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的语环境下对外汉语课堂中情景语境的扩展
2016-12-29唐婧
语境,顾名思义,即语言环境。任何一种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学习与练习,才能将目的语学好。对外语学习而言,语境一般分为两类:目的语语境与非目的语语境。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如学习者能在目的语语境下学习,那对于掌握目的语是非常有帮助的。吕必松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对留学生来说,尽管来华留学比在国内学习汉语进步快,但由于是在校学习,大部分学习时间仍在传统课堂上,师生面对面授课,学生只能与教师交流。现今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无论是口语还是综合课,教学内容又多从生活文化切入,大多为情景式课文,如只是就课本将课本,根本达不到学习目的语的情景语境要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堪忧。因此,如何才能将课堂语境进行延伸扩展,让对外汉语课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从而接触实际情景语境,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
何为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Lyons(1977)把情景语境解释为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者双方、场合、话题等。1课堂上情景语境的创设可以使教学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此外,在教学效果方面,情景语境下的语言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文化信息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要讨论的并非把完完全全真实的情景搬到课堂上,而主要是通过想象与模拟再现情景的方式来进行。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是重要因素。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处理好,这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当是双向的、互动的,只有这样教学中的各项任务才能达到学生进步、教师也得到收获的目的。因此,要做到情景语境在课堂顺利模拟或者再现,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与留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1、教学态度积极
笔者以为,只有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才能让知识的输入与吸收取得良好效果,因为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加快知识的转化与储存。师生的情感态度如何才能渗透到教学中呢?这是师生双方的共同责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与所需要的情景语境,事先准备好所需教具与生动、形象、有趣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为学生营造轻松真实的语境,减少学生的压力与焦虑。另一方面,学生当明确学习目标,珍惜在目的语环境下的学习机会,课前认真配合教师做教学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创设的情景语境,真实体验模拟场景,让汉语学习乐趣多多。
2、师生关系融洽
师生关系与国籍、年龄、身份地位无关。不管是中国师生,还是国外师生,又或是跨国师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都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中国传统课堂上,并不注重强调两者关系,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则大部分时间是坐、听、写,知识的输入是单向的。而对外汉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目的语进行交流、学习、工作,因此,使用目的语在课堂上交流也是保证汉语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表现出过于严厉、刻板、不苟言笑,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视若无睹或反应过于平淡,学生会望而却步怯于回答问题甚至互动;而学生在课堂上若嬉戏打闹、玩手机睡觉,不尊重教师,那么也无法对学生产生孺子可教的情感,也不会对学生倾注太多关注。所以,对外汉语课堂上师生应成为关系对等的朋友,互相理解与尊重,这样的师生关系氛围下才能创设出活泼生动且有教学价值的情景语境。
以上两点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语境创设是非常必要的,有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态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作为教学过程主题的两者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情景语境的扩展有何途径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情景的创设应当自然而非刻意,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教师创设的语境中。下面笔者将从自身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扩展课堂的情景语境:
1、教师提前进入预设情景
每位教师在进入课堂的时候,是否都是一成不变的夹着课本提着作业呢?如果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总是这样的开场白,那就过时了。例如,在讲授购物这一话题上,笔者尝试提着的是一袋蔬菜水果和衣服裙子等进入教师,而且有意让这些“临时教具”露出来。当学生看到这些东西时,肯定是惊讶,然后教师再开启话题:
老师:老师刚才去买东西去了,你们看看买了些什么?
学生1:老师买了吃的东西。
学生2:老师买了衣服。
这时学生的词汇量还很有限,只能说简单的词语来组句。这正是教师创设的语言点,这个时候可以趁热打铁。
老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吃的有什么?黄瓜(同时展示实物和PPT),有辣椒(展示实物,同时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这个吗?)并告诉学生我们四川人的口味。(此处可以与学生互动很多,包括常见的川菜、川菜的味道、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蔬菜水果等等,让学生介绍自己国家特色菜或者蔬果。)
老师(拿出衣服):大家再来看看这件衣服漂亮吗?你们喜欢这个颜色吗?(再展示尺码),这件衣服是m号的,你们穿多大号呢?你们想试试吗?
