至今日,我们实行的是传统班级授课,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不同学生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既能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又能发展他们的共同性,让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呢,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一、目标分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实就是分层目标,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具体目标再细化,例如讲《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中我将知识与能力目标分化为: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条件,认识由爆发到发展的过程,包括运动的主力和中心城市的变化,领会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化为:自主学习,积极展示;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化为: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其中每一个目标的第一层次都是班级所有同学能够共同完成的,也就是第一个目标可以体现全体同学的共同性,而第二层次则要求班级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同学来完成,第三层次要求班级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够领略并完成。而后两者体现了班级同学的个体差异性。这样一来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又体现了他们的共同性。

二、备课分层:

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三维目标的不同的要求,在讲《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 我要求第三层次的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条件,认识由爆发到发展的过程,包括运动的主力和中心城市的变化,自主学习,积极展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意义和五四精神;以及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联系的方法看问题。

三、授课分层

首先,授课分层主要体现在我的学案制作上,我的学案分为三部分,其中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练习案,预习案的部分是大家提前完成的部分,其中这部分是全体同学都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的,比较简单,易懂。探究案部分我设置的是一道材料题,而这道材料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完成第一部分的同时,对探究案的问题给以相应的答案。第三部分是练习案,其中设置了三个不同梯度的选择题,由难而易 ,和一道材料题,其中材料题的三个小问,分别体现三维目标考查的三个不同能力。

其次,授课分层还体现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如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问题,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20世纪初期的国际国内大事件。而这个问题是班级所有同学都可以完成的,以及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我设置了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这两个问题,我将找班级第一层次的同学来完成。这样既培养了他们阅读归纳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授课中我还提出 巴黎和会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五四运动问什么能取得胜利?以及五四精神如何体现,当代中国的五四精神如何体现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教材中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需要回答问题的同学有较好的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底蕴,我将找班级二,三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通过不同层次问题的设置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练习分层

一节课后我们都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而作业有三个层面的功能:一是检查和巩固功能,侧重于知识和技能方面考查,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重在创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三是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第一层面的作业是针对第一层次学生设计的,第二层面的作业是针对第二层次学生设计的,第三层面的作业是针对第三层次学生设计的,再讲五四运动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针对三个层次的作业,从而使不同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的核心就是面向学生全体,正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作者单位:1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