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陵、苏武诗词语考论*

2016-12-29谢思炜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和歌李陵苏武

谢思炜

李陵、苏武诗词语考论*

谢思炜

李陵、苏武诗的总数应为十九首。这组诗中包含大量东汉以后才产生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根据对语句袭用情况的调查,本文将这组诗的产生时间确定为介于蔡邕与曹丕之间、魏黄初之前,与逯钦立的考证结果相吻合。

李陵、苏武诗;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建安诗

一、李陵、苏武诗篇目厘定

《文选》所收李陵、苏武诗七首(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苏武《诗三首》),《古文苑》另收十首(李陵《录别诗》八首,其中《凤凰鸣高冈》仅四句,《红尘蔽天地》仅二句,原注“阙”,非完篇;苏武《答诗》一首,《别李陵》一首)。逯钦立又辑两首各四句。①据《北堂书钞》及《文选》陆机诗注辑“清凉伊夜没”二句、“招摇西北驰”二句,以帱、流同韵作一首;据《文选》曹植诗、石崇诗注辑“严父潜长夜”二句、“行行且自割”二句,以堂、伤同韵作一首。逯钦立又据《文选》陆机《演连珠》注辑“许由不洗耳”二句,谓与“红尘蔽天地”二句或为同篇残文。此外,《古文苑》载孔融《杂诗二首》(《岩岩钟山首》《远送新行客》),逯钦立以前首“幸托不肖躯”二句《文选》李善注数引皆作李陵诗,又《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或曰“少卿以伤别为宗”,而后首适为伤子之作,谓是此《杂诗》二首唐时出于李集之显证。因《古文苑》卷中李陵、孔融前后相次,亦易有窜乱。②逯钦立:《汉诗别录》,收入《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以下。逯先生并考此李陵、苏武诗出于梁时新出之《李陵集》,为古代别诗之杂汇,故所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以上诸篇,统题为《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6页以下。

逯先生所辑与前人所言“苏李诗”之出入,主要在辑入孔融《杂诗二首》。笔者认为其证据并不充分。首先,今所见《四部丛刊》景宋本《古文苑》卷八李陵、苏武诗与孔融诗确实前后相次,但次序是李陵《录别诗》、苏武《答诗》《别李陵》,然后是孔融《临终诗》《离合作郡姓名字诗》《六言诗三首》及《杂诗二首》。如果发生窜乱,也应是最前的《临终诗》或全部作品窜入,而不应仅是《杂诗二首》窜入。李善注虽数引均作李陵诗,但仅限“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二句,很可能是李善注本身的错误。《文镜秘府论》所引“或曰”原文作“少卿以伤别为宗,文体未备,意悲词切”,④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南卷“论文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页。并无异文。此“或曰”实见于皎然《诗议》,只是《诗议》今本无“以伤别为宗文体未备”九字。所以这段话并无涉及《杂诗二首》中伤子之意之处。但逯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中引这段话却改为“少卿以伤子为宗,文体未备”,或为笔误(《汉诗别录》引文并不误),实不可据。其次,李陵、苏武诗为别诗之杂汇,虽有场景之别,但均是泛咏离情别绪,无特定个人经历。《杂诗二首》却明显是抒写个人经历和感慨,前人也均以孔融心怀愤懑、托之嬉笑讥骂释其前首。⑤可参见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十四所论。所以,梁时新出《李陵集》诸诗无论出于谁手、辑自何人,都不应包含这两篇作品。因此,本文认为,所谓苏李诗仍只有十九首,且其中有四首非完篇,共计236句1180字。

二、李陵、苏武诗中的东汉以后词语

除辑入孔融《杂诗二首》仍需商榷外,迄今对苏李诗的考察,以逯钦立《汉诗别录》最为全面、深入,结论亦较稳妥。该文根据对诗中出现的中州、清言、山海、日南等词语的考察,确认该组作品为东汉末年士人因避乱大量赴交州背景下所作。本文将尝试对这组诗所用词语做更为全面的考察,尤其是其中与汉诗、汉乐府、古诗、建安诗互见的各种表达方式,为确认这组诗在早期五言诗发展中所处地位提供一些说明。

根据调查,这组诗中包含大量东汉以后才产生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下一并列出:

良时不再至。(《后汉书·臧宫传》:福不再来,时或易失。曹丕《丹霞蔽日行》:华不再繁。曹植《野田黄雀行》:盛时不再来。)

离别在须臾。(《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念与君离别。秦嘉《赠妇诗》:念当远离别。《古诗十九首》:与君生别离。下言久离别。)

各在天一隅。

各在天一方。

何为天一隅。(《古诗十九首》:各在天一涯。徐幹《室思诗》:各在天一方。)

长当从此别。

去去从此辞。(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永从此诀。古诗:故人从此去。曹植《赠白马王彪》:援笔从此辞。)

欲因晨风发。

晨风动乔木。(班固《咏史》:晨风扬激声。曹植《蝉赋》:晨风冽其过庭。)

送子以贱躯。(《羽林郎》:何论轻贱躯。徐幹《室思诗》:贱躯焉足保。)

嘉会难再遇。(《相和歌辞·怨诗行》:嘉宾难再遇。吴质《答魏太子笺》:游宴之欢难可再遇。)

念子怅悠悠。

念子不得归。(《古诗五首》:念子弃我去。阮侃《答嵇康》:念子安能忘。)

远望悲风至。(秦嘉《赠妇诗》:悲风激深谷。《古诗十九首》:白杨多悲风。)

对酒不能酬。(《后汉书·祭遵传》:对酒设乐。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何以慰我愁。(繁钦《定情诗》:何以慰别离。刘桢《赠五官中郎将》:步趾慰我身。)

悢悢不能辞。(《广雅》:悢悢、凄凄、哀哀,悲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顾此悢悢。)

行人难久留。(王粲《七哀诗》:何为久留兹。曹丕《艳歌何尝行》:殊不久留。《杂诗》:安得久留滞。)

各言长相思。

弦望自有时。(阮籍《咏怀》:穷达自有时。)

皓首以为期。(赵岐《孟子题辞》:眷我皓首。《后汉书·宦者传》:功成皓首。)

结交亦相因。(曹植《薤露行》:阴阳转相因。)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古上留田行》:三荆同一根生。又“三萍离不结”句,逯钦立校亦应作“三荆”。)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傅玄《苦相篇》: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恩情日以新。(《费凤别碑诗》:中表之恩情。班婕妤《怨歌行》:恩情中道绝。《古诗十九首》:来者日以亲。)

我有一樽酒。(《相和歌辞·鸡鸣》:上有双樽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王粲《从军诗》:我有素餐责。)

愿子留斟酌。

东方宇轩为防护万花谷,在觅星殿边推想此阵,除了阵形依星斗转移得出四十九变,星位上的人,因内力运用的不同,也可变换,进而推出三百余种变化,由天权位主持发动,卷入来敌。来敌被制之后,阵中激荡的三百余种内力,或如巨龙,或如游丝,利钝不一,有质无形,可进入其奇经八脉,分分合合,因势利导,或令来敌经脉逆行、神昏智乱,进而走火入魔,耗尽内力而亡,堕入死门,皆存乎天权位主持者一念之间了。

愿子长努力。(阮侃《答嵇康》:愿子荡忧虑。)

黄鹄一远别。(秦嘉《重报妻书》:兼叙远别。)

千里顾徘徊。(《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五里一徘徊。曹丕《临高台》: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思心常依依。

依依恋明世。(《后汉纪·孝章纪》:中心依依。《九思·悼乱》:志恋恋兮依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二情同依依。)

幸有弦歌曲。(《古诗十九首》:上有弦歌声。曹丕《善哉行》:弦歌感人肠。《于谯作》:弦歌奏新曲。)

可以喻中怀。

怆悢切中怀。(闵鸿《羽扇赋》:咸惨毒于中怀。郤正《释讥》:肆中怀以告誓。)

泠泠一何悲。(《古诗十九首》:音响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秦嘉《赠妇诗》:素琴有清声。曹丕《燕歌行》:悲风清厉秋气寒。《夏日诗》:弦歌随风厉。)

慷慨有馀哀。(蔡邕《琴赋》:一弹三欷,凄有馀哀。《胡硕碑》:没有馀哀。《古诗十九首》:慷慨有馀哀。曹植《七哀诗》:悲叹有馀哀。)

