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角度下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浅析
2016-12-28吴丽群
吴丽群
(北京美滋乐源食品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风险管理角度下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浅析
吴丽群
(北京美滋乐源食品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就企业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进行了阐述,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完整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内部控制
企业之间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的自身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专利技术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企业采用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赊销方式来占领市场,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比例。同时,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在对客户以往信用不太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赊销交易,也导致了呆坏账的增加。再加上公司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不够,在应收账款收款出现问题时,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金融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诸多因素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
“应收账款”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流动性较大的资产类账户。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债权,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和灵活性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应收账款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市场销售份额,增加了企业的销售利润,并且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相比货币资金而言,其流动性较差、风险较高,容易形成坏账和呆账,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为了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应收账款体系,从而切实降低因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产生的风险。
一、融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又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促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正常实施。从企业的风险意识角度看,内部控制可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2、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之一
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所覆盖的领域广,为了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以及防止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风险管理着重强调事前控制,以将不良因素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且全面风险管理不仅针对企业的内部,还涵盖企业外部对企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1、造成企业经营成果失真,利润和资产虚增
现阶段企业大多采取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模式。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商品或者服务的所有权及风险已经全部转移,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相应减少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在利润表中相应增加营业收入。但实际并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所以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就不能确认现金流入。因此,从利润表看,表面上增加了收入和利润,但应收账款使得企业价值虚增,损益虚列,利润虚增,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企业发生呆账坏账的风险时,不但不及时对风险进行预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还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从资产负债表看,此举将会造成企业资产虚增,账面上的企业资产和实际上的企业资产并不匹配。
2、企业应收账款还款期限长,加速了企业的资金流出
应收账款在会计处理中一般是指有营业收入的赊销形式。赊销的营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销售,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实际上应收账款不会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入。应收账款越多,还款期限越长,企业滞留在外的资金就越多,客观上就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流出。此外,应收账款并未形成实际现金流,但应收账款既然带来了收入、利润,那么企业就有义务按时缴纳流转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企业收入、利润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也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支出。因此,在企业的资金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支出,造成企业资金支出的增加,加剧了企业现金短缺的情况。
3、造成流动资产短缺,易使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很多企业为了留住客户,提高销售额度,大量赊销,致使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大量的流动资金被积压,企业呆账坏账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为企业带来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为了克服这一周转难题,很多企业又不得不采取融资的方式扩大生产,不断向银行贷款,大幅举债经营。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此举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会使企业迈向资不抵债的边缘。
4、造成资金循环困难,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无法按期收回就会导致企业货币资金供应不足,资金链断裂,从而破坏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当资金缺乏时,企业便会寻求外部借款,虽然借款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还款压力,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此外,应收账款在收回时间和金额上均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应收账款变现困难,增加呆账坏账损失的风险,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5、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应收账款相关成本增加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为了避免呆账坏账的产生,企业会花费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客户资信进行收集、派专人出差催收账款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和控制,也增加了企业催收、管理成本。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有的逾期过长的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无法收回,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为企业的坏账成本。坏账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而且会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信用政策越宽松,应收账款就越多,企业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就会增加,企业所承担的相应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三、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外部环境因素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除了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之外,赊销也是企业扩大销售吸引顾客的销售手段之一。但是这样会使由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过大,因为市场的需求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这就导致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盲目赊销必然会加大应收账款的收回风险。
2、领导层风险意识淡薄,信用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领导层风险意识淡薄,还没有意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只一味扩大销售,盲目的去抢占市场,追求账面上的利润,忽略了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的风险。在销售前对客户的资信度未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不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资金使用状况,对企业的不良账款以及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因为忽略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评估,在不清楚顾客信用度的前提下,采用过松的信用政策,使得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大大提高,增加了呆账坏账的可能性,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
