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演变情况调查报告
2016-12-28崔慧玲
崔慧玲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融水县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演变情况调查报告
崔慧玲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融水县长赖苗寨是广西最早开发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服饰文化景观、饮食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节庆文化景观和精神信仰文化景观7个方面调查了融水县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的变化情况。
民族村寨;旅游;文化景观;演变
民族村寨文化景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一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传承积累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文化载体。它通常由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服饰文化景观、饮食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节庆文化景观和精神信仰文化景观所构成。
长赖是融水县新安村的一个苗族村寨,位于贝江东畔,1991年初被开发,并成为了广西最早开发的民俗旅游村寨之一。开发初期,其凭借贝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苗族风情,第一年就接待了来自国内外游客近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200万元。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抛弃,原有的文化特色被改变,严重影响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为此笔者2次前往长赖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的居民、村干部、旅游管理者、以及融水县旅游局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调查过程中笔者从长赖119户居民中任意选择了70户,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30位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回收共70份,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91.4%。随后,笔者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从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服饰文化景观、饮食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节庆文化景观和精神信仰文化景观七大方面,分析了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的变化情况。
一、日常生活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是一个民族通过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它包括语言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等。从语言结构来看,变化不大。访谈中笔者发现,只要是土生土长的苗寨人,几乎都会讲苗话,而除了年龄稍大的一些老年人外,大家也基本会说普通话。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还会说点桂柳话。从生产生活方式来看,旅游开发前,村民们基本以务农为主,发展旅游后,生活方式变得更多元化了,部分农民开始从事与旅游有关各项事务,例如摆摊卖旅游工艺品,开餐馆,开烧烤摊,开小卖铺,开旅馆等。一些卖的旅游工艺品和食物,也是村民们亲手做的。从生产工具来看,有26.6%和21.9%的村民认为生产工具变化大或很大。访谈时,陈秀兰女士和何女士都说以前是自己犁田,打谷子,现在生活好了都用拖拉机、打谷机了,比以前好多了。从婚嫁习俗来看,算是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传统的婚嫁习俗需要经历“拨庚”,即订婚,“帮工”,指订婚之后,就需要互相帮工,多半是男方帮女方做工,时间一般是三年。虽说男女双方已经定亲,但却不允许住在一起,那些实在忍受不住帮工时间太长,想提早结婚的人就会采用“偷亲”的方式把新娘偷回去。举行婚礼,苗家人也有很多规矩。最有特色就是“抢旗”,是指在男方到达女方家,准备领着新娘回家之前,男方族人和女方族人就开始抢旗,男方抢得旗子才能出发。旗子是女方家用自家做的蓝布挂在特地砍来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竹子上所制成。而现在的婚嫁习俗简化了很多。“偷亲”、“抢旗”都很少见了,只是简单的办个酒席就结束了。