长歌正激烈。(《相和歌辞·长歌行》。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

中心怆以摧。(《费凤别碑》:肝摧意悲。《后汉书·五行志》董逃歌:心摧伤董逃。《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大悲摧。阮瑀诗:我心摧已伤。)

念子不得归。(《琴操·梁山操》:旬月不得归。曹植《情诗》:遥役不得归。)

泪下不可挥。(《相和歌辞·妇病行》: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孤儿行》:孤儿泪下如雨。徐淑《答秦嘉诗》:泪下兮沾衣。王粲《从军诗》:泪下不可收。王粲诗:涕泣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舞曲歌辞·淮南王》:愿化双黄鹄还故乡。古诗: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徐幹《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送子俱远飞。(《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略》鱼豢曰:鸟能远飞。)

结发为夫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结发行事君。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欢娱在今夕。(班固《东都赋》:万方之欢娱。曹丕《孟津诗》:高会构欢娱。)

去去从此辞。(《相和歌辞·西门行》:游行去去如云除。《满歌行》:去去自无他。蔡琰《悲愤诗》:去去割情恋。曹操《秋胡行》:去去不可追。)

相见未有期。(《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若生当相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相见常日稀。徐幹《室思诗》:良会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长叹空房中。《古诗五首》:长叹念所思。曹操《苦寒行》:延颈长叹息。刘桢《公宴诗》:投翰长叹息。《赠五官中郎将》:感慨以长叹。)

泪为生别滋。(《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忧来生别离。《芑梁妻歌》: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十九首》:与君生别离。徐幹《室思诗》:念与君生别。)

生当复来归。(《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若生当相见。阮瑀诗:季冬乃来归。阮籍《咏怀》:驱马复来归。)

烛烛晨明月。(陈琳《大暑赋》:譬炎火之烛烛。)

馥馥我兰芳。(蔡邕《太尉杨赐碑》:馥馥芬芬。《太尉杨秉碑》:与之同兰芳。杨修《节游赋》:芳馥馥以播馨。嵇康《四言诗》:馥馥蕙芳。)

芬馨良夜发。(《后汉书·祭遵传》:良夜乃罢。)

俯观江汉流。(孔融《临终诗》:涓涓江汉流。)

相去悠且长。(《费凤别碑诗》:相去三千里。《古诗十九首》:相去万馀里。相去日已远。相去复几许。道路阻且长。东城高且长。刘桢《赠徐幹》:谁谓相去远。《相和歌辞·怨诗行》:天道悠且长。曹植《怨歌行》:此曲悲且长。)

欢乐殊未央。(《相和歌辞·怨诗行》:人间乐未央。刘桢《公宴诗》:欢乐犹未央。《赠五官郎将》:欢悦诚未央。曹丕 《大墙上蒿行》:乐未央。曹植《正会诗》:乐哉未央。)

愿君崇令德。(《华阳国志》国人讽巴郡太守:愿君奉诏。曹睿《善哉行》:愿君速节早旋归。)

欲寄一言去。(《相和歌辞·孤儿行》:愿欲寄尺书。曹丕《燕歌行》:寄书浮云往不还。《秋胡行》:寄言飞鸟。阮籍《咏怀》:寄言谢友生。寄言东飞鸟。《古诗五首》:愿听歌一言。)

因风附轻翼。(桓麟《七说》:弹轻翼于高冥。傅毅《七激》:仰殚轻翼。曹植《离缴雁赋》:挂微躯之轻翼兮。)

以遗心蕴蒸。(《古诗十九首》:将以遗所思。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处凉台而有郁蒸之烦。)

鸟辞路悠长。(《琴操·怨旷思惟歌》:道里悠长。曹丕《离居赋》:历终夜之悠长。)

烁烁三星列。(王该《日烛》:映光蕊之烁烁。)

拳拳月初生。(《古两头纤纤诗》:两头纤纤月初生。《后汉书·舆服志》:若月初生。)

寒凉应节至。(《论衡·是应》:寒凉食物。郑众《婚礼谒文赞》:寒凉守节。《琴操·引声歌》:寒凉固回。《后汉书·郎凯硕传》:立春前后温气应节者。曹丕《让禅令》:风雨应节。徐幹《齐都赋》:应节往来。)

