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

2016-12-29许忠文张彬彬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4期
关键词:指标值森林资源比例

许忠文,张彬彬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 530011;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 410004)

广西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

许忠文1,张彬彬2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 530011;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 410004)

基于2014年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依据《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和《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等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与准则,构建了4个层次36个指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利用综合评分法来计算可持续性综合值。结果表明:广西永福县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均属于可持续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实现率分别为0.8212,0.8874,0.6419和0.7292;永福县森林经营可持续性综合评分为0.7700,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阶段。

AHP;实现率;森林可持续经营;永福县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拥有着人与动物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广西林化产业的兴起,人们对林木资源的需求相应增大,尽管广西扩大了桉树、杉木纯林的种植面积,但由于种植的树种太过单一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使得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距离可持续利用这个目标也越来越远。对此,鉴于广西的县域级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很少,所以基于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以参考《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为主,同时参考了《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中国西南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1-7]以及《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8],结合当地的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评分法建立永福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广西永福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综合评价研究,有利于提高广西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

1 研究区概况

永福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109°36′45″—110°14′16″E, 24°37′52″—25°26′34″N,是广西的林业大县,全县最高海拔1 291.6 m,最低海拔120 m;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区,冬季短暂,夏季漫长,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多达2000 mm,相对湿度78%左右,多年平均气温达18.8 ℃,极端最高气温达38.8 ℃,≥10 ℃的年积温6005℃,年均蒸发量在1 537 mm左右;土壤以红壤、黄壤、石灰土和紫色土四个大类为主,红壤这一类型占的比例最大;境内有维管束植物1100多种,以被子植物为主;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鸟类15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240种左右,哺乳类动物约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动植物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动植物约30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主要采用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林地落界调查数据,相关资料采取群众问卷调查、对关键信息人的访问和专家研讨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

2.2 研究方法

将永福县森林资源看作一个系统,比较系统内层次之间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利用比较结果构建判断矩阵,邀请专家应用层次分析法[7]对该评价体系评分,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通过各个专家评分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再将各个指标量化以求得各个指标的现状值,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的发展潜力以及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划来为各个指标确定一个理想值,最终将量化得到的各个指标的现状值与相应的理想值进行比较,得出实现率,各个指标的权重值与其实现率的乘积即为最终评价值。

3 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构建及计算方法

以《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经营指标》[1-5]和《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8]为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采用咨询行业专家、关键信息人的访问和专家研讨小组讨论方法选取了4个层次36个基本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构成及计算方法详见表1。

3.2 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成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所涉及的计算过程如下[10]:

1) 判断矩阵的构建。

表1 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总目标层A目标层B类目标层C指标D指标计算方法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A森林资源可持续性B1资源数量C1资源质量C2资源结构C3林地面积保有量D1林地面积/hm2森林面积保有量D2森林面积/hm2森林蓄积保有量D3森林蓄积/万m3林地生产率D4(有林地蓄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D5(森林面积/国土面积)/%林地利用率D6((森林+未成造)面积/林地面积)/%公益林地面积比例D7(公益林面积/林地面积)/%用材林幼、中龄林比例D8(用材林幼、中面积/用材林面积)/%桉:竹:松:杉:阔比D9桉、竹、松、杉、阔比例

续表1 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总目标层A目标层B类目标层C指标D指标计算方法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A生态系统可持续性B2经济可持续性B3社会可持续性B4生物多样性保护C4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C5水土保持C6农民收益C7木质收益C8非木质收益C9社会效益保持与加强C10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C11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C12天然林面积比例D10(乔木天然林面积/乔木林面积)/%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比例D11(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林地面积)/%保护区面积比例D12(保护区面积/国土面积)/%健康林木比例D13(健康林木面积/林木总面积)/%混交林面积比例D14(乔木混交林面积/乔木林面积)/%病虫害发生率D15(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森林面积)/%土壤侵蚀比例D16(林地土壤侵蚀面积/林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比率D17(已退耕地面积/应退耕地面积)/%水土保持林面积比例D18(水土保持林面积/林地面积)/%林业产值比例D19(林业产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资金对林业支持占D20(投入林业的资金/财政收入)/%林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重D21(林业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万元达到速生丰产林的用材林比重D22(速丰标准的用材林面积/用材林面积)/%用材林单位面积蓄量D23(用材林蓄积/用材林面积)/(m3/hm2)用材林消耗量与生长量比D24(用材林消耗量/用材林生长量)/%经济林、毛竹林产值比例D25(经济林、毛竹林年产值/国民生产值)/%森林旅游、游憩产值比例D26(森林旅游、游憩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林下种植、养殖产值比例D27(林下种养殖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森林旅游、游憩面积比例D28(森林旅游、游憩森林面积/森林面积)/%碳汇量D29(森林面积∗3.524(t/hm2))/t林业部门创造就业数量D30林业部门创造就业数量/个森林资源权属明晰程度D31集体林区林改发证率/%林业纠纷调结率D32(林业纠纷调结数/发生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健全程度D33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D34(大专学历以上数/林业职工数)/%林业技术人员比例D35(林业技术人员/林业职工数)/%森林资源数据动态监测程度D36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