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完善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一套针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十分被动。销售部门为了实现销售目标,销售人员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即使在没有相关领导审核签字的情况下,也会大量赊销或违规销售。而财务部门只负责款项账务登记,不负责催收,还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人员缺乏,财务部门甚至无暇顾及与客户对账确认,一旦应收款项逾期无法收回形成呆坏账时,会出现无人负责的局面。可见,企业的职能划分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没有较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会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对不上账、收不回款的应收账款的现象。
4、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够,法律意识缺乏
当前企业大多数都是根据业绩目标完成情况来考核绩效、评优劣,应收账款与绩效考核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形成应收账款之后,没有相关部门和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同时,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对债务人诉讼的意识,发生应收账款违约时不知所措,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加之应收账款诉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成本代价很高,即使在诉讼中获胜,后期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管理应收账款的原因之一。
四、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措施
1、企业领导层要改变管理观念
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决策层领导,必需从根本上重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应收账款的双面性。虽然赊销可以更好地吸引客户,促进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同时应收账款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管理者在应收账款产生前,要对客户财务状况、信用度、企业在业界的口碑和地位等做出全面了解,尽可能多地获取客户信息,以评估该笔应收账款的风险系数到底有多高,然后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营销方案,正确处理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避免盲目的赊销,将应收账款产生的呆账坏账降到最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益。只有领导层提高管理意识,相关部门之间配合协调,沟通顺畅,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在风险管理、获取最大利润的理念下,企业要根据自身资金运作情况、产生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企业可承受的风险等级等因素合理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按应收账款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一般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率在3%~5%之间),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损失、增强企业承受坏账损失风险的能力。应收账款根据赊销对象设置二级科目,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每月或至少每半年与往来单位核对应收余额,并取得具有法律效用的对账函,做好应收账款明细账登记,对一定期间的客户赊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和信用管理机构。同时,企业财务部门还要及时记录每一项应收账款往来款的实际情况,客观真实有效反映应收账款的形成、回收和支付情况,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和清理,及时确认坏账呆账,并及时对坏账进行清理、注销,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此外,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买卖双方的名称、合同标的、产品价格、支付方式以及特殊条款的描述等等,防止后期应收账款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纠纷。
(2)设置专门的信用部门,使责任划分更清晰。企业的信用部门应当独立于销售和财务部门,应该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有效地协调好企业销售目标与财务目标,其管理目标应超越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目标。信用部门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确定客户信用等级。二是确定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指企业愿意为客户提供的赊销最大限度。此外,信用部门不仅要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和年销售情况等资料,为客户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还要根据市场和客户信用状况和企业能够承担的赊销风险的变化,定期对信用额度作出相应调整。
(3)完善赊销审批制度。企业需制定明确的赊销审批制度,对大宗赊销业务,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各级人员和职权部门在赊销权限范围内,应规范赊销工作,保证工作有序且职责分明,对超出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批准,并落实责任制。
(4)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企业应改变传统的单一以利润和销售额为主的考核体系,将坏账、回款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建立多元化考核制度,并对各考核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以权重的高低来显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层和业务员对应收账款的重视。在销售过程中,也应执行赊销责任制,谁签字谁负责,制定应收账款限额,严格遵守执行,超出限额的将对其进行相应惩处。以业务人员收款为主,财务人员收款为辅,使每一笔应收账款落实到个人,同时将欠款清收纳入业务人员业绩考核体系中,使业务人员在完成销售目标的同时,也能重视销售回款。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并严格执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避免应收账款风险,首先要结合历史情况制定严格的信用管理政策,可从信用期、信用条件、信用标准三个方面来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政策不但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占领市场,还能从制度规范的层面对客户行为进行约束,对产品赊销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其次业务部门在执行信用政策前,应及时严格审查购货方的资质资信、信用记录和偿还能力等,比如银行流水、公司财务报表、公司注册资金等,并结合信用政策,决定是否给予赊销以及赊销的额度和期限等,从而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4、加强应收账款催收
应收账款的追缴是保障应收账款顺利回收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定期对企业内部各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整理,设定差异化的追缴政策和收款政策。对即将到期的账款通过电话或会面的方式对客户进行通知并确定还款日期;对逾期较短的顾客,可以不必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于逾期稍长的顾客,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缴;对逾期较长的顾客,则需频繁的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对逾期很长拖欠不还的顾客,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对已确定为坏账呆账的应联合法律部门进行确认、审批和处理,防止潜亏,确保财务报表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此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加强沟通,财务部门及时为业务部门提供帐龄分析表,提示业务部门抓紧催收。业务部门要将购货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变报告提供给财务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以便及时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调整信用政策。
5、重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应定期组织各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进行自我评价,对不合理部分做出修订。同时,还应由董事会或总经理牵头组织公司外部专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效果进行外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赊销审批是否按制度执行、与信用制度相关的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政策制定是否有充分信息资料、合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是否畅通、有无责任相互推诿或划分不清现象、有无内部审计、有无财务、内审监督机制等。
五、结语
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在制造型企业经常出现,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这一现象尤为突显。相关企业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么只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加强跟踪追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好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加快资金回笼,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研究[J].财经审计,2015(4).
[2]雷亚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完善[J].现代企业,2013(5).
[3]罗雄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研究[J].民营科技,2015(8).
[4]于跃、何苗:论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
[5]胡君: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税研究,2015(19).
(责任编辑:张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