蟋蟀夜悲鸣。(徐幹《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蟋蟀鸣相随。曹植《感婚赋》:蛰虫出兮悲鸣。《登台赋》:听百鸟之悲鸣。《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弃妇诗》:拊翼以悲鸣。杜挚《笳赋》:蟋蟀悲鸣。)

晨风动乔木。(王粲《鹦鹉赋》:听乔木之悲风。)

百里无人声。(蔡琰《悲愤诗》:出门无人声。)

虎豹步前庭。(蔡邕《伤故栗赋》:于灵宇之前庭。刘桢《赠五官中郎将》:白露涂前庭。曹丕《感物赋》:植诸蔗于前庭。曹植《弃妇诗》:石榴植前庭。)

远处天一隅。(《三国志·胡综传》:远处河朔。)

苦困独零丁。(《易林·家人之豫》:民苦困极。崔寔《政论》:零丁耗减。《相和歌辞·满歌行》:零丁荼毒。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

亲人随风散。(《后汉书·皇后纪》:亲人不识之。王粲《赠蔡子笃》:风流云散。)

历历如流星。(《古诗十九首》:众星何历历。)

愿得萱草枝。(《相和歌辞·白头吟》:愿得一心人。《古诗十九首》:愿得常巧笑。曹操《气出倡》:愿得神之人。)

以解饥渴情。

以解长渴饥。(曹植 《谏伐辽东表》:促耕不解其饥。应珀扬《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以副饥渴怀。王廙《洛都赋》:解渴疗饥。)

寂寂君子坐。(秦嘉《赠妇诗》:寂寂独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寂寂人定初。徐幹《情诗》:顾瞻空寂寂。曹植《释愁文》:寂寂长夜。)

清言振东序。(阮籍《清思赋》:清言窃其如兰兮。)

列席无高唱。(嵇康《五言诗》:高唱谁当和。陆机《演连珠》:绝节高唱。)

悲意何慷慨。(《大明度经》:菩萨为之生大悲意。《维摩经》:有大悲意不望其报。《前世三转经》:便有悲意。《佛说鹿母经》:悲意不自胜。)

清歌正激扬。(傅毅《七激》:荣期清歌。张衡《思玄赋》:并咏诗而清歌。曹丕《答繁钦书》:清歌莫善于宋腊。曹植《洛神赋》:女娲清歌。《七启》:抗皓手而清歌。)

长哀发华屋。(曹植《杂诗》:过庭长哀吟。)

四坐莫不伤。(《古诗五首》:四坐莫不欢。)

熠燿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阮籍《咏怀》:黄鸟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鼓吹曲辞·有所思》:相思与君绝。徐幹《室思诗》:徙倚徒相思。曹植《赠白马王彪》:相思无终极。)

明月照高楼。(《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

思得琼树枝。(《后汉书·和帝纪》:思得忠良之士。《东平王苍传》:思得还休。《离骚》张揖注:琼树生昆仑西流沙滨。)

尔行西南游。(王粲《赠文叔良》:尔行孔邈。)

辕马顾悲鸣。(蔡邕《琴赋》:辕马蹀足以悲鸣。)

相远日已长。(《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曹操《苦寒行》:行行日已远。徐幹《室思诗》:君去日已远。)

远望云中路。(边让《章华台赋》:飞响轶于云中。《相和歌辞·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应珀扬《侍五官中郎将》:朝雁鸣云中。)

万里遥相思。(《古诗十九首》:两宫遥相望。引领遥相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怅然遥相望。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

何益心独伤。(《古诗十九首》:虚名复何益。)

阳鸟归飞云。(闵鸿《与刘子雅书》:归飞者如云。)

蛟龙乐潜居。(郭泰《答友劝仕进》:盖盘桓潜居之时。麋元《讥许由》:潜居默静。)

人生一世间。(《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人生寄一世。徐幹《室思诗》:人生一世间。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处一世。)

不如及清时。(《后汉书·应劭传》:以清时释其私憾。曹操《清时令》。王粲诗:吉日简清时。)

童童孤生柳。(高诱《淮南子叙》:一尺缯,好童童。《三国志·先主传》:童童如小车盖。《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寄根河水泥。(张衡《思玄赋》:桑末寄夫根生兮。繁钦《生茨诗》:寄根膏壤隈。曹植《七哀诗》:妾若浊水泥。)