3) 通过一次性检验后,把各专家评分结果采用算术平均法得出各个指标的最终权重。

3.3 实际值收集和量化

主要从林业系统常规调查统计数据中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至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在问卷中设置5个等级,按等级打分,然后采取算术平均法计算最终得分。各等级对应得分见表3。

表2 RI取值表阶数RI阶数RI1230 5240 8951 1261 2671 3681 4191 46101 49

3.4 理想值确定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体系旨在衡量设计的指标是否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理想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对每个指标设立一个理想值MK,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的发展潜力以及永福县的相关林业规划、政策来确定该评价体系项目指标层指标的理想值。

表3 问卷等级得分表等级得分差 0~25 一般26~50 中等51~75 较好76~90 好91~100

3.5 实现率计算

将收集的基础数据因子进行计算,得到每一个指标的实际值CK;将每一个指标的实际值CK和理想值MK的量化结果通过求比值的方式得到该项目指标层具体每一个指标的实现率R,当实现率R≥1时,采取归一化处理,使实现率为1,此时可持续状态已经达到理想状态;若实现率R<1甚至为0时,同样采取归一化处理,使之为0~1之间的某一个确定的值。[11-12]

3.6 综合指标计算

采用综合评分法来计算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指标值,见公式(1)[11-13]:

(1)

式中:Y表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m表示目标层指标个数,n表示类目标层指标个数,l表示项目指标层指标个数;W1i表示目标层中某一个指标的权重;W2i表示类目标层中某一指标的权重;W3i表示项目指标层中某一指标的权重;Rk表示第k个项目指标层指标的实现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永福县物种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珠江干流洛清江河水发源地之一,因此永福县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重要。从表4可知,指标权重值较大的前5个指标中有:D12(保护区面积比例)、D10(天然林面积比例)、D5(森林覆盖率)、D18(水土保持林面积比例),充分体现了永福县森林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永福县是广西杉木主产地之一,因此D22(达到速生丰产林用材林比重)指标权重值排在了第四位,较为突出。从指标权重评价结果看符合永福县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表4 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各层指标权重目标层B目标层权重类目标层C类目标层权重指标D指标层权重最终权重值WD10.250.0179C10.30D20.360.0258D30.390.0280D40.330.0308B10.244C20.38D50.380.0354D60.290.0270D70.360.0285C30.32D80.320.0253D90.320.0253D100.350.0387C40.40D110.280.0310D120.370.0409D130.380.0298B20.278C50.28D140.320.0251D150.300.0235D160.290.0258C60.32D170.340.0302D180.370.0329D190.370.0291C70.30D200.330.0259D210.300.0236D220.360.0340B30.261C80.36D230.300.0283D240.340.0321D250.360.0317C90.34D260.320.0281D270.320.0281D280.350.0289C100.38D290.300.0247D300.350.0289D310.350.0251B40.217C110.33D320.350.0251D330.300.0215D340.300.0189C120.29D350.450.0283D360.250.0157

4.2 评价指标的量化结果

经过对数据收集和计算,各项目层指标的理想值、实际值以及实现率见表5。

表5 各指标的实际值、理想值和实现率指标现状值理想值实现率D1230272 6230335 61 00D2207452 0209127 11 00D31004 01200 00 84D461 375 00 82D574 280 00 93D696 097 50 98D740 045 00 80D832 045 00 71D90 8:0 6:1:1 2:6 40 5:0 7:1:1 2:6 60 95D1065 870 00 95D1138 845 00 86D1211 015 00 73D1389 3100 00 89D1464 670 00 92D150 3%<1%1 00D1620 03 00 15D1791 3100 00 91D1818 120 00 90D1921 820 01 00D204 48 00 56D210 40 40 92D226 520 00 32D2365 085 00 76D2436 760 00 61D253 65 90 61D261 32 50 39D274 66 50 71D289 815 00 65D29731060 8788600 00 93D3016000 030000 00 53D3191 0100 00 91D3282 7100 00 83D3380 095 00 84D3460 090 00 67D3527 050 00 54D3670 095 00 74

实现率较高的5个指标分别为:D1(林地面积保有量)、D15(病虫害发生率)、D19(林业产值比例)、D2(森林面积保有量)、D6(林地利用率);实现率较低的5个指标分别是:D16(土壤侵蚀比例)、D22(达到速生丰产林用材林比重)、D35(林业技术人员比例)、D26(森林旅游、游憩产值比例)、D30(林业部门创造就业数量)。可知永福县林地、森林、林业产业等在数量的方面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应该主要放在林业结构调整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上,比如水土流失严重地方转换经营方式,在商品林地上提升速生丰产林比例,加大森林旅游开发力度,加强林业的管理和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4.3 综合指标值计算结果和评价

结合表4、表5给出的相关计算数据,计算可得出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的一个综合表现值,见表6。