二、服饰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服饰文化景观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衣物、穿戴、鞋帽、装饰等文化景观。由制作方式、样式、服饰功能、穿着时间、手饰和头饰等所构成。服饰文化景观是一个民族生活环境、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也是最容易被察觉、民族性最为浓厚的景观之一。
1、衣服样式的变化
自古以来,苗族人民都喜欢“五色衣服”,其基本特点是,上穿交领右衽、长袖上衣或是对襟无扣、长袖、大领上衣,襟、袖都镶花边或全衣满绣花纹。下穿百褶裙或齐膝的宽脚裤,男子穿短衣裤或大襟上衣,大裆裤,头上多用黑土布包头,小腿上扎绷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长赖苗寨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得知,现在除了40岁以上的个别老年人还穿着民族服饰外,其他人穿的衣服都是从集市或商店买来的成衣。而且就性别来分,穿传统服饰的女性多过男性。衬衣、牛仔裤、休闲服、运动鞋等都成为了苗族人民的日常服饰。就连个别穿着民族服饰的中年妇女也经常是:身上穿着苗族的民族服饰,脚上却穿着塑料拖鞋或者运动鞋。
2、衣服制作方式的变化
过去苗人做衣服所使用的布料都是用自家种的棉花,经过纺线织成布料,再染色而成。绣花线同样也是用自家种的棉纺线后染成五颜六色,再刺绣到衣服上。而现在老年和中年妇女穿的传统服饰布料和绣花线都是从集市买来的。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一半居民认为衣服的制作方式变化大或变化很大,占总数的59.1%,而且这部分居民大部分是中年妇女,他们观点的是具有绝对说服力的。
3、服饰功能的变化
笔者通过与几位穿着民族服饰的中老年妇女和穿着时尚装束的少女的访谈中发现,部分中老年妇女依然穿着苗族传统服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已经习惯了,二是因为家庭贫困,没钱买好衣裳。而部分中老妇女穿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原因确是为了更好的招揽游客。陈女士在访谈中提到,很多人都愿意给我拍照,买我的东西。而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穿着苗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怕麻烦,而且去到村外让人看笑话,所以他们更喜欢穿着大众化的汉服,让他们感觉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在访谈的过程中,更有一位何女士,毫不避讳的讲大家都这么穿,为什么我还要穿苗服呢。
4、穿着时间的变化
笔者特意采访了几位穿着美丽苗族服饰准备表演的几位女孩,问到:“你们一会是要参加表演吗?”几位女孩答到:“是的。”笔者继续问到:“你们穿的是你们苗族的传统服饰吧?”几位女孩答到:“是的。”笔者又问到:“你们平时也这么穿吗?”几位女孩答到:“不是的,只是表演才穿,平时都不穿的”。可想而知,以前苗族姑娘日常穿着的民族服装,现在确成了苗族姑娘们的表演服。
5、配饰的变化
苗族传统的民族服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有很多的配饰,如银冠、项圈、银锁、耳环、手镯等。过去传统的头冠、项圈都是居民用银子亲手铸造而成,而现在都是用铜或铝来做的,做工也没以前的那么精细。特别是传统的女士上衣下摆的小坠子,都是用银子小坠子,风吹起来会传来清脆的银坠声,而现在的坠子是从集市上买来的五颜六色的塑料坠子,风吹起来完全没有那样动听的声音。
三、饮食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1、饮食种类的变化
苗家人以糯米、粳米为主食,多吃干饭,尤其以竹筒饭和扁米饭最具特色。菜肴方面,过去由于苗寨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人们为了把暂时吃不完的肉类和蔬菜保存起来,就将它们腌制成酸品食用。因此,酸类菜肴在苗家非常普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酸坛子,种类有酸猪肉、酸鱼、酸牛肉、酸鸭、酸鹅、酸萝卜、酸姜、酸荠菜等。笔者在长赖调研时就曾品尝过当地的酸鱼、酸肉,味道很特别,让人回味无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改善,现在的苗家人饮食种类丰富了不少,新鲜的肉食品和新鲜蔬菜增加了不少。现在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蔬菜,而新鲜肉食品多半是从集市直接买的。
2、饮食习惯的变化
苗家人很喜欢喝油茶,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都喝,而且以前很多人都是喝油茶作早饭,吃完就下地干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早饭也丰富了,吃面条的、吃米粉的都有,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坚持早饭喝油茶,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群。