连翩游客子。(李尤《平乐观赋》:连翩九仞。张衡《舞赋》:连翩骆驿。曹植《白马篇》:连翩西北驰。《杂诗》:类此游客子。)

干冬服凉衣。(《方言》“繵谓之裈”郭璞注:今又呼为凉衣也。)

去家千里馀。(曹植《杂诗》:去家千馀里。)

寒夜立清庭。(繁钦《愁思赋》:处寒夜而怀愁。)

仰瞻天汉湄。(《后汉纪·顺帝纪》:能仰瞻俯察。蔡邕《汝南周巨胜碑》:君仰瞻天象。王粲《为潘文则作思亲诗》:仰瞻归云。)

忧心常惨戚。(蔡邕《童幼胡根碑》:哀惨戚以流涕兮。《三国志·吕蒙传》:为之惨戚。)

瑶光游何速。(《古诗十九首》:岁暮一何速。)

行愿支何迟。(《一切流摄经》:三缚结毕尽:一者身结,二者疑结,三者行愿结。《无量寿经》:具诸菩萨无量行愿。)

仰视云间星。(《古咄唶歌》:谁当仰视之。《相和歌辞·长歌行》:皎皎云间星。曹丕《于明津作》:皎皎云间星。)

忽若割长帷。(王粲《从军诗》:忽若俯拾遗。徐幹《室思诗》:忽若暮春草。陆机《云赋》:长帷虹绕。)

依依恋明世。(《后汉书·杜笃传》明世论。曹丕《典论》:莫不恭慎于明世。)

怆怆难久怀。(曹丕《寡妇诗》:愁何可兮久怀。)

一凫独南翔。(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杂诗》:孤雁独南翔。曹植《朔风诗》: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一别如秦胡。(秦嘉《赠妇诗》:一别怀万恨。王粲《赠蔡子笃》:一别如雨。曹植《叙愁赋》:悲一别之异乡。)

会见何讵央。(《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躇无所措置。《古诗五首》:道远会见难。《相和歌辞·长安有狭斜行》:调弦讵未央。)

怆悢切中怀。(班彪《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三国志·臧洪传》:其为怆悢,可为心哉。)

不觉泪沾裳。(徐淑《答秦嘉诗》:泪下兮沾衣。《鼓吹曲辞·巫山高》:泣下沾衣。《古诗十九首》:泪下沾裳衣。《古诗三首》:泪落沾我衣。阮瑀诗:泪下沾裳衣。曹丕《燕歌行》:不觉泪下沾衣裳。)

红尘蔽天地。(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红尘蔽于机榻。)

白日何冥冥。(王粲《杂诗》:白日忽已冥。曹植《三良诗》:长夜何冥冥。)

招摇西北驰。(曹植《野田黄雀行》:光景驰西流。陆机《梁甫吟》:招摇东北指。)

天汉东南流。(曹丕《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央。《杂诗》:天汉回西流。)

行行且自割。(《后汉书·乐恢传》: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三国志·姜维传》:抑情自割。)

无令五内伤。(张衡《髑髅赋》:五内皆还。袁氏《答曹公夫人卞氏书》:五内伤裂。《司空孔扶碑》:五内惨恻。蔡琰《悲愤诗》:见此崩五内。应珀扬《别诗》:五内怀伤忧。)

以上共有123句(联)次使用了东汉以后出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占全部诗句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有一些表达方式源于《诗经》等文献,但也是汉末建安诗人所喜用的,如:

执手野踟蹰。(《诗·遵大路》:执子之手。《静女》:搔首踟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执手分道去。曹植《赠白马王彪》:执手将何时。揽辔止踟蹰。《羽林郎》:翠盖空踟蹰。《陌上桑》:五马立踟蹰。蔡琰《悲愤诗》:马为立踟蹰。阮瑀《驾出北郭门行》:下车步踟蹰。)

念子怅悠悠。(《诗·子衿》:悠悠我心。)(徐淑《答秦嘉诗》:悠悠兮离别。《古诗十九首》:悠悠隔山陂。悠悠涉长道。曹操《短歌行》:悠悠我心。)