表6 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综合值总目标层A综合指标值目标层B综合指标值类目标层C综合指标值C10.9362B10.8874C20.9074C30.8196C40.8477B20.8212C50.9347C60.6882A0.7700C70.8281B30.6419C80.5537C90.5705C100.6930B40.7292C110.8606C120.6272

森林经营可持续性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可持续、弱可持续、弱不可持续、不可持续,根据具体指标值来判断永福县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具体判别标准如下[14]:≥0.800时,属于可持续;0.600~0.799时,属于弱可持续;0.300~0.599时,属于弱不可持续;<0.300时,属于不可持续。

由表6的计算结果可知,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综合指标值为0.770 0,属于弱可持续范畴内。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指标值为0.887 4,处于可持续阶段。该指标值较高,但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率指标偏弱,各龄组比例未平衡,发展的方向应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为主。建议加大在商品林区培育速生丰产林,提高森林生产力;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商品用材林的树种结构,发展速生优质的杉木林、杂交松和本地乡土阔叶树等树种。

生态系统可持续指标值为0.821 2,同样属于可持续范畴。该指标中的水土侵蚀面积比例和保护区面积指标较低。建议在生态脆弱区、河流与水域两岸集水区内的林地生态区域以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为主导,遏制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严格保护好现有生态公益林,逐步改善生态公益林结构;尽快对保护区进行确界,加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加强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可持续指标值为0.641 9,属于弱可持续。其指标中财政支持力度较低,速生丰产用材林比例低,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有待提高,森林旅游还有较大潜力发展。建议在商品林区提倡和鼓励使用良种良法造林,培育高质量森林;充分利用永福县丰富的森林资源,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经济果树、毛竹等,开发林下经济等非木质资源。

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值为0.729 2,也属于弱可持续。其指标中的创造就业岗位较低,林业系统人才建设有待加强。建议积极推行林业产权制度的配套改革,发挥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就业;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基层林业技术专业队伍,提高林业科技推广水平和技术支撑与信息管理能力。

5 结论与讨论

构建永福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总目标层、目标层、类目标层以及项目指标层等4个层次,36个指标。邀请专家采用AHP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值,收集需要计算量化各个指标的数据因子和相关调查问卷来获得各个指标的实际值,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的发展潜力、相关规划来确定各个指标的理想值,进而计算得到实现率,最后利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各个层次的可持续经营综合值。

根据设立好的判别标准,将计算出的各层次的可持续经营综合值进行划分,得到其所处的可持续性状态,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永福县森林经营可持续状态处于弱可持续;森林资源可持续状态为可持续;生态系统可持续状态为可持续状态;社会可持续状态处于弱可持续状态;经济可持续状态处于弱可持续状态。根据各项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为县域森林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了4个层次,已经能够反映一个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基本情况。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个别指标的详细情况,如保护区保护情况、森林旅游发展情况等,在此类指标上还可以采用本文的方法进一步细分评定,从而为县域森林经营可持续状况进行更准确的评价,为森林经营的方向和措施提出更好、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1] 中国林科院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LY/T1594—2002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蒋有绪.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研制的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10(2):6-14.

[3] 张守攻,姜春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的发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11.

[4]郑小贤.可持续森林经营国际标准和指标[J].林业资源管理, 1996(5):26-28.

[5] 沈国舫.北方及温带森林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指标[J].世界林业研究,1994(4):1-6.

[6] 张成林,宋新章.森林可持续性评价方法[J].林业科技,2004,29(4):50-53.

[7] Saaty T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 McGrow-Hill,1980.

[8] ITTO.Criteria and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Tropical Forests :ITTO Policy Development Series No7 [M]. Yokohama :ITTO Publications,1998:1-22.

[9] 张丽霞,顾凯平.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52-56.

[10] 董玉成,陈义华.层次分析法中的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7):105-110.

[11] 张永明,董建昌,周小平.云南省景谷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3):14-18.

[12] 史村,周永斌.辽宁抚顺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2010(2):13-15.

[13] 刘龙耀.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14] 刘代汉,郑小贤.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44-48.

StudyontheAssessmentof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inYongfuCountyofGuangxi

XU Zhongwen1,ZHANG Binbin2

(1.Guangxi Forest Planning Institute, Nanning 530011, Guangxi, China;2.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2014 forest inventory in Yongfu county, the assessment system was constructed with four layer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36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Chinese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s of Chinese tropical regio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so on,to set the values for each indicators,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he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systems and forest resources in Yongfu county were in the sustainable stage, and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were in weak sustainable stage.The realization rates of the above indexes were respectively 0.821 2, 0.887 4,0.641 9,and 0.729 2,which mad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Yongfu county was 0.770 0,which was in weak sustainable stag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ealization rate;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Yongfu county

2016-10-12

许忠文(1981-),男,广西大新人,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F 316.23

B

1003-6075(2016)04-0020-06

10.16166/j.cnki.cn43-1095.2016.04.005

猜你喜欢

指标值森林资源比例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人体比例知多少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组成比例三法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