3、烹饪方法的变化
苗家的竹筒饭是用一节竹子,在节巴处开一个小孔,将糯米灌进竹筒里,再灌进一些水。然后塞好圆孔,把有米的那一头埋进泥土中,在上面用柴火烧,烧成竹筒里的水冒出气时,就转动竹筒再烧另一面,烧成竹筒口不再冒气就可以将竹筒挖出,用刀剖开竹筒食用。说到苗家的酸鱼,制作工序可以算是极为复杂。首先,将鱼剖腹洗干净,用盐腌制一两天,然后在放进火塘上的竹篮里烘干,再将糯米饭(或是炒好的糯米粉)、辣椒等配料和烘干的鱼均匀搅拌。最后,把拌好的鱼放进坛子里封存腌制而成。而苗家打油茶与瑶族打油茶有不一样的地方。苗家打油茶相对要简单一些,先是用水浸泡糯米两三个小时,捞起滤干水,再放进蒸笼里蒸熟,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出来晾干。吃之前就将晒干的糯米饭拿出来炒一下就好了。接着炒洗净的茶叶。苗人打油茶用的茶叶是清明节上山摘的野生茶,因为这种茶只有到清明节才有,大家都叫它清明茶。茶叶炒干后直接加入冷水煮。等茶水煮沸后,加入炒好的糯米、葱花、花生等配料就可以喝了。
这些特色食品的烹饪方法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随着外界文化的侵蚀,一些日常的新鲜肉食和新鲜蔬菜的烹饪方法,也融入了苗寨人的生活。
四、建筑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1、房屋建筑用料的变化
房屋建筑的用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传统的苗族建筑是吊脚楼,多为2-3层,木质结构,杉木皮顶。下层通常用木板或木条分隔成大小不一的猪圈、牛栏、鸡房或杂物房。2-3楼通常是用杉木片隔成的一间间房,用于住人。而房屋的大小则依据各家庭的经济能力和地势所决定。由于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因此砖木结构楼房和砖房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木制吊脚楼除了少数几家比较贫困的家庭外,其他的家庭都换了新房。笔者在与潘女士交谈时发现,他们并不愿意住在那间破旧的传统吊脚楼里,只是因为没有钱,砌不了新房,只能住着,她提到斜对面那间豪华砖房的马大爷家,是因为他儿子外出打工赚了钱回来起的。从潘大姐的字里行距里,笔者能体会到潘大姐对于新房的渴望。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传统的吊脚楼从外观上看都比较破旧了,而且数量也比较少,只有大概10户,而新建的楼房基本是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尤其是近几年新建的楼房基本都是砖混结构了。所谓砖木结构楼房是以水泥砖和杉木为主要原料所修建的楼房,通常一层用砖砌,2-3楼是木制结构。而砖混结构的楼房与我们城市里的砖房没多大区别。
2、房屋外观的变化
由于建筑材料的变化,也势必会造成房屋外观的变化。除此之外,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也像城里人一样,将房子好好的装修了一番。建筑的外墙都铺上了外墙砖,装上了铝合金窗,室内地面铺上了瓷砖,墙面刮上了干净的腻子。笔者调研时所住的管村长家,就装修得挺好,卫生间还装上了马桶和浴室柜。总之,无论从建筑外观还是用材方面,除了个别几家保留了传统的风格外,长赖苗寨绝大部分建筑发现了很大的变化,原本颇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所剩无几,看到的都是毫无民族特色的砖房,民族风味大大降低。
3、村寨道路及配套设施的变化
在各家各户修建新房的同时,整个苗寨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融水县政府请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对长赖苗族旅游村寨进行了整体规划,计划将长赖建设成为集旅游、接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环境优美、功能设备完备,交通便捷,富有文化韵味的旅游度假区。为了完成这个整体规划,融水县政府对长赖苗寨的道路、防火、给水、排污、照明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改。投资79万元建成了长800米的园林鹅卵石拼花路,两边还铺设了青石板。园林路两旁修建了三个供游客观光休闲的平台以及仿树垃圾桶、景观灯、草坪灯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融水镇政府还对市政排污、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一共建成3座人饮消防两用高位水池总容量260立方米。根据自治区的有关精神,长赖苗寨还进行了全方位的消防改造,完成了电改114户、灶改112户。
