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探讨
2016-12-29卢巧时
想要确保高等教育院校师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学科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重视自身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师生的指导性材料查阅提供便利,这样才能为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高校图书馆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为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高等教育院校的图书馆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主体,它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高校师生的自我提升诉求,在服务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以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服务。这是构建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现实条件基础。
一、对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分析
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构建尽管较为符合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教育经费的制约,因此,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对依靠图书馆自身力量开展新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是很难取得实际的阅读服务效果的,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投入范围之内,高等教育教学院校的图书馆必须在强化读者同图书馆的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新模式的探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关系,增强读者对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参与热情,对读者群体中所蕴含的学术资源进行良好的筛选和整合,这样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现实阅读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还需要不断开发更新、更好的服务项目,将读者阅读同学科教学资料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读者的内在潜能,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建设。
二、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探讨
2.1以读者需求为基础,构建合理的服务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模式创新和学科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指标。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如果只是仅仅依靠硬件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在读者参与的基础上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与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进行联合,以此来打造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建设还需要注意给读者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这样才能确保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热情与激情,保证广大读者更积极、更自主的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之中。
2.2提升读者的参与程度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科服务新模式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对读者的需求和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合理需求状况,以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在读者参与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自主性。对于广大高等教育院校来说,学生是图书馆现阶段最主要的读者,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因此,高校必须注重提升学生对图书馆工作的参与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必须注意的时,由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原因,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组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必须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挖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以让更多的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参与到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中来。这就需要高校提升思想认识,充分、准确的认识到学生对高校图书馆工作参与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和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更好发展。
2.3积极使用各种先进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因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构建和创作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大力参与,高校需要充分激发这类人才的创新热情,借助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并进行积极大胆的服务模式创新。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图书馆的服务机制、体制,从制度体制上为人才创新能力的激发奠定基础。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周全的阅读服务,但在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中,并非是任何先进技术都是可选的、合理的,因为无法获取读者认可和接受的先进技术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服务效果的,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结语:总之,随着共享共建思想的深入人心,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拓展读者参与的空间,积极同读者进行合作,不断创新读者参与模式,通过对读者群体中分散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合出读者认同和接受的服务新模式,让高校图书馆成为读者和资源联系的桥梁和枢纽,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