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跑步培训的意义与策略
2016-12-29余莎
跑步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基础性的运动,可以通过身体之间的扭动提高心肺的调节能力和身体免疫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运动意识逐渐减弱,美好的大学生活使大学生的懒惰性得到加强,为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免疫力,各高校应积极开展跑步培训课程,通过有效地训练方式提高大学生对跑步的认识。
一、大学生跑步培训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脊梁,担当着祖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时期下,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训工作,跑步作为一项基本运动,可以很好地增强呼吸系统和调节心血管系统,通过全身关节的互相配合和相互协调,能够增强运动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全身的神经组织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经常跑步还可以治疗失眠等因神经兴奋引起的疾病,由于多数大学生习惯晚睡晚起的生活,易引起神经组织的不协调,严重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通过跑步培训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加强大学生跑步培训,一方面可以充实学校的精神面貌;最主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跑步作为一项基本的运动形式,应该灌输到整个大学生活,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
二、大学生跑步培训的现状
大学生跑步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耐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懒惰因素也被激发,平时缺少锻炼并且学校未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早操跑步训练,在体育课上,缺少跑步项目,忽视跑步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要知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课前预热与身体放松,跑步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可以有效地对身体进行放松,使学生在进行专项训练时不易受伤。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跑步培训现状,可以发现大学期间实施跑步培训的学校少之又少,一方面学校通常只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培训;另一方面跑步培训的方式较少,主要以晨练和体育课的形式进行跑步培训。
三、强化大学生跑步培训的策略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型人才,有必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跑步作为一项基础运动,科学的跑步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但盲目的追求速度和力量,不仅不会起到锻炼的作用,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因此在跑步锻炼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培训。
1 加强跑步培训,提高跑步认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多数大学生对跑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将重点放在了学习上,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课余时间大学生将重心放到了学习上,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跑步是一项基础性运动,对身体素质的增强不能起到有效地作用,进而在课余时间不重视跑步的培训。作为学生的辅导者和领导者,学校应主动加强对学生跑步培训的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跑步培训可以提高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
2 建立科学跑步模式,提高跑步效率。大学时期的学生,身体骨骼柔韧而富有弹性,盲目的跑步只会使身体各部位造成伤害,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跑步训练,如每次进行跑步训练时,都要慢跑两圈,把全身的筋骨和各个关节活动开,其次在慢跑过后还可以对腰、腿等关节的放松训练。在跑步训练中,要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跑步训练模式,要在自身允许的情况下做快速跑、反复跑,提高跑步速度。在跑步训练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跑步技术,包括跑步的动作、姿态、身体的扭转程度,切不可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左右横摆臂、重心不集中、扭腰等危险动作,要建立科学的跑步模式提高跑步效率。
3 进行耐力培训,提升跑步时间。耐力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学生的跑步时间和跑步效率,使学生能够做到有氧运动,还可以通过耐力训练提升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大学生的懒惰性逐渐增强,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逐年萎靡,通过对学生进行培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这种状况。在训练过程中,不要盲目的进行耐力培训,要结合每位同学的自身状况进行有氧耐力培训,合力安排跑步与休息的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势在必行。本文从跑步培训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跑步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大学生跑步培训的现状,最后从跑步培训的意义、模式和耐力三个方面探究大学生跑步培训的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