五、节日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苗族人民节日众多,除了中国传统的一些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之外,还有属于自己民族的很有特色的一些节日,如农历六月六的新禾节。新禾节是苗族庆祝丰收的节日,每逢农历六月初六,人们从旱地里摘来刚成熟的玉米,和着糯米蒸熟成饭,先供奉祖先、神灵,再按长幼辈分依次品尝新饭,故又称尝新节。节日当天的节庆活动主要有赛马、斗马和情歌对唱等。这些传统的节庆活动延续至今,保持了传统的风味。在问卷调查中笔者也发现,有60.3%的居民认为他们的节庆习俗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
六、表演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1990年融水长赖苗寨开始发展旅游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传统的民族歌舞表演被搬上了舞台,它以表演的形式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内涵表现的淋漓精致。苗族的民族歌舞表演丰富多彩,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表演文化景观也是丰富多彩的。笔者将从表演人员的服饰、表演的内容、时间、伴奏使用的乐器4个方面分别阐述表演文化景观的变化情况。
1、表演人员服饰的变化
笔者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认为表演人员的服饰变化一般的比重最大占32.8%,其次是变化大占调查总数的21.3%,再其次是变化很大占调查总数的19.7%。同时,笔者在调研时也发现,表演人员的服饰色彩鲜艳以蓝色和棕色为主。女士是上衣下裙,上装是交领右衽或对襟无扣、中袖或短袖齐腰短上衣,下裙是百褶裙。腿上套上漂亮的腿套,穿着黑色布鞋,头上还佩戴者漂亮的头饰。服饰其布料主要是绸缎,上衣的袖口和裙边都有镶边,但镶边不再是手工刺绣而是买现成的回来镶上。头饰以前是银子制成,而现在表演人员所配套的头饰多半是铜片或铝片所制成的。男士的表演服饰是上衣下裤,上衣是对襟、无袖、无扣,两襟都绣有花边,裤子是齐膝中裤,腿扎绑带,头扎蜡染或黑色土布做成的头扎。
2、表演内容的变化
游船到来前半个小时左右,参加表演的所有人员都穿着好衣服,化好妆,准备好米酒,男士们也穿着好衣服,准备好芦笙,来到码头等待游客的到来。游船即将靠岸时,芦笙表演队员们队列吹起芦笙以表欢迎。女士们也分别排成两列为游客们送去家乡的米酒以示欢迎。欢迎仪式之后,便是激烈的斗马表演。游客们纷纷来到斗马场,斗马师告知大家不要坐在第一排,因为在激烈的斗马过程中可能被马踢伤。随后又向游客介绍了苗族斗马的来源。说:“苗族的斗马活动源于苗寨的一个传说。相传苗寨的一位部落首领老来得女,女儿聪慧美丽,招来求婚者无数,于是首领决定用斗马的方式来决斗,胜者可以迎娶姑娘。此后斗马延续下来,成为苗寨的独特习俗。”说完之后,斗马师牵来了一匹公马和一匹母马,随后,又牵着一匹公马走进了斗马场。一声巨响,斗马开始,只见那匹俊俏母马不停卖弄,引得捉对厮杀的两匹公马顿时兴起,一起拼死撕斗,连咬带踢,相互撕咬得血肉横飞,直到其中一匹马精疲力竭,落荒而逃。最终获胜的马绕场一圈,接受观众的喝彩。
斗马结束通常就该到用餐的时间了。待游客用餐结束后,游客们就会纷纷来到芦笙堂观看精彩的苗族歌舞表演。只听一声响亮的芦笙吹响,表演正式开始。吹响这第一声的就是队长,也叫芦笙王,通常是年纪稍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男士。伴随着悦耳的芦笙伴奏,能歌善舞的苗哥苗妹们开始翩翩起舞。芦笙踩堂、踩脚舞、竹竿舞、多耶舞、娶新娘等节目丰富多彩,充分突出了苗寨歌舞的特色。为了让游客玩得更尽兴,让游客以极高的兴致和快乐的心情更好的了解苗族的少数民族风情,在节目的设计上加入了大量的互动项目,例如:踩脚舞、竹竿舞、娶新娘等节目就会邀请场下的观众参与节目。表演结束后,笔者在与舞蹈演员韦玉苗的访谈中发现,他们表演的节目当中,有一些是表演队中有舞蹈天分的成员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创的,有些是跟着电视上、周边村寨学来的,例如竹竿舞就是引进其他民族的舞蹈学来的。在表演内容和舞蹈动作方面,他们也会不断的更新,在一些重要的特殊的节庆里,还会专门挑选一些有特色的舞蹈表演,例如春节期间,他们就会增加芒蒿舞等节目,以增添喜气。
3、表演时间的变化
以前只有在节庆或重要的日子,苗族人民才会翩翩起舞以示庆祝,旅游发展之后,少数民俗歌舞表演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以供游客欣赏。很多专家学者们都认为表演是一种交流的事件,通过表演人们可以认识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而且往往这种文化信息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著名的表演理论学者理查德·鲍曼在他的许多著述中表示,表演就是“一种说话的模式”,“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以往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中盛行的以文本为中心、关注抽象的、往往被剥离了语境关系的口头艺术事像的视角不同,表演理论是以表演为中心,关注口头艺术文本在特定语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和其形式的实际应用。所以现在只要有游客,表演队员都会表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歌舞。笔者在与韦玉苗的访谈中了解到,现在一般到村寨旅游的人多半是上午11点左右坐游船到达,而他们的歌舞表演也一般是游客吃过午饭之后开始,如果是旅游旺季或者黄金周期间一般一天会表演两场,早上一场,下午一场。
