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图书馆与国家文化主权建设

2016-12-29赵群

知识文库 2016年4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多自由、庞杂信息展现在我们面前,文化信息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军队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要更好地选择、加工和利用信息,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主权确立,确立国家文化主权的平台和战场。

一、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血气传统的回归和觉醒,是对民族文化发展的自我承担,更重要的是,文化主权回答了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成为这一民族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基础在于一个国家拥有军事主权和经济主权,同样,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同样需要主权学说对它进行理论上的支持和铺垫。而文化主权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权学说。21世纪,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全球化推进中的一个重要的议题。但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单一的或者单方面的崛起,而是在全球化争的背景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道,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如果脱离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既得利益的大国中来谈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但是没有可能,更有才良大的危险性。中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改革开放30年,西方文化的人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尤其是中国的年轻的一代,不但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更多的潜移默化的被西方文化所影响。因此,对推进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确保文化主权,每-个中国人具有责无旁贷的重任。

纵观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都保持持续不衰的经济增长,能够依靠“硬实力”而长期走在世界发展得前列,古代历史上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巴比伦王朝、中国的唐朝都一样走向了衰落,到了近代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日耳曼德国、日本这些国家,依附于经济或者军事上的"硬实力",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马但是拥有文化软实力却可以让一个国家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导地位。我们可以看当今的美国,其实美国更多的是在世界上推销自己的文化,这一点,我们从各个国家涌向美国的移民潮就能看出来。然而同样与美国曾经一样的超级大国苏联,最终的瓦解事实上是文化软实力上的脆弱和对文化主权的漠视。

二、军校图书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主权关系论

从中国的国家历史传统的战略思想来看,每一次中国的崛起都是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下的,中国人强调文化乃是立国之本。在《论语》子贡问政中有一段,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三者何先?”孔子曰:“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里所说的“足食,足兵,民信”就是我们今天国家战略所表述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软实力或者说是文化主权。所谓“必不得已而去”,当然不是真正的去掉,一个国家的强大当然离不开经济和军事力量,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国家战略的优先价值秩序。孔子强调文化是立国之本,文化主权是高于一切的可以任意拓展的不断延伸的一种主权形式。

军队院校图书馆作为军队高等教育的知识收集、加工、存储和传播的中心。不仅仅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和服务,更重要的作为军队院校建设发展的智库而存在的石军队院校培养的是我国的硬实力,同时不能忽视软实力的建设。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军队院校图书馆的意义不仅仅是智库或者资料集合体,更重要的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和推进文化传播的平台。未来可以预见,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不但是基于资料增多的量变,更多的是基于文化主权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军校图书馆与文化主权的关系,军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升和拓展文化传播的领域,同时又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更是西方文化想要渗透和侵她的阵地,军校图书馆运用文化交流和融合来潜移默化文化主权在读者心中的确立,推动文化主权的渗透、确立和扩张;文化主权反过来对军校图书馆发展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对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规划和前景。

军队院校图书馆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主权与其的重要关系。军队院校培养的是我国军队力量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将来结束学业进入的军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军队要不惜一切的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那么仅仅掌握了战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未来更应当注重培养战略眼光,除了会用枪,还要会用头脑来战胜敌人。我们不仅仅需要硬实力来震慑敌人,我们更需要软实力来包装我们的硬实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所面对的读者,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对知识渴望的人,还是一个军人,从文化主权的层面推进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单单是对于军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传播的需要,更深层次的是通过对于军人的文化传播从而达到扩展和深入文化主权内撼的目的。

军队院校图书馆自身的特性深入了文化主权与其的重要关系。军队院校图书馆本身就是具有特殊性的,不光面对的读者特殊,它所发展的战略思维无不围绕着我国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维。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国家军事战略指到哪里,我们军队院校图书馆的知识保障就达到哪里。国家的军事战略就是为国家主权而服务的,文化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更应该被重视和发展。领土主权是实体存在的,我们需要捍卫,文化主权是虚拟的,一样需要我们保障,而且作为虚拙的文化主权,不但会不限扩张和影响深远而且文化主权的强大能更深入的说明和反映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崛起。近年来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迅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军队院校图书馆未来推动文化主权的发展与确立

作为军队院校的图书馆,我认为在新的历史使命下,更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平台和阵地作用,让文化通过图书馆这样一个自由充分的平台展示它更加伟大的作用。第一,文献信息的收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通过严密的选择来达成的。在选择的过程中,军队院校图书馆馆员应该基于文化主权的广度和深度来考察文献,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这个文献的单一可用性。例如,黄岩岛的主权问题,不仅仅能从法律、军事、经济的角度考量,也可以从文化史、文化发展圈的角度考量,让读者从不同的视野和深度来理解黄岩岛对与主权的重要性。文献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决定了一个军队院校图书馆的深度。第二,利用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平台,来专门开辟关于文化领域的座谈会、讲座、视频播放等等,例如前段时间非常引人注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多人仅仅将它看成一个饮食纪录片,事实上它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和解释,我们应当利用很多机会介绍和传达国家文化,通过文化来潜移默化读者,来增强读者的爱国情操。第三,多给军队院校读者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开辟学员文化大讲堂等栏目,开设征文、设立奖项,鼓励军队院校的读者走进文化领域,提升个人软实力,从而提升整个军队的文化软实力,确立国家文化主权在军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进一步证明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在这样一场新的支化秩序的掌控权的争夺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上升到主权的高度去审视,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和冲击,必须要进行转型和抗争。文化主权,不仅仅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背景下提出的发展中国文化的战略构想,更加重要的是,文化主权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关系着整个炎黄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在军队院校,主权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军队院校图书馆在未来担负着推进文化主权的重要人物,在发展中,更应当认识到文化主权的重要性,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文化主权的深入拓展提供平台。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