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互联网+”助推有色金属物流升级
2016-12-28赵成凤
赵成凤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黄石435005)
浅析运用“互联网+”助推有色金属物流升级
赵成凤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黄石435005)
摘要:本文对有色金属行业“互联网+物流”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有色金属物流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互联网改造有色金属物流企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
当前,有色金属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产能过剩、效益下滑、成本上升、环保压力、竞争加剧等约束因素短期内难以消失,支撑因素近期内不能形成,未来一个时期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既是有色金属行业创新发展之举,也是有色金属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一、有色金属物流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色金属物流企业大多依附其母公司——有色金属总公司,尽管发展较早,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竞争力不强
相当多的有色金属物流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主要依靠母公司的内部需求开展物流活动,参与社会化物流服务不多。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这种规模化、内部化的物流运作模式,不能适应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碎片化的现实市场需求。
2、服务质量不高
尽管有色金属物流行业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多数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3、基础设施落后
有色金属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4、经营管理粗放
有色金属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这既造成车找货、货找车直接程序繁琐,也造成配货时间长、物流成本高。据不完全统计,车辆空载率高达40%以上,大量时间浪费在等货、配货上。
二、互联网对有色金属物流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的概念结合传统行业,都能掀起一股新风暴。互联网技术进入物流行业,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在变革车货匹配、优化运输线路、预测销售库存、监测车辆修理、管理供应链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快了物流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1、变革车货匹配
传统物流行业由于车货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等货、空载的现象,大大浪费了资源,增加了物流成本。把物流业和互联网有机融合,建立车货匹配的网络信息平台,可实现车货高效匹配,有效解决有货无车或有车无货的问题,减少空驶带来的损耗和污染。同时,通过运力池的大数据分析,在有色金属生产销售旺季,可以调度社会专业运力参与营运,弥补自身运力不足的问题。在有色金属生产销售淡季,物流企业可以主动走出去,依托自身规模化、标准化的运力优势,参与社会运力市场竞争,增加经济效益。
2、优化运输线路
运输线路是影响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物流主要靠司机经验和媒体信息决定行车路径,对新通的线路不了解、不熟悉,堵车等意外信息传递滞后,难以确保车货准时到达目的地。通过互联网信息数据,为物流车辆定制最短化、最优化的行车路径,发生意外情况,及时提供调整线路,有利于大幅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如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采用Orion系统,可实时分析20万种可能路线,3秒找出最佳路径。根据往年的数据显示,UPS货车在行驶路程减少2.04亿公里的前提下,多送出了35万件包裹。
3、预测销售库存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实现从生产者直接到顾客的供应渠道的改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都为物流业创造新价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分析商品品类,系统会自动调用哪些商品是用来促销的,哪些商品是用来引流的,以此判断当前商品的安全库存,并及时给出预警,而不再是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来预测当前的库存状况,从而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存货、提高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从需求开始倒推,重新设计相应的供给点,改变配送模式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4、监测车辆修理
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决定物流企业运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色金属物流企业的车辆较多,维修管护的难度较大,如果对车况掌握不准,发生在路上抛锚等异常情况,有时需要再派一辆车,会造成延误和再装载的负担,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物流企业按照行车旅程,每两三年就会对车辆的零件进行定时更换,有的零件没有什么毛病就被换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引进互联网技术,适时监测车辆的各个部位,就能及时地进行防御性的修理,更换需要更换的零件,免除车辆故障可能造成的困扰。
5、管理供应链条
随着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和销售市场的国际化,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采用精准、高效的工具进行控制管理。有效的供应链计划系统集成企业所有的计划和决策业务,包括需求预测、库存计划、资源配置、设备管理、渠道优化、生产作业计划、物料需求与采购计划等。部署供应链管理系统,要将资源数据、交易数据、供应商数据、质量数据等存储起来,用于跟踪供应链在执行过程中的效率、成本,从而控制产品质量。物流企业要主动融入这个供应链系统,为达到最佳物料供应和产品输出,提供优化解决方案,保证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匀速有序。
三、利用互联网改造有色金属物流产业的对策
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物流行业,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全新物流运作模式的不二选择。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互联网+”高效物流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有色金属物流企业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构建“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
1、牢固树立互联网战略思维
互联网带来了新一次技术革命,任何产业都难以置身事外。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互联网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就像物流行业中的公路、铁路、港口、水电和通信网络一样不可或缺。有色金属物流企业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运用信息化、互联网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实现人、车、货之间的智能化对接,使运力整合更加有效,打造出全新的整合干线资源、完善支线配送、突出网络化运作的“公路港”智慧化运营模式,提高专业化、个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推动物流业向速度更快、环节更少、客户体验更好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质量效益。
2、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应用无线阅读识别(RFID)、条形码(BC)、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等新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网络系统,立足于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相关的银行、财税、商检、海关等单位联结,对物流各环节进行适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3、优化企业管理机制
要适应“互联网+物流”的运行模式要求,对有色金属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进行重新规划,由纵向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依托物流网络信息系统,确保工作指令及时传达给每个员工,员工落实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层,实现上下层无缝对接、互动沟通。同时,扁平化的内部管理结构,使每一位员工成为一个独立作战单元,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主人公意识,激发其工作动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担风险、同步发展。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互联网给物流行业带来信息和便利,也给信息安全管理和商业秘密保护带来挑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权限设置模块,要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制度,采取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报文鉴别、访问控制、密钥管理、身份认证等技术,对不同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和口令,对用户的定时、定终端登录用机实行防范和监控,有效制约对计算机的非法访问,防范非法用户的入侵。同时,要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危害网络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泄露商业秘密。
5、注重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互联网+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网络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物流网络营销系统、数据库的安全系统及企业日常经营信息系统等,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创建和维护;物流企业日常的有序运行,需要专业人员的监督及整合。有色金属物流企业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网络人才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方式,新进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物流企业要定期组织内部员工培训学习,开阔员工视野,大力提升员工的专业化素质,为物流业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许勤:网络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人民论坛,2013(36).
[2]牛志文:新常态“互联网+物流”大数据应用的思维变革[N].现代物流报,2015-05-07.
[3]王月霞:河北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J].河北学刊,2008.
[4]李陶、何婧婧: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9(5).
(责任编辑: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