4、伴奏时所使用的乐器的变化
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是苗族最重要的一种乐器,它与苗族文化紧密相连,并在苗族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组成。笙斗用松木或杉木制作,中间剖开掏空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面用树皮或细篾箍五圈以防裂。细端插一竹管作吹嘴。笙斗斜插两排笙管。笙管用细而长的白枯竹制作,一般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的。芦笙的规格不同,管短者20厘米,长的可达2—3米。笙管穿过笙斗有一节外露,下端堵塞不通,管上端开一出音孔,靠近笙斗处开一按音孔,入斗处镶有铜制簧片。吹芦笙时,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管孔。口含吹嘴,吹吸都可以发音。自古以来,吹奏芦笙,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苗族最普通的踩堂舞,也称之为踩芦笙。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现在苗族表演队所使用的芦笙与传统的芦笙区别不大,只是比传统的芦笙笙管要多些,因此声音更好听些,而且还时常与伴随着放映的音乐一起演奏。
七、精神信仰文化景观变化情况调查
笔者在长赖苗寨调研时发现,苗族人民精神层面上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像过去推崇的寨老制已不复存在,甚至很多苗族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寨老制。而寨里目前只有一个名义上的“苗王”,就是表演队里领队,吹响第一声的芦笙的马振忠。除了这项功能之外,领导群众解决纠纷,主持各大重要仪式以及红白喜事,教育年轻人等功能都已逐渐淡化,寨老的威信也逐渐退化。84岁的陈秀兰女士告诉笔者,七年前她开始信奉耶稣了。
八、结论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长赖苗族旅游村寨文化景观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建筑文化景观,且以村寨道路及配套设施的变化尤为明显。其次表演文化景观、服饰文化景观和日常生活文化景观的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而饮食文化景观、节日文化景观和精神信仰文化景观虽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而对于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演变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的保护而限制其发展,更不能完全被现代社会所同化,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例如:可以通过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自发保护下,使人、物、环境、文化等处于固有生态关系中,从而较完整地保留社会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强调旅游者的活动不应当干扰当地社区的正常生活,不对当地社会、文化造成伤害或破坏,不一味的迎合游客的需要,而是在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文化景观的特色,提升其文化内涵,改善其旅游服务的设施,提高其旅游服务的档次。
[1] 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1-262.
[2] 李瑞,殷红梅.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4)411-421.
[3] 梁福兴,吴忠军.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3.
[4] 韦茂繁,秦红增.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54.
[5] 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语言艺术,Richard Bauman.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1977,Rpt.Illinois:Wavel and Press,Inc.,p.11,1984.
[6] 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嘎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02(2),104-111.
(责任编辑:高 博)