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师院长拳教学现状及改革分析

2016-12-29蔺章桥

知识文库 2016年4期

随着国民体能素质的集体下滑,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通过多样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课堂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技,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学生体能。其中武术长拳教学作为可选课程之一,在学生体魄增强及强身健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选取遵义师院的长拳教学展开分析,探讨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武术作为我国的体育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底蕴,武术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因此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强身健体方式。遵义师院尝试在体育公共课程中融入武术长拳教学,既是对体育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对学生体能增强的尝试。但纵观其教学现状,受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错误影响,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遵义师院的长拳教学亟待改革调整。

一、遵义师院长拳教学现状分析

遵义师院为响应素质教育教学口号,积极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为增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其尝试开设了武术长拳教学,一时间得到学生的推崇,但是长拳教学相较于一般的体育项目教学,其教学难度与要求也同比加大,加上对长拳教学规范性关注的不足,长拳教学现状并不理想。首先学生逐渐丧失长拳学习与练习的兴趣。作为新的体育教学项目,长拳教学曾经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但是长拳教学的规范性要求与较强的教学难度使得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缺乏学习兴趣,长拳教学沦为形式,实际体育锻炼功效没有发挥出来。其次长拳动作讲解不规范,重点难点不突出。长拳教学往往需要教师的不断示范带动,如果教师本身长拳动作把握不到位,也很难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教师对长拳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也影响到长拳教学及练习的效果。遵义师院的长拳练习实效性差。再次教师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造成学生层次差异凸显,不利于班级范围内长拳教学的开展。长拳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学生对动作理解不到位很容易产生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对长拳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是长拳教学过程中,遵义师院的教师忽视了口令的作用。即使有部分教师重视口令教学优势,也没有针对长拳教学进行口令编制,只是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口令,学生对长拳教学兴趣不高,对动作要领的领悟也较慢,使得长拳教学难以取得实际教学收益。因此遵义师院的长拳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做好该校的长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遵义师院长拳教学改革方向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做好长拳教学的兴趣导入

体育公共课程的开展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想实现长拳教学的改进必须做好教学兴趣的调动。首先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要对长拳概念及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阐述,并就长拳学习的益处进行说明,鼓励学生树立长拳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通过对长拳教学优势的阐述使得学生消除对长拳练习的抵触情绪。其次教师要注重图片及视频等教学媒介的引入,让学生在树立长拳完整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奠定其后期长拳学习的持续信心与动力。

(二)长拳动作讲解要通俗易懂,做好教学关键与重点强调

长拳学习单纯依靠理论讲解根本起不到带动练习作用,长拳的学习主要靠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在长拳练习的过程中机体协调性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动作讲解与示范时必须要注重通俗易懂,对于一些关键性问题与难点问题进行详细阐述。长拳的学习需要借助朗朗上口的口诀,教师通过口诀汇编使其长拳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引导学生在口诀指引下练习动作。动作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重难点突出,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确保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记忆规律,通过详细的动作讲解,让学生快速把握动作要领,进入到长拳的练习中去。

(三)保证示范动作的熟练到位,教师要积极做好榜样示范

遵义师院学生在开展长拳练习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动作要领理解不透彻,对于长拳技法中的高难度动作难以准确无误地掌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动作示范的过程中要准确熟练,按照一定的层次性进行分布教学。教师要对长拳技法有着深刻透彻的领悟。可以将一系列的动作分解成小动作,借助分解示范与常速示范等形式给予学生真实详细的讲解,通过对快动作的放慢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熟记,学生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动作的层次结构,从而做好线路与身体变化的领悟。例如在讲解“腾空飞脚”时,可以先让学生原地拍脚,然后跳跃拍脚,最后腾空拍脚,通过一步步的动作分解,学生在多次练习与尝试后将一系列的慢动作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动作模式,达到长拳既定的练习效果。此外教师在示范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位置的选择。一般来说,教师选择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地方是最适宜进行动作分解示范的。如果人数较多,可以让前排同学蹲下保证后面的同学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在进行长拳动作示范时应正面示范,随着套路的不断变化,带动方向的变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示范位置的伴随性调整,使得自身始终站在套路前进的斜前方位置,只有这样的示范位置,才能保证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取最清晰的视觉观看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按既定教学顺序开展教学

长拳教学是系统性的教学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其教学遵循既定的教学顺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性教学。首先在教学初始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可以从最基本的掌、拳、歇步等动作教起,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指导,奠定学生长拳学习的基础。基本功的扎实练习服务于后期连续动作的学习,将这些基本动作与准备活动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活动肢体的同时使其快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增强对长拳技法的认识理解,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任何动作的示范讲解都是由慢到快的过程,由小到大的过程,通过基本动作的掌握到一般性动作的完成再到难度动作的尝试,形成对长拳练习层层递进的把握,对于其中难度较大要求较为复杂的则要单独练习,一旦中间卡住就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增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的掌握。

(五)借助口令开展默念式教学,帮助学生认真了解并记忆

前面我们提到过长拳教学有特有的口令,借助口令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与把握,借助动作口令也可以形成完整的动作节奏感,帮助学生将分解的长拳技法组织起来,形成完善成套的动作练习技法。在长拳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口令还可以起到组织课堂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例如“弹腿冲拳,马步架打,勾手侧穿踹”等就是对传统“1234……”口令的代替。长拳口令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得学生在记忆口令摸索长拳技法节奏感的同时,完成对动作要领的强化记忆,伴随着学生对口令的熟练记忆,其长拳动作的掌握也由生疏到熟练,当学生对口令熟记于心时就可以不再使用口令,让学生整齐划一地开展长拳练习。

结束语:长拳教学作为遵义师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尝试,理应发挥体育教学功效,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基于其教学现状必须做好教学方式、教学示范规范引导及教学口令的记忆,才能实现长拳教学的规范化,实现强身健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