与子结绸缪。(《诗·无衣》:与子同袍。《绸缪》)(朱穆 《与刘伯宗绝交诗》:与子异域。徐幹《答刘桢》:与子别无几。张衡《同声歌》:绸缪主中馈。)

携手上河梁。(《诗·北风》:携手同行。)(《古诗十九首》:不念携手好。携手同车归。郭遐周《赠嵇康》:携手游空房。)

鹿鸣思野草,可以赠嘉宾。(《诗·鹿鸣》)(曹操《短歌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植《大魏篇》:君臣歌鹿鸣。应璩《百一诗》:鹿鸣吐野华。)

有鸟西南飞。(《诗·菀柳》:有鸟高飞。)(《琴操·思亲操》:有鸟翔兮高飞。应珀扬《报赵淑丽》:有鸟孤栖。曹植《弃妇诗》:有鸟飞来集。)

烁烁三星列。(《诗·苕之华》:三星在罶。)(刘桢《瓜赋》:三星在隅。徐幹《室思诗》:仰观三星连。阮瑀诗:上观心与房,三星守故次。)

愿得萱草枝。(《诗·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徐淑《答夫秦嘉书》:于是咏萱草之喻。应珀扬《报庞惠恭书》:虽萱草树背。)

寂寂君子坐。(《诗·车邻》:既见君子,并坐鼓瑟。)(王粲《车渠碗赋》:侍君子之宴坐。《公宴诗》:高会君子堂,并坐荫华榱。)

晨风鸣北林。(《诗·晨风》:鹱穴彼晨风,郁彼北林。)(《古诗十九首》:晨风怀苦心。亮无晨风翼。应珀扬《报赵淑丽》:有鸟孤栖,哀鸣北林。曹丕《善哉行》: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清河作》: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褰裳路踟蹰。(《诗·褰裳》:褰裳涉溱。)(《古诗五首》:褰裳望所思。曹植《门有万里客》:褰裳起从之。)

送子淇水阳。(《诗·氓》:送子涉淇。《竹竿》:淇水在右。)(《琴操·思归引》:流及于淇兮。襄楷《女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明当许嫁。)

引用其他文献的例子,如:

身无四凶罪,何为天一隅。

用《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事。此典东汉士人屡用,如《后汉纪·章帝纪》郑弘上书:“愿陛下为尧舜之君,诛四凶之罪。”《后汉书·杨震传》上疏:“唐虞俊乂在官,四凶流放。”《傅燮传》上疏:“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皆指言当时中官内宠。

三、几个词语的讨论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这组诗的作者与《古诗十九首》作者、秦嘉等东汉诗人以及建安诗人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背景,所运用的词语属于同一诗歌词汇系统,所以在他们作品中有如此之多的相同词语和彼此相近的表达方式出现。这些词语中既有来自自然语言的一般词汇,也有产生自文人笔下的诗文用语和表达方式。如此大量的东汉时期文献中才出现的词语,说明这组诗绝不可能产生于东汉以前。而在东汉这一时段中那些可以确认的最晚出的、处于时段下限的词语,便为这组作品划出了一个产生的时间上限。

需要提出讨论的首先是两个见于佛经翻译的词语:悲意、行愿。支谦译《大明度经》和《维摩经》中有“大悲意”,其译经约在吴黄武至建兴中(222—253)。此后,西晋竺法护译《鹿母经》、法炬译《前世三转经》中又有“悲意”一词。苏李诗“悲意何慷慨”,有可能是“大悲意”的缩略,但也可能是文人写作中自然形成的词语。相比之下,“行愿”是一个佛教意味更为明显的概念。安世高译《流摄经》中已有此词,其译经约在东汉桓、灵之间。此后,康僧铠译《无量寿经》亦有此词,其译经在魏嘉平年间(249—254)。“瑶光游何速,行愿支何迟”,叹时光流逝,一事无成,极有可能受到佛经翻译的影响。