众学生:老师多少钱?(此处可以讲解贵、便宜、讲价、打折等词语)我喜欢蓝色、绿色、红色、白色……我穿s\m\l\xl……(此处可讲解颜色、尺码以及胖瘦等等)
以上师生的互动中,学生不仅仅在学了购买东西的一些词汇,还扩展到文化方面。在熟悉了以上一些之后,教师可以继续下一步的情景创设。
老师:这个周末同学们想来老师家吃饭吗?这件衣服老师不太喜欢了,有没有同学想买呀?老师便宜卖了……
众同学:想,老师我想吃……,老师我可以做泰国菜吗?衣服老师送给我们吧?老师太贵了,再便宜一点吧。
在这样的对话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也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语境中自然习得了情景交际的能力。同样,在讲生病、运动等话题上,都可以采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情景语境创设方式。
2、教师课中创设情景语境
这类情景语境的创设一般用于综合课的语法课的讲授上,因为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先要掌握基本的用法,如果一来就用情景语境,随意轻松的氛围来学习,那么学生很可能用上自己的习惯来表达而不遵循地道合适的表达。以笔者经历的教学案例为例:在讲授“见面”一词时,教师必须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离合词,当然,关于离合词的定义可以不用像对中国学生讲语法知识般讲授。此时可采用反复举例如“洗澡”“吃饭”“拍照”等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这种词语并说出这类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讲解离合词接宾语的时候是只能取第一个字,如果要加数量词或者副词,那么必须置于词语的两字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的讲解,学生在知道了见面的意思之后,让学生只是单纯造句,学生很可能会说出“我去见面了朋友。”或者“我和他见面一次了”或者“我们见面完了”这样的错误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一旦脱口而出,学生很难再纠正回来,形成习得性偏误。所以笔者任务,在必要的语法讲解方面,教师应先讲解再趁热打铁创设情景语境,可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演练一遍,并规定学生必须用上刚刚所学新词,这样,既巩固了记忆,又反复练习,能减少以后表达和做题中的错误。
3、教师课后创设情景语境
所谓课后创设情景语境并非让教师补课,而是教师在准备讲授文化类的话题上,可以提前一次课准备好资料,这类资料一般都是电子版:如歌曲、图片、视频或者影片。如在课堂上首次播放既浪费时间也容易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而这恰好适用于课后创设情景语境。让学生将教师准备好的资料拷贝回去,自己观看并通过字典、网络、或者询问中国朋友的方式来了解。下次课上,教师会将课堂带入这个文化的氛围,例如端午节,课前给学生的资料有包粽子的视频,有粽子的种类及形状的图片,还有咸鸭蛋的制作以及一张0分试卷,还有屈原的图片以及划龙舟比赛,而课堂当天则把粽子和咸鸭蛋当作奖品,回答对问题方能获得奖励。这候教师可再次将拷贝的资料播放,学生再看这些音频时注意力已经不完全是资料了而是绞尽脑汁想老师提的问题,能集中注意力回归问题本身。
再如,在外出就餐话题的情景语境创设上,教师可提前准备,在讲授该话题前一周左右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有时间准备,将任意一次外出就餐情况全程录制视频,要求学生在先预习课本上的相应生词和习惯性表达,并在视频中用到这些知识点。待课堂上讲授该话题时,教师通过播放学生录制的视频来再现情景语境。因该视频学生已观看多次,所以课堂重点将是一一分析视频中学生们的表达方式和肢体行为,学生说得好的教师要进行鼓励和表扬,表达不够地道的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并让大家反复练习牢记。另外,关于学生的一些不合理行为也应当指出,并告诉学生这样做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如此一来,课堂学习不仅有模拟场景,还有真实场景的再现,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有中国文化习俗的理解。课堂也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导向,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吸收知识且记忆深刻。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世界上大部分汉语学习者都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效率并不高。而目的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教学也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这也脱离了实际的语言情景。对外汉语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要求教师用汉语讲汉语,留学生对于汉语文化背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若不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出情景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吸收知识,汉语教学就只能走死记硬背的老路子,这就与非目的语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培养留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师生要在心态及关系上调整,教师要如何注重课堂语言环境,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语境。
当然,文中笔者提出的三点关于课堂情景语境的扩展方法并非是全面或一点有效的,针对具体的高校教学规定或教师的性格特征又或是留学生存在某些具体特殊情况,这些情景语境的扩展方式也不一定适用于具体某一教学内容的讲授上。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自己喜欢且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情景语境的扩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可以被学习和采用的。笔者也会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探索发现更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语境的扩展方法,让学生能学得有趣有效,教师能教得愉快轻松,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