李陵、苏武诗中有多处用典,其中有两处用三荆之典,最值得注意:“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又:“三萍离不结,思心独屏营。”逯钦立校,“三萍”亦应作“三荆”。《文选》卷二八陆机《豫章行》胡刻本李善注引《古上留田行》:“出是上独西门,三荆同一根生。一荆断绝不长,兄弟有两三人,小弟块摧独贫。”①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第395页。《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瑟调曲》引崔豹《古今注》(亦见今本《古今注》卷中):“上留田,地名也。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其兄。故曰上留田。”又引《乐府广题》:“盖汉世人也。”下引古辞则为另一首:“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此后言及此典的即是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再后记述兄弟欲分家,见三荆同株而叹,见《艺文类聚》卷八九引周景式《孝子传》。此后,《续齐谐记》载此为京兆田真兄弟事。

以上文献可见此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大体过程。《古上留田行》据风格看,应是汉代乐府作品,但晚见于唐人所引,《乐府广题》等不载,故《乐府诗集》亦不收。据文本演变来看,可能较早的《上留田行》辞未包含三荆传说,后来才有引用此传说的另一歌辞。此后,直到陆机《豫章行》,才有文人采用此传说。同样引用此说的李陵、苏武诗,产生时间不应提前过久。

此外,还有一句诗特别值得注意:“辕马顾悲鸣。”蔡邕《琴赋》:“辕马蹀足以悲鸣。”宋玉《九辩》有“昆鸟鸡啁哳而悲鸣”,李陵、苏武诗又言“蟋蟀夜悲鸣”。建安文人用以言马,如曹植 《愁霖赋》:“马踯躅以悲鸣。”《九愁赋》:“仰御骧以悲鸣。”也有用以言虫,如曹植《感婚赋》:“蛰虫出兮悲鸣。”或言禽鸟,如曹丕《善哉行》:“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曹植《登台赋》:“听百鸟之悲鸣。”

与截自自然语言的词汇不同,文人写作中出现的这种语句相似,不大可能是偶合,苏李诗当是化用《琴赋》之句。而且苏李诗与蔡邕文章相似者非止一处,另一例为:“丝竹厉清声,慷慨有馀哀。”《古诗十九首》有句相同:“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蔡邕《琴赋》则谓:“一弹三欷,凄有馀哀。”又《胡硕碑》:“生荣未容,没有馀哀。”苏李诗套用十九首成句当无问题,但十九首句与《琴赋》孰先孰后尚不好遽断。不过,有以上两例,断苏李诗出于蔡邕之后当无问题。

四、李陵、苏武诗的阅读记录

除了为作品产生划出时代上限外,对其产生的时间下限也应设法予以确认,办法就是找出有关它的阅读记录。逯钦立已指出最早提及这组诗的是颜延之《庭诰》:“逮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但这只是这组诗冒以李陵之名的最早记录,而作品产生时间应远早于此。不同于《古诗十九首》早有陆机的《拟行行重行行》等十二首仿作,苏李诗晚到梁代才有梁武帝的反拟之作《代苏属国妇》,但从建安以后的一些诗句中还是可以发现某些模拟苏李诗的蛛丝马迹。这些类似诗句中最重要的即是阮籍的作品,如以下所列(李陵苏武诗/阮籍诗):

对酒不能酬/对酒不能言(《咏怀》)

独有盈觞酒/独有延年术(《咏怀》)

弦望自有时/穷达自有时(《咏怀》)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愿申爱于今夕兮(《清思赋》)。岂徒嬿婉情。嬿婉同衣裳(《咏怀》)

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吾将从此逝。驱车远行役。效命在战场(《咏怀》)

生当复来归/驱马复来归(《咏怀》)

欲寄一言去/寄言谢友生。寄言东飞鸟(《咏怀》)

意欲从鸟逝/吾将从此逝(《咏怀》)

清言振东序/清言窃其如兰兮 (《清思赋》)

晨风鸣北林/翔鸟鸣北林(《咏怀》)何益心独伤/忧思独伤心(《咏怀》)

但恐年岁暮/但恐须臾间。但恐日月倾(《咏怀》)

闻子不可见/可闻不可见(《咏怀》)

但恨生日希/但恨处非位(《咏怀》)

这些相似诗句不止于使用同一词语,而且还包含相似句式和词语组合,还有一些诗意的类似,因此,其中有某种模仿沿袭的成分当无异议。其中“清言”一词,逯钦立以为与清谈所指相同。汉末著名的清谈之士有荀爽、孔仆由、焦和、许靖等,见于《三国志》裴注引《魏略》等书。而“清言”一词两见于苏李诗和阮籍赋,含意似较宽泛,阮籍当是袭用者。阮籍《咏怀》组诗主题有与李陵、苏武诗相通之处,故亦多用其语意。

在阮籍之后,西晋诗人也有袭用李陵、苏武诗之例,如: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傅玄《苦相篇》)

塞耳不能听/塞耳不忍闻 (傅玄 《放歌行》)

但恨生日希/人言生日短 (傅玄 《秋胡行》)

三萍(荆)离不结/三荆欢同株(陆机《豫章行》)

招摇西北驰/招摇东北指 (陆机 《梁甫吟》)

这几例的袭用痕迹都十分明显。根据以上调查,可以初步将李陵、苏武诗的写作下限定于魏正始之前。

五、李陵、苏武诗与建安诗人

逯钦立将这组诗的产生时间定于汉末大乱之际,也就是建安时期。这组诗与建安诗人作品之间也有某些类似成分,但究竟是分别与某一共同来源作品关联,还是二者直接相互关联,还有待推敲。例如建安诗人多有模拟汉乐府之作,并直接采用其中的语句和词汇,李陵、苏武诗中同样也有一些句子源自乐府,汉乐府即是这两类作品的共同来源。但此外,如“明月照高楼”“人生一世间”等句,在建安诗人作品中有完全相同的句子,二者之间则存在直接借用的关系。

除了少量直接借用的句子外,还有一些相似度较高的句子,如以下二例(李陵苏武诗/其他):

天汉东南流/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天汉回西流(曹丕《杂诗》)

不觉泪沾裳/泣下沾衣 (《鼓吹曲辞·巫山高》)。泪下兮沾衣(徐淑《答秦嘉诗》)。泪下沾裳衣(《古诗十九首》)。泪落沾我衣(《古诗三首》)。泪下沾裳衣(阮瑀诗)。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第一例“天汉流”意象,苏李诗仅存二联四句:“清凉伊夜没,微风动单帱”,“招摇西北驰,天汉东南流。”应是写秋季(农历九月)星空,斗柄指向西偏北,这时银河的走向实际是东北—西南,但为了与上文避重,所以诗中换言东南。曹丕的《燕歌行》和《杂诗二首》也是写秋季,但写的是后半夜(夜未央),这时银河已完全转为东西走向。按照一般方位概念,人们是将银河走向视为由北向南(或由东向西)的。“天汉东南流”实际突出的是南流,符合这个基本概念。曹丕诗则写到一夜中的变化,强调的是银河走向的回转。相比而言,曹丕诗的描写要更复杂一些。

第二例“泪沾裳”意象,可以将汉乐府《巫山高》“泣下沾衣”视为其共同来源,然后有诸人诗中的几种变化。其他诸人诗都只包含两个要素,而曹丕《燕歌行》是将泪下、不觉、沾(衣)裳这三个要素组织到一起,“不觉”这一要素仅出现于苏李诗中。将其视为对苏李诗的扩展,应是比较合理的。

以上这两例都与曹丕有关,据此似可认定曹丕作品中已有袭用李陵、苏武诗的证据。这样,我们可以把这组诗的产生时代确定为介于蔡邕(133—192,创作时间约在160年以后)与曹丕(187—226,创作时间约在208年以后)之间,魏黄初之前,与逯钦立所确认的时代是吻合的。

六、李陵、苏武诗的特有词语

在确认了这组诗的产生时代后,我们还可以根据调查确认首见于这组诗的一些词语:

长歌正激烈。

寒冬十二月。

嘉会难两遇。

烁烁三星列。

清言振东序。

寒夜立清庭。

忽若割长帷。

微风动单帱。

以上共8个词语,其他与建安诗人互见的词语均未计入。其中“激烈”“寒冬”二词,成为后代的常用词。这一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早期文人诗作中,使用造词是一种普遍现象。

【责任编辑 王宏林】

谢思炜,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诗歌词语演变研究”(16BZW04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和歌李陵苏武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苏武庙
朔风又起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山县和歌
『万葉集』における月の和歌について
考察日本和歌中“月”的意象
来鸿
韦